人物访谈 | 经济特区图集 | 历史视频 | 入选理由 | |||
入选理由:经济特区一直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晴雨表,同时,特区的成功也带动了中国地方政府发展靠政策的奇特政治情景。 |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歌曲《春天的故事》上个世纪末在大江南北广为传唱,老人在南海边划的那一个圈成为中国经济特区最广为人知的形象。经济特区,这个直到今天都还在中国的经济、社会话语中有着重要意义的词汇,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三十年改革开放的代名词。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将整个国家的命运,从“以阶级斗争为纲”扭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中国人睁开双眼再看“万恶的资本主义世界”,又是另一番感受。在广东宝安县的深圳,成群结队的人们涌向通往香港的边境线,一路上小声而急迫地交流着各种传言:“广东要放100万人去香港”、“中越边境打仗,部队调走了,再不跑,以后就没机会了”。 深圳边防部队对愈演愈烈的逃港事件几乎无力防守,1979年,广东累计偷渡外逃292518人次、逃出人数75817人。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焦虑不堪,当基层干部老老实实地向他讲述对岸香港的花花世界时,习仲勋大发雷霆,责问干部是什么时候入的党,又是什么出身。 深圳的逃港风潮并不是突如其来的。1977年复出后来到深圳考察的邓小平,听完边防部队的报告后的回应是:“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此事不是部队能够管得了的。” [详细] |
深圳如何看齐香港——前深圳市副市长邹尔康回忆特区创业始末 |
|||||
|
1979年大事记 | 1979年经济数据 | 中国政策特区设立年表 | 四大经济特区政策起伏 | |||
1月1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解放军对金门炮击结束。 |
总人口:97542万人 |
1979年,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试办经济特区。 |
1981年,中央批准对广东福建进一步松绑放权。 |
查看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