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风暴之后期待问责风暴

    触目惊心———人们这样评价国家审计署刚刚提交给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审计“清单”。这不是危言耸听,看看那些天文数字般的资金都“流”到了不该去的地方,就明白了。
   以“触目惊心”来表述,大约有以下原因:一是“问题资金”数额巨大,动辄百万、千万甚至数以亿计;二是性质严重,有的竟然把救助灾民身家性命的拨款挪用去建设楼堂馆所;三是行政级别高,不少部委牵涉其中;四是“集中展示”,有的问题已经跨度10年而不被外人所知,这次审计署“积零为整”,陡显问题之严重...
详细内容>>>
质疑反腐倡廉新举措
   “设立一个全国退赃的公开账号”的反腐倡议甫一面世就备受社会争议。确实,这个几年前早被使用(如名目繁多的“581”廉政账户等),事实已证明起不了多大作用的反腐举措,竟然被国家社科规划“新世纪中国惩治和预防腐败对策研究”课题组的专家们,经过长达5年的研究,作为中国现阶段的反腐败工作“突破性”新思路的第一条被提出,实在让人大跌眼镜...详细内容>>>
期待之后的处理结果
   昨天,许多媒体在报道李金华署长的审计工作报告时,不约而同地使用了“审计风暴触目惊心”、“一份触目惊心的审计清单”之类说法。审计报告披露的大量事实表明,从中央预算管理、中央基本建设预算管理到一些中央部门预算执行、财政资金投资效益等方面都存在突出问题,用“触目惊心”来形容显然毫不为过。这几年来,审计机关每年都查出多起大案要案...详细内容>>>

李金华“揭盖子”的勇气
  原本包得紧紧的“包袱”被李金华抖搂开来,激起一片愤怒的质问,其中也不乏气馁:细看清单,国家资金被截留、挪用,动辄上亿元。国家体育总局竟然将中国奥委会专项资金上亿元挪用造了住宅,让体彩丑闻之后已经对体育系统很不放心的百姓,心中再添大问号。但是,依笔者看来,更多的却是欣慰———问题不是由媒体的偶然撞见并曝光,不是由群众举报上访而致揭露,也不是由突发恶性事件蓦地掀开盖子,而是经由...详细内容>>>
不敢想象明年李金华的清单

   从李金华的报告中我们不难看出,政府对财政预算、财政支出的管理确有失之粗放的地方。“财政部在每年编制和报告中央财政总预算时,未将其细化到地区和项目,使资金分配缺乏透明度”,只管拨钱,不问去向,尽管是问题的总根源,但是在现有体制下,指望财政部将资金管理细化到具体项目,恐怕也并不是说一句话那么简单。这肯定需要中央从体制的高度来着手解决。此外,预算、救灾等资金拨付到中央部委或地方...详细内容>>>


强化监督需要无限不信任
  在“无限不信任”的认知下,还有必要建立一个实时跟踪体系,对项目进展情况实行及时督察。钱拨下去了,到底用没用,用在了什么地方?这些都必须在严格制度的规定下实时上报,而监督者也应对上报内容进行实地核查,而不是满足于听汇报、看材料。但愿这次审计署的报告能让有关部门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过程控制入手强化监督,让我们身边少些令人愕然的审计问题。因此,对错误决策事件有必要查清...详细内容>>>
可否用刑期赎买判决书?
  如果真如这位法官所说,这些钱上是由单位收的,单位收取钱后,另有一本账,用于接待上级领导吃喝、旅游,那此事揭开的将是部门权力寻租、私设“小金库”的盖子,让人心凉透底。笔者宁愿相信这是法官本人借机敲诈获得赔偿的当事人,混水摸鱼,中饱私囊。否则,在法院里都找不到公正,我们还能到哪找公正?这是十分严重的权力寻租行为,其社会影响将极其恶劣,希望有关部门深入调查,给社会一个交待...详细内容>>>
本期编辑:Simon
“十大”高考舞弊案件:我们正丧失最起码的诚信和公正!>>>
如是我闻:山在村东,叫东山;东山上一小寺,当然就叫东山寺;东山寺有个和尚>>>
日本领土的争端困境:日本与邻邦国家的主权争端,是对二战战败国领土转移处置的再否定,还是历史的轮回?>>>
应不应该给马加爵算一算稿费?马加爵事件的受益者可否反过来资助马加爵的家人呢?>>>
濒临灭绝的网吧:两年过去了,作为众矢之的的网吧在部门管理、社会舆论、市场格局的重重压力下步履维艰 >>>
翁华铭:翁局长的自杀有两种可能,这两种可能都是“绝境求生”的选择>>>
北大招生名额严重不公?:2004年北大招生计划总人数是2599人,北京就占713人。>>>

反对恐怖主义不能区别对待:只有当恐怖主义无论以何种面目欺世,无论以何种理由立足,更无论是向哪一个文明国家出击,最终都不能得逞,那我们才能保存这一线取胜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