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各业的小费给付标准与给付方法
小费虽"小",却叫人伤透脑筋。即使是旅游经验丰富的人在旅行过程中,也常会因该不该给小费?给多少?等问题困扰得神经兮兮,甚至感到无所适从。尤其是,面对服务员的眼神时,那感觉简直就是"煎熬"。
其实,除了在极少数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资本主义"接受服务"就给小费,已积习成俗地成为规矩,并演变发展成为一种礼貌。只是,付小费不独讲究时间、地点与场合,懂得"打点"的诀窃与技巧便可以让自己的旅程更舒适,更惬意,甚至备受尊宠。而"有礼、得礼"的支付小费,也就变得格外重要了。 |
旅游行业的现存问题:一炷香800元
“这还不算是最离谱的,四川一处风景区烧一柱香收800元。”广东中国旅行社的助理营运总监王坚透露的一个数字更令人咋舌:现在导游每月收入的70%都来自带游客到景点购物然后从商家拿到的回扣。“广东中旅”此次建议游客自愿支付导游小费的初衷,就是为了规范导游的服务。现在旅行社出团通常采用的办法是,先由组团社方面组织35人左右的旅游团,然后由风景点方面的旅行社接团,这样就出现了组团社方面负责接洽的“全陪”导游和地方旅行社陪同游客的“地陪”导游之分。 |
社会对预付小费方法的一部分声音
针对广东中旅“国内游”引入小费机制的做法,昨天,本报和搜狐旅游频道联合做了一次网上调查。结果显示,有60.11%的人“不赞成国内游收小费”,仅有39.89%的人表示了支持。据了解,北京的国内社还没有一家像广东一样引进“小费制度”。但小费在北京的“出入境游”市场已不是什么稀罕事。业内人士透露,各旅行社都没有“出境游”给付小费的明确标准,北京游客一般按约定俗成的惯例执行:港澳、东南亚线20元/天;欧美线5美元/天。在“入境游”市场,欧美游客由于走的城市多,每人给每个城市的导游10美元/天;而日韩游客则不给小费 |
小费制度能让游客掌握服务质量的评判权吗
导游商家之间之所以会出现所谓协议,关键在于旅行社和导游之间的利益分配。有的旅行社是不给导游工资的,若没有其他收入,做导游这一行的人连生存也成了问题。为了谋求个人收入的最大化,他们就不惜牺牲游客的利益。在这当中,国家政策和旅行社也有一定的过失。
在目前导游工资制度没有理顺的情况下,提出给导游支付小费,可能会出现导游为了片面追求小费,而使这种原本是自愿的行为变成强制性行为。个别导游可能因为旅客没有支付小费,而故意给客人脸色看。
|
小费是种文明而非制度
试想,以中国人之重面子,加上导游表情丰富的脸色,你又是“VIP游客”,这区区20元焉敢不付?既然必须得付,那么导游也就失去了为获取小费而提供更优质服务的动力。反过来讲,如果有游客豁出去做一次铁公鸡,导游拿不到小费,难免破罐子破摔,继续把游客当鸭子赶———要么游客增加了成本却没有获得更好的服务,要么导游多了一个给游客白眼的理由,总之都没有达到“小费制度”的预期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