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周刊029期"校园暴「戾」之风
  近年来,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正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流,但同时也存在着个别与这一主流相悖的暗流,校园暴力就是其中之一。这里所说的校园暴力,特指发生在学校及其周边地区,由同学或校外人员针对学生生理或心理实施的、达到一定伤害程度的侵害行为。<<<详情
 
相关新闻:
 
   甘肃省畜牧学校兽医高职2002级的董某和钟某。两名学生的身上均被来自庆阳的3名学生用凶器刺伤。据了解,上周二双方就因琐事在教室前发生过小摩擦。9月25日下午3时许,董某和钟某刚从校外进来走到学生楼不远处的马路上,突然被该校兽医03(二)班和牧医03(四)的袁某、梁某和周某三名学生拦住,就在他们僵持的瞬间,袁某、梁某和周某突然掏出随身携带的刀子和钢管,在他们的头上和身上乱打乱戳,董某和钟某当即倒在血泊中。
 
  被告人在校园内遭受他人的不法侵害,不采用正当途径维护自身权利,而逞强报复,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亡,公诉机关指控故意伤害罪名成立。鉴于被告人犯罪时不满18周岁及被害人进入校园殴打在校学生的过错等情况,被告人李高敖(化名)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13年……
 
  甘肃宕昌县持菜刀闯入一小学砍伤2名村民和15名正在上课的小学生的被告人袁张各,于9月20日被甘肃省陇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山东莒县一男子手持事先携带的菜刀,窜至莒县第一实验小学教学楼四楼内,追砍上课的小学生,并劫持一名女学生躲到教学楼三楼四年级三班教室内,后被警方制服。有25名学生不同程度受伤。
 

  12岁女孩小丽在课间被8个男生打成左眼失明的报道见报后,引起读者强烈反响,许多读者通过各种渠道与记者取得了联系,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有对小丽表示关爱的,有质疑学校和家长的。更多的人对这单一事件作了深层次的思考,他们许多人都在追问:这些孩子的道德感哪去了?究竟哪个环节出了偏差“造就”了校园“小霸王”们?

 
   李某取自行车时,与埋怨他的陈俊华发生争执。因以前与李某的母亲有积怨,陈俊华争执中心生歹意,当李某走进休息室取自行车时,她随后跟进并用一把大号菜刀向李某的头部、面部及项部猛砍37刀,致李某失血性休克死亡。事后,陈俊华到公安机关自首。
 
相关专题热点
 
 
 
  
  
  
编辑:Kikat Chen

  南京女大学生校园被杀:10月4日晚,南京市某大学19岁女生余某和同学一起回宿舍途中,路过校园5号楼附近时,一名男青年叫住了余某。不久,途经此地的几名学生发现余某倒在地上,浑身是血,已经气绝身亡。>>>详情

  湖南小学老师校内行凶:9月30日,位于湖南郴州市临武县山区深处的广宜乡中心小学发生一起校园惨案。该校新调入的青年教师刘红文,冲进教室用菜刀疯狂袭击学生及教师,4个孩子被砍死,12个孩子被砍伤,4名教师受伤。“他的整个杀人过程只有10分钟”>>>详情

 

  分析: 一般来说,校园本身仅是整个社会的一面镜子,反映了整个社会的现象。孩子们会出现这种现象完全是因为心理因素。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出现问题的案例数不胜数,怎样解决这方面问题?

  专家意见:依个人之见,解决纷争或冲突主要有四种手段:制之以「力」、诱之以「利」、动之以「礼」(情)、服之以「理」。遗憾的是,一直到今日为止,在谈到「如何遏止校园暴力」时,多数人还是主张或指望用政治的(威权或管教)、武力的(体罚)、法律的(制订严厉的校规)、甚或经济的(如以奖金鼓励)手段去遏止校园暴力,而比较少有人认真的去思考如何用教育的(包括心理和文化的)手段,去纾解校园暴戾之风。>>>详情

  网友分析:一个疯子不可怕,问题是谁让这个疯子在人们教师的岗位上,并且已经知道他是个疯子,还要让他在人民教师这个岗位上继续下去的人才是真正的肇事者,应当负最大的法律责任!>>>详情

-------------------------------------------------------------------------

  小学生在教室内刀捅同学:他跑上该教室,看到好友小涛正推着另一名同学撞小文,他也推那名同学去撞小文。在推扯过程中,小文忽然掏出一把折叠式的小刀,朝他右胸部、左右大腿连捅三刀,并将他追出教室外。“我怕小文追出来,所以忍痛跑到校办公室向老师汇报。”

  专家意见:面对校园暴力,受害的学生用以暴制暴的方式解决问题,自然是愚蠢的,因为它不但不能让暴力远离自己,反而会使暴力离自己越来越近,直至使自己完全滑进暴力的泥潭中无法自拔。这种恶性循环的链条越长,校园暴力的发展越迅猛,其影响也就越恶劣。

-------------------------------------------------------------------------
  校园“大姐大”率众人群殴学妹:小文说:“她们年龄与我差不多,其中一个女孩质问我是不是说过要打某人,我刚说没有,她就动手打我,把我往墙上撞,然后几个人一起对我拳打脚踢,拽头发。一有人来的时候,她们就停手,勾住我的肩膀假装嬉戏,路人一走又继续打我。后来我就晕倒了……” >>>详情

  分析:
高年级学生向低年级学生勒索“保护费”、一发生纠纷就纠集社会青年殴打同学……校园暴力事件让老师和家长忧心,更让孩子们无法安心学习。如何才能让暴力远离校园?这一问题应该引起各方面的关注。
 
  专家意见:校园暴力近又成为媒体焦点,不但社会大众议论纷纷,虽然教育的主题不必,也不应该,随着媒体起舞,不过校园暴力倒不是一个诞生于媒体的问题。它一直存在校园中。三四十年前中学里的太保(不良青少年)结帮打架的事时有所闻。如果说今天的校园暴力值得特别重视,应是它的恶质化。不但伤人的程度比以前严重,更不可思议的是学生家长搧风点火,把暴力带入校园,使得社会暴力与校园暴力有同流合污的趋势。
-------------------------------------------------------------------------
  “处男歧视”让处男没面子!:今年22岁男生小陆一脸苦闷地来到南京某知名心理咨询中心。他说,同宿舍的6个人除了他都有了性经历。其中,老大问他为什么没有,是不是某方面有障碍?大家闻言都哈哈大笑起来。[详情]

  专家分析:近一、二年来,校园中发生殴打、勒索、甚至性骚扰、强暴等早已不是新闻。不过,依个人的看法,所谓校园暴力,不仅指的是肢体暴力──如老师打学生、学生打老师、学生打学生、家长打老师、,还应包括非肢体的暴力,诸如谩骂、羞辱等等。>>>详情

 
  网友评论:虽然现在大学生发生性关系已经司空见惯了,可是大学生还是应该有一定的自控能力的,至少也不应该这样张扬,应该收敛一点,而且这样的一种事情还发生在一个女生的身上,让常人有点无发法接受,我想着也应该是中国的高等教育的失败,一个大学生竟然会发生这种事情,我也是一个大学生,至少我是无法接受的,国外虽然很开放了,但这毕竟在中国,难道我们什么都要向外国学习吗?难道连这么龌龊的行为也要向别人学习吗?
-------------------------------------------------------------------------
  目前社会大众所理解的「校园暴力」,主要是指具有敌意的欺凌、伤害及破坏等行为的施暴者或受害人有在学的学生,大部分可能是学生之间,当然也会发生在师生之间,发生的地点更不限于校园内。学校教育为何会笼罩在暴力的阴影下?校园暴力:家庭?学校?社会?到底是谁的责任?>>>详情
 
  家庭的责任?学者相信,攻击行为似乎在儿童时期甚至幼儿时期就已经形成,此时正是性格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主要的社会化阶段。青少年虽被视为身心变化极大,且一向在心理分析的传统下将之看做离开父母影响,接受同侪规范的时期,但仍然是父母与家庭的依赖者。

  学校的责任?如果暴力学自权威的论点可以在家庭内成立,没有理由不能适用于学校。但是为什么似乎忤逆父母的子女没有欺凌师长的学生来得多?学校生活是一种团体生活,同学的友谊则是学校生活非常重要的部份,但是也正因为团体的种种特性,诸如团体凝聚力与参考团体的认同,领袖的崇拜或命令服从,不同团体间的歧异偏见,都是导致学生使用暴力的压力来源。

  社会的责任?我们须正视整个社会做为一个蕴育文化规范、生活型态等价值观的环境因素,对于青少年的暴力行为所起的作用。简单来说,大众文化的功利取向与商品包装,使得年轻人的休闲活动与嗜好被商业市场所宰制;庸俗的暴力与色情趣味商品,因为容易引起感官刺激,充斥校园亦不足为奇,尤其是电影电视更具观察学习的示范效果。有关的学理与研究中,一再指出大众传播媒体对青少年暴力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高频率、夸大渲染的报导不仅增加青少年模仿的可能性,也为暴力的合理性找到正面支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