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凯博士,现为哈佛大学国际发展中心(CID)研究员、澳洲莫纳什大学经济学讲座教授、澳洲社会科学院院士 

1948年,杨小凯出生于吉林敦化,学名杨曦光,乳名小凯。1968年,因《中国向何处去?》《知青调查报告》二文入狱十年,时年二十岁。在狱中,他自学大学课程,出狱后一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所,1982年被武汉大学聘为被聘为助教、讲师 ;1983年赴普林斯顿大学深造,1988年获得博士学位,随后杨小凯到澳洲莫纳什大学任教,在晋级条件相当严格的莫纳什大学,从获得博士学位到正教授,他只花了四年时间。杨小凯一生致力于其创立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研究,引起诸多学术争论,被认为是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项的中国人,2004年7月7日在澳大利亚因病去世,享年56岁,一代天骄,撒手西去,令人唏嘘...更多>>>

  2004年7月7日著名华裔经济学家杨小凯因病辞世
  杨小凯绝对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在海内外华人经济学家中,杨小凯是惟一坐过十年牢的人,是惟一没有上过大学而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是惟一创立了国际性学派的人。十年牢狱之灾,他没有放弃思考和学习,并以其天才般的聪慧,反复研读《资本论》,发现了劳动价值论的三大缺陷,甚至自己用拉格朗日方法推导出“戈森第二定理”。这些在绝境中的体悟,日后竟成为他创立“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灵光。杨小凯无疑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华人经济学家,是世界上最有洞察力和严谨的经济理论学家之一,也是经济学家中最有创造力的思考者之一。然而,天妒英才,一代经济学宗师,留下诸多遗憾...更多内容>>>
  英年早逝巨星陨落
   

 诺奖得主布坎南赞其为 “当今最好的经济学家之一”
 作为一个内地长大的华人学者,杨小凯被认为是“首位冲击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中国内地经济学家”。他挑战了新古典经济学,开创出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崭新学派,成为一代经济学宗师。他和黄有光合著的《专业化和经济组织》一书被权威杂志书评称为“盖世杰作”。财务理论奇才布莱克称此书为“天才著作”。他最近的新作《经济学:新兴古典与新古典框架》被匿名书评人称为“对经济学根基进行重新梳理,为经济学教学提供了崭新的方法。”该书评人认为“杨正在建立起一个全新的领域。诺贝尔奖得主阿罗称赞,杨小凯“使斯密的劳动分工论与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浑然一体”...
更多内容>>>

备受推崇的一部作品

  2002年开始的那场关于中国发展前景的著名论争
   2002年4月,杨小凯在北京做了题为《后发劣势,共和与自由》的主题演讲。他原创地指出,发展中国家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易而模仿发达国家制度难;发展中国家总是倾向于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而不是制度;这种“路径依赖”也会强化制度模仿的惰性并从而给长期发展留下隐患。2002年6月12日,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发表题为《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与杨小凯教授商榷》的演讲,从理论和经验角度表示了对好友杨小凯的“不苟同”,这场关于中国发展前景的论争,被很多知识精英和政府高级官员定义为“改革开放以来,就战略级别上的中国发展所进行的最具原创性洞见,也是最平衡锋芒和理性精神的论辩”...更多内容>>>
 后发优势还是后发劣势

 杨小凯:我们这一代中国经济学者的骄傲和楷模
  杨小凯给人的印象却是非 常的和蔼、平易近人,对于后学总是谆谆教导、勉力提携。同时作为一个华人,杨小凯始终热心关注着中国的政治经济变迁。他针对中国情况提出的许多观点,如今部分已经被中国政府所采纳。中国经济利用后发优势迅速发展,当大多数学者对此赞誉有加时,杨小凯教授亦能冷静地提出自己的见解与隐忧。而正当杨小凯处于事业的颠峰时,不幸再一次降临于他。早年的炼狱对他身体的摧残,再加上他废寝忘食的研究工作,2001年他被确诊为肺癌晚期。真是天妒奇才!...更多内容>>>
 各界学者悼念杨小凯
责任编辑:Simon
龚建平:原“假A”第一黑哨龚建平于2004年7月11日因血癌在京去世>>>
城市发展的十大制约因素:一场席卷京沪的暴雨,坦现城市的脆弱>>>
金庸登龙术:成年人世界之种种现象,在武侠小说里自然全都毫发毕现>>>
中国能源扩张之路作为能源穷国,中国必须毫不犹豫地加入到全球能源争夺战中去。>>>
监狱成为“度假村”破坏社会公正 :当监狱这个“终端”在“人性化”的旗号下发生了性质变化,不再能发挥惩罚罪恶的作用,显然,就再不会有任何方式可以挽回公正>>>
慎防贪官利用豪赌洗钱:对于贪官豪赌现象,绝不能简单以贪官生活糜烂腐化来简单看待,这种现象背后存在的种种可能性>>>
吕海翔事件:再次呼吁公权透明:迈向服务型政府的里程碑审批过多过滥的状况得到明显改观,一个全新的服务型政府正呼之欲出>>>
嗨,央视,怎么回事儿?:央视是否也能把葫芦亮给对此非常感兴趣的民众看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