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生男子在看热闹者一片“叫跳”声中跳楼身亡,这使我们自然会联想起鲁迅笔下的那些看客嘴脸。管子曾有言:“仓廪实而后知礼节,衣食足而后知荣辱”。比起鲁迅那时,现在仓廪实多了,衣食也足多了,何以国民性却进一步褪化了呢?          

你怎忍心对生命如此轻蔑

              作者:王学进 中青在线

  这样的新闻不是第一次看到,也不会是最后一次看到:11月28日晚,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临园路花园小区大门附近的人行天桥上,一名身份不明的轻生男子在看热闹者一片“叫跳”声中,跳楼身亡(11月30日《成都商报》)。同是四川,4月21日,一讨薪民工突然爬上成都沙湾路某酒店顶楼作势欲跳,引来大批路人围观。众目睽睽之下,竟有看客大喊“一、二、三———跳嘛!”(11月22日《天府早报》)最令我动容的还是这则来自CCTV的新闻:2003年5月9日,湘潭市,一位名叫姜建明的轻生男子在拿起楼上的砖头扔向“鼓励”他跳楼的看客后,悲愤地从五层楼上跳下,死了。

  引述至此,自然会联想起鲁迅笔下的那些看客嘴脸。人们注意到没有,先生那时的看客与生活在我们身边的看客有什么不同吗?在《〈呐喊〉自序》中,先生是这样描述那些看客的: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 ,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先生笔下的看客神情定格在“麻木”上,可今天的看客呢?我的天啊!他们的神情是那么欢悦,他们鼓励唆使的叫声是如此响亮!且听:“等了半天你都不跳,耍我们嗦?”“往水池里头跳!”后来,4人竟一起向男子发出“命令”:“一、二、三———跳嘛!”这些叫声发自聚集在成都沙湾路某酒店门前的看客口中。绵阳市的看客则这样叫:“兄弟,搞快点跳下来……”“快点跳,莫浪费时间哦……”而出自湘潭市看客的叫声简直让人不寒而栗:“怎么还不跳呀,我的腿都站麻了。”“快点跳呀,我还有事儿呢”?“别磨蹭了!”“你到底敢不敢跳呀?”

  这就是鲁迅先生一心想疗救的国民的灵魂!先生想不到吧,当年他选择弃医从文,原是想用一支金不换的笔改造国民的劣根性,并为此战斗一生,以实现其“立人”理想。但时至新世纪,我无比悲哀地发现,今天的看客非但不见其少,其心态之恶劣程度远非先生所能想像。先生那时的看客,其人格造型尚定位在一个“看”字,至多反映出他们心灵的麻木,而现在的看客岂止是冷漠地“看”,更是热情地“鼓励”。面对顷刻间就要消逝的生命能坦然作壁上观,固然昭显了这群人生命意识的极端淡漠,而面对那位原本不想死却在楼下欢呼他“快点跳”最终致使其真的跳楼而亡的看客,其心理阴暗远非“冷漠”二字所能涵盖,它关乎人之为人的道德底线,或者说是天良。鲁迅先生地下有知,不知该作何感想?

  管子曾有言:“仓廪实而后知礼节,衣食足而后知荣辱”。比起鲁迅那时,现在仓廪实多了,衣食也足多了,何以国民性却进一步褪化了呢?在此,我不想去追述此中原因,也无力开药方,只想表明一点:人心不古,国将不国,发展经济别忘了仁义教育,从事公民道德 建设还须从塑造一个公民应该具有的健康的“公民心态”出发。  

责任编辑:马晓慧
海啸灾难中的十大慈善国民
面对南亚海啸赈灾捐献,您的选择是什么呢?海啸灾难中的十大慈善国民
日记——再回故乡,又是栀子花开的时节
忘却了栀子开后的月中,轻丝丝淡漠漠的几缕若有若无的清香. 日记——再回故乡,又是栀子花开的时节
济海啸灾民 显大国胸怀
中国民众表现出了大国公民的关爱之心。中国人民做好“大国公民”的准备了吗?济海啸灾民 显大国胸怀
国风——公民,你怎能忍心对生命如此轻蔑
我无比悲哀地发现,今天的看客非但不见其少,其心态之恶劣程度远非鲁迅先生所能想像。国风——公民,你怎能忍心对生命如此轻蔑
时事——北京六大景点门票涨价:昏招还是妙棋?
如果因此抬高了世遗景点的门槛,把一部分人挡在门外。试想,这正常吗?公平吗?时事——北京六大景点门票涨价:昏招还是妙棋?
人物——哈佛女孩刘亦婷:光环背后的那些真相
“教育打假”还是“教育造假”?人物——哈佛女孩刘亦婷:光环背后的那些真相
谈资——如此破坏自然资源为的是哪些人的利益?
人们完全有理由怀疑某些利益集团正在以牺牲公共利益来谋求集团利益谈资——如此破坏自然资源为的是哪些人的利益?
广场——南都:中国为反恐劫持流下第一滴血
在反恐的领域里,显然只有支持与反对,中立则意味着另一种背叛广场——南都:中国为反恐劫持流下第一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