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人成为人,成为有尊严有人格的人。但单就这件事情来看,首都师范大学却是把人当做物来对待的:她们不过是些有利于完成献血任务的“血源”而已。这些被脱光了衣服的女生的人格在哪里,尊严在哪里?权利又在哪里?首都师范大学发生的事情不是偶然的。从禁止学生在校园内牵手搂腰到安装摄像头监视学生,从禁止大学生校外租房到“南京师大女生停课陪舞事件”……

教育亟待从物化走向人化

              作者:邬凤英 中青在线

  为了防止有些女生谎称来例假逃避献血,首都师范大学强令,凡是称自己来例假的女生都必须在校医院内脱衣检查,以决定是否献血(11月13日《 京华时报》)。这种既违反人性又违反法律的事情,居然发生在人文精神和法律意识本应最浓厚的高校校园,确实有点骇人听闻。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人成为人,成为有尊严有人格的人。但单就这件事情来看,首都师范大学却是把人当做物来对待的:她们不过是些有利于完成献血任务的“血源”而已。这些被脱光了衣服的女生的人格在哪里,尊严在哪里?权利又在哪里?

   首都师范大学发生的事情不是偶然的。从禁止学生在校园内牵手搂腰到安装摄像头监视学生,从禁止大学生校外租房到“南京师大女生停课陪舞事件”……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已不再把学生当做一个完整的、有着多方面发展需要的人来看,而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甚至实施非人道的规训与约束。

   俗话说:身正为范,艺高为师。而在一个相反的环境下培育出来的人,难免会有一颗扭曲的心灵和怪癖的性格——从没有得到过别人的尊重,日后又怎么会懂得尊重别人?除了马加爵的极端例子,清华大学生“伤熊”事件,还有研究生杀人,大学生偷盗等新闻,也不时见诸报道。对这些学生的行为,人们往往从加强法制教育方面着眼,这固然不错,但也不能忽视教育的责任。

   有先哲说,教育就为了使人从物化走向人化。我认为,所谓“人化”,就是用“人”的方式去理解人对待人关怀人,就是要把学校及其课堂教学、课外教育系统等各方面的教育影响,都转化为学生个人发展的因素,使校园真正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从物化走向人化,首先要承认学生是人,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完整的人,是有思想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是能动的、创造性的人。从物化走向人化,不是在口头上,而是在现实生活中,把学生当人看而不是当工具看;把学生当目的看而不是当手段看。

   另外,首都师范大学这一行为严重侵犯了女大学生的隐私权,实属违法行为。公民的隐私是公民对自己个人信息、个人宁静生活以及决定私人事务等享有的一项重要民事权利,它包括个人信息的保密权、个人生活不受干扰权和私人事务决定权。例假是女性个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女性隐私权的重要部分,任何人都无权去侵犯。同时,我国“献血法”明文规定,提倡18周岁至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但提倡并不等于强迫,献不献血是每个公民的自由,任何超越献血法的行为都是一种违法行为。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健康人格的形成,与个体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营造一种风清日朗、广博优雅的人文环境“麻地”,应成为大学的重要任务。

责任编辑:唐岩
海啸灾难中的十大慈善国民
面对南亚海啸赈灾捐献,您的选择是什么呢?海啸灾难中的十大慈善国民
日记——再回故乡,又是栀子花开的时节
忘却了栀子开后的月中,轻丝丝淡漠漠的几缕若有若无的清香. 日记——再回故乡,又是栀子花开的时节
济海啸灾民 显大国胸怀
中国民众表现出了大国公民的关爱之心。中国人民做好“大国公民”的准备了吗?济海啸灾民 显大国胸怀
国风——公民,你怎能忍心对生命如此轻蔑
我无比悲哀地发现,今天的看客非但不见其少,其心态之恶劣程度远非鲁迅先生所能想像。国风——公民,你怎能忍心对生命如此轻蔑
时事——北京六大景点门票涨价:昏招还是妙棋?
如果因此抬高了世遗景点的门槛,把一部分人挡在门外。试想,这正常吗?公平吗?时事——北京六大景点门票涨价:昏招还是妙棋?
人物——哈佛女孩刘亦婷:光环背后的那些真相
“教育打假”还是“教育造假”?人物——哈佛女孩刘亦婷:光环背后的那些真相
谈资——如此破坏自然资源为的是哪些人的利益?
人们完全有理由怀疑某些利益集团正在以牺牲公共利益来谋求集团利益谈资——如此破坏自然资源为的是哪些人的利益?
广场——南都:中国为反恐劫持流下第一滴血
在反恐的领域里,显然只有支持与反对,中立则意味着另一种背叛广场——南都:中国为反恐劫持流下第一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