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纪旺 刘利军
中青在线
为何国际惯例总对百姓不利(王纪旺)
近日,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两名业余运动员猝死事件,一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0月19日大赛组委会称,被一些人认为有“霸王条款”的报名表是按国际惯例制作的。该报名表上书:参赛者保证自己身体已经经过体检并完全合格,出现任何伤亡事故一切由自身负责,其本人和家属均不得索赔。并称将来组织比赛也不会组织体检。(《新京报》10月20日)
看完这份将责任完全推到参赛者一方、作为组织者不但不承担体检责任反而倒设置免责条款的协议书,再听那灌得人云里雾里的国际惯例,笔者实在不解:为什么国际惯例一到中国就都成了对普通民众不利的条文约束呢?从银行卡收费到宾馆旅店12点结算,再到如今的参赛报名表,无一不是打着国际惯例的招牌。是不是国外也真的就如所谓“国际惯例”所言呢?如果真是这样,看来全球民众都在承受着一个对自己不利的国际惯例,却还依然乐在其中。这样的结论实在令人不可思议——难道人们拿来惯例都到了不分好坏的地步?怎么就没有人站出来挑战这样的国际惯例呢?
不过我想,西方那些饱受民主思想熏陶,法律维权意识高昂的民众,一个个比猴儿精,应该是不会纵容这样的惯例横行于世的。很显然的判断是:我国一些组织和单位部门在学习西方的时候有了偏差,将很多好的国际惯例抛到一边,置之不理,却把那些不适合我国国情的国际惯例甚至是糟粕全盘吸收进来了,以致出现了如今的格局:很多的国际惯例并未给人们带来与世界接轨的进步之感,反倒让人觉得是一种推卸责任的十足借口。
国际惯例一到中国就变形,这也印证了古语“桔生淮南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环境和国情条件不同,在外国可能习以为常的惯例,到了中国则有可能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民众很难在内心对这样的国际惯例认同并接受。
就拿北京国际马拉松赛来说,组委会作为掌握专业知识的组织机构,对于马拉松这项长距离运动的危险性应该有清醒的认识。面对达两万多名参赛者,而且其中缺乏运动专业背景知识的业余人士又是如此之多,理应做到防患于未然,把该运动的相关知识和可能出现的风险告知参赛者,并且做好体检工作,让参赛者“打有准备之仗”,而不是仅凭一时热情。只学习国际惯例的一些“皮毛”,却疏于审视我们具体国情,根子里是对人们生命的漠视。
因此,如果我们学习过来的国际惯例个个变成伤民损民的代名词,那么我们宁愿选择不赶那个时髦,不与国际接轨。
国际惯例不等于漠视生命(刘利军)
死者尸骨未寒、病者尚未痊愈之时,主办单位就急急地站出来表态,并且抬出“国际惯例”来为自己开脱、推卸责任;而对于死者和伤者,却吝于说一句温情的安慰和祝福,这样的局面实在让人痛心——国际惯例真的就排斥温情吗?国际马拉松比赛的惯例就是眼睁睁地看着鲜活生命的离去,甚至暗示其咎由自取吗?
笔者十二万分地相信,北京马拉松赛组委会制定参赛报名时依据了国际惯例。但是,笔者也绝对相信,国际上也绝对没有漠视死伤运动员生命的惯例!在前不久刚刚闭幕的雅典残奥会上,为了悼念9月27日上午在重大交通事故中不幸遇难的7名高中生,雅典奥运会组委会宣布取消残奥会闭幕式上的所有文艺表演,以此悼念遇难学生。尽管最终保留了部分文艺表演节目,但雅典残奥会组委会的做法令人尊敬。这算不算是一种“生命至上”的惯例呢?乐于搬出国际惯例为自己辩解的北京马拉松赛组委会,不会对此一无所知吧?
同样是竞技体育运动的赛事,职能相近的组委会,雅典人以取消闭幕式的文艺表演来体现对生命的尊重,而我们的马拉松组委会面对2名死者和13名被送往医院的运动员时,却不肯说一句温情的话语!难道北京马拉松赛组委会只信奉表格制定的国际惯例,而无视“生命至上”的国际惯例?
也许雅典和北京并不具备可比性,但笔者清楚,任何一项竞技体育运动,都是对人类体能极限的挑战,挑战的意义就在于最大限度地张扬生命的潜能,而生命是所有这些内容的载体。当生命不复存在时,任何挑战就变得毫无意义。为何在一部分人的眼中,总是“不经意”地将鲜活的生命置于硬梆梆的规则之后呢?
笔者没有资格和能力去评论谁破坏国际惯例,因为,国际惯例实在是一个大的可以压死人的规矩,而且对于那些如笔者这般视野不够开阔的国人来讲,那简直就是金科玉律,没有半点讨价还价的余地;但是,笔者怀着善良的心情期待着,一些人在引入国际惯例时能够全面一点儿,别搞那些以偏概全的把戏,多学学国际惯例中人性化的一面,别将那些人情味浓的或者对自己无益的规则置于脑后。
具体到此次北京马拉松比赛,笔者相信,组委会即使对死伤者说上几句温情的祝福或安慰,也并非就破坏了国际惯例;而寄予温情也并非就代表组委会理亏或必须承担责任——几句温情的话对于死者的家属,对于伤者,对于关注北京马拉松比赛的所有人来讲,都是一种安慰--不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