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评论员 两名中国公民在巴基斯坦遭到绑架,由于绑匪来历和危机最后如何解决这两点目前尚不明晰,因为还很难在就事论事这个层面进行评论。 然而近来中国公民在国外遭遇这类事件已非一起,国内舆论也呼吁中国政府加强对海外公民的保护,那么,如何保护也就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已经看到一些具体做法,如政府(或驻当事国使领馆)尽到告知义务,事件发生后采取营救措施等。同时,发展和平外交,树立中国人的友好形象,则被视为根本的解决之道。 但是我们发现,这些努力似乎尚不足以保证中国公民在海外的安全。 当然,即便把军队派出去,可能还更不安全。所谓派军,在这里不可理解为类似于美国攻打伊拉克,而是更接近日本、韩国甚至印尼的维和行为。对本文而言,出兵维和只是一个有助于形成视觉效果,从而使话题变得更容易理解的比喻方式,其背后的深层问题则是:也许中国外交政策正面临战略性的选择。 我们当下的外交政策,从战略层面来看,有两个主题:一是不出头,这是集中精力搞国内经济建设的要求;二是做负责任的大国,这是随着中国国际地位提升而面临的无可回避的要求。 显然,这两个主题在某种意义上可能存在冲突。而冲突的根源,并不完全在于国力,而是我们在战略选择上存在某些模糊领域,未能澄清。 中国无可避免地置身于一个日益全球化的世界。所谓全球化,我们首先理解为经济领域,并以积极的姿态投身这个潮流。然而,全球化可能是从经济领域开始,但未必总会局限在经济领域,它几乎必然造成国际政治格局乃至观念的改变。问题是,当我们在经济领域渐渐适应它的时候,是否在政治领域也具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 当然不能说美国那套观念就是全球化在国际政治领域的主流或者代表,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判断。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置身事外的现实态度与和平发展的外交理念,两者已经无法像过去那样得到很好的吻合了。从屡次发生的人质危机来看,事实是,即便中国可能是最乐于保持低调的大国,但仍然无法确保她的公民的海外安全。 而且几乎可以断定,巴基斯坦人质危机不可能是类似事件中的最后一起。 我们有必要思考怎样做才是对的。尽管我们看到,美国的做法也未必对,因为很显然,美国及其追随者的公民无疑在海外更缺乏安全,但这不是阻止我们继续思考的理由。我们应该相信,总还有一条道路可以走。至少,中国应该更主动地承担起与其国际地位相匹配的责任来。 这将是一个战略选择。尽管我们还无法确认这种选择具体将会导致什么样的内容,但很可能我们已经站在这样一个必须作出战略选择的十字路口。其背后的逻辑是:继经济领域之后,我们必须对政治领域的某种全球化趋势作出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