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宿舍免费“大扫除”、免费借用雨伞、免费提供常用药、免费缝补衣服、免费替学生到邮局代取信件、免费搬运大件物品、免费定时早晨叫醒等16项只能在星级宾馆才能享受的服务,近日成了南京理工大学18000多名学生可享受的待遇。


  然而,这些宾馆式服务公告一出,校园内外争议四起,有人认为,“宾馆式”服务无疑让大学生们从生活的琐事中解脱出来,使他们有了更广阔的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值得赞赏;也有人认为,“宾馆式”服务会让大学生更加“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甚至还有人疾呼,大学不能成为“公子哥”的培训班,称这是“学校投怀送抱当保姆”。详情

·人民视点:大学“宾馆式”服务是利是弊?

·大学生需要“宾馆式”服务吗?

·辣椒评论:大学是不是应该成为宾馆和幼儿园

·高校"宾馆式"服务无关品德  有关市场

·大学“宾馆式”服务惹争议投怀送抱当“保姆”

·会产生依赖性? 学生是否需要"宾馆式"服务?

·大学“宾馆式”服务惹争议 学生赞成但专家反对

点评:

  大学生们每年都要向学校缴纳不菲的住宿费与林林总总的管理费。然而,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细化出这些费用本身与大学生享受的居住条件与居住服务是等价的呢?尽管南京理工大学后勤集团称,为学生提供的16项服务是免费的,但是,在目前的体制下,“宾馆式”服务,从本质上说,根本就不可能是真正免费的。>>>讨论

让学生们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
学生就是我们的顾客
  顺应了高校后勤服务专业化、社会化的趋势。南京理工大学为学生提供“宾馆式”服务,顺应了高校后勤服务专业化、社会化的大势所趋,而且服务不收取任何费用,说明校方具有不断强化服务观念、提高服务水平的自觉性,与有些高校后勤服务收费逐年上涨,恨不得学生打一壶开水也要收十块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大学生是大学的主体,大学的后勤部门为大学生提供高标准的服务,与大学的教学机构为大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同样重要。

  一位大学高教研究所所长曾经这样说过:“学校的后勤不论如何改革,都要把每个学生当做一个顾客。”南京理工大学为学生推出的“宾馆式”免费服务,又何尝不是“把学生当顾客”的服务理念的一种延伸?

      >>> 参与讨论
学生们有了更多的可支配时间
  让学生从琐事中解脱,集中精力学习。此种“宾馆式”服务,应是当前学校后勤管理和国外许多高校后勤社会化的一种接轨,从大处而言,推出这些服务是为了让学生从琐事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上。大学生的主要目的是读书学习,帮助他们从打扫清洁到邮局取包裹之类的繁琐事务中解脱出来(当然只是有限度的帮助,而不是无限度的包办),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上,就是在用实际行动服从并服务于大学生读书学习的这个主要目的。
 >>> 参与讨论
大学不是“公子哥”培训班 ★★★★★
大学不是无所不包的“幼儿园”
  这实际上是在“纵容”甚至“鼓励”学生懒惰,等于是在变相地灌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落后思想,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会一步一步把大学生往“公子哥”的生存状态上指引。
  
   大学是培养独立能力、为今后步入社会打基础的中转站。大学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场所,更是培养独立能力、为今后步入社会打基础的中转站。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学生的日常生活几乎被父母包办了。远离家庭、远离父母的大学校园无疑成为他们培养独立生活能力的主要课堂。“宾馆式”服务看似一种人性化管理,实际上却会滋生学生的懒惰心理,使得那些自主能力原本很差的学生依赖性更强。比起复杂的社会生活来,大学校园的生活环境相对宽松,各项服务也相当完备,因此完全没有必要推出所谓“宾馆式”服务。这种对学生日常事务大包大揽的做法,其实是对学生的不信任,使得大学不仅仅变成了“宾馆”,而且更像是无所不包的“幼儿园”。
 >>> 参与讨论
免费服务最终由学生埋单
  免费服务最终由学生埋单。同时必须看到的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要是让南理工无论哪一个教职员工自己掏腰包免费为学生服务,这都几乎不可能。既然如此,为什么校方如此慷慨大方地为学生提供长期的免费服务呢?众所周知,教育经费来自国家财政划拨,是通过转移支付从纳税人口袋里放到学校手掌心的,而给学生提供免费服务的服务者却并不是免费的,还是要由校方支付法定劳动报酬。花纳税人的钱,校方自然可以一点也不觉得心疼。同时,这种服务范围的扩大,为校方更多地安插“人头”形成势力有好处。更不用说,这种被社会关注的举措的出台势必在给上级的业绩报告中可以大书特书一笔。可最终吃亏的却是享受了这种表面上免费、实质上“坑人”的服务的可怜的学生们。
 >>> 参与讨论
实行教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才是最重要的 ★★★★★
“宾馆式”服务中听不中用 有炒作之嫌

  “宾馆式”服务中听不中用,有炒作之嫌。高校后勤服务需要社会化、专业化早已成为共识。但所谓“宾馆式”服务的噱头却让人感觉有炒作之嫌。细看各项具体服务内容,有的看上去很美,有的却根本行不通。代领包裹听上去不错,但帮助宿舍大扫除则近乎由后勤取代父母来“溺爱”孩子,因此不提供也罢。可见,在方向确定后,如何实实在在地为学生服务,真正让学生对学校产生认同感、归属感,真正彻底打破高校后勤集团“朝南坐”的姿态,依然需要深化细化。

>>> 参与讨论
学校在冒“纵容”风险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周培勤老师说,这一代独生子女身上大多存在独立性与依赖性的冲突,常表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状态:等待别人的关心,等待外界的帮助等。因此,学校提供的这些服务,是冒着“纵容”的风险。她认为,这种服务的结果可能导致形成一种现象,就是书念完了也忙得没有时间来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如果要一直忙到快走上社会了,还不会打扫自己的房间,或者说料理自己的生活,这是很可悲的一个现象。学校如果是出于好意,是要给学生树一个样板,让学生知道什么叫干净的宿舍,什么叫有文化的宿舍,可以做几个样板房给学生看一看就行了,而不要说每个宿舍打扫一遍。
>>>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