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访谈 | 刘家峡图集 | 历史视频 | 入选理由 | |||
入选理由:刘家峡不仅是中国第一座自建水电站,文革中最重要的大型工程,同时也是中国从1949年后持续大力推进的水电建设的代表作。文革时期,它还是自力更生、“人定胜天”的典型。 |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春风的吹拂下,我国目前发电能力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刘家峡水电站建设起来了。” 在这座水电站1975年建成之后,各级国家领导人都曾来视察这个水电事业的摇篮。郭沫若在视察时,题了一首词《满江红》:“成绩辉煌,叹人力真正伟大……绿水库,高大坝;龙门吊、千钧闸。看奔腾泻水,何殊万马。一艇飞弛过洮口,千岩壁立疑巫峡……”。这也用以赞颂中国20世纪60、70年代水电工程建设的发展。 刘家峡作为中国水电事业“人定胜天”的杰出代表,有20层楼高,宽约25米,长约180米的电站厂房,从内到外都是国产设计施工的。水电站可蓄水57亿立方米,年发电量为57亿度,是中国第一座百万千瓦级以上大型水电站。 至今人们回忆起刘家峡,仍然将它作为文革劫难中不多的伟大成就,与大庆油田等项目并列,可见大型工程在民众心目中唤起的号召力是多么地强大。[详细] |
刘家峡的弯路——原国家水电部副部长陆佑楣回忆修建过程 |
|||||
|
1975年大事记 | 1975年经济数据 | 新中国重大水利工程 | 三门峡水库废存之争 | |||
1月13日至17日,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举行。周恩来重申发展经济两步设想。会后邓小平开始主持中央工作。 |
总人口:92420万人 |
荆江分洪工程
|
2003年,特大洪灾导致陕西渭河流域数十人死亡,20万人撤离。该地位于三门峡大坝上游,是每年水害重灾区。 |
查看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