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访谈 | 三线建设图集 | 历史视频 | 入选理由 | |||
入选理由:三线建设的展开,标志毛泽东对中国安全局势判断的转变,这个建设项目是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帝国主义侵略准备的,与之紧密相连的,是经济发展重心再次从人民的“吃穿用”转向国防。 |
1964年—1980年、贯穿三个五年计划的16年中,中国在属于三线地区的13个省和自治区的中西部投入了2052.68亿元巨资;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上万的民工,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著名者如:攀枝花钢铁集团,酒泉钢铁集团,金川有色冶金基地,西昌航天中心,葛洲坝、刘家峡等水电站…… “献完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关于三线企业的集体记忆在后来的40多年里被各种文学、艺术形式所涉及,而三线企业计划实施的1965年,也可以被看成是中国国家转折的重要一年。 [详细] |
一根麻绳闹革命——访东方汽轮机厂首批职工李永仙、刘艳茹夫妇 |
|||||
|
1965年大事记 | 1965年经济数据 | 三线建设重点工程 | 三五计划(1966-1970) | |||
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西南三线建设体制问题的决定》。
|
总人口:72538万人 |
中国二汽 |
1966年到1970年是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内容较详尽的计划方案有两个:一个是国家计委会提出的《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初步设想》,另一个是国家计委拟定的并经中央讨论基本同意的《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安排情况的汇报提纲》。 [详细] |
查看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