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犯罪现场 | 犯罪行为 | 犯罪心理 | 结案反思| 参与讨论

  截至本周,发生了太多的令人发指的凶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查明真相,抓捕凶手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但如何预防犯罪发生,遏制凶案有什么行之有效的方式呢?展示凶案,探索蛛丝马迹,只有一个明确的目的,那就是让发生过的悲剧不再发生,就是要让已经造成的罪恶失去继续繁殖的土壤.[发表评论]  

------------------------------------------------------------------------------


----探索凶案发生的危险地带
   
  [凶案发生地点--不安全的煤矿]:北京房山区史家营乡北京金鸡台东安岭煤矿在井下放炮时,将周景海炸死,周的头部被炸毁。事故发生后,该单位将事故隐瞒,并拿出十几万元和家属“私了”。[八宝山火化工发现无头尸蹊跷警方查出瞒报矿难]

[凶案发生地点--铁路隧道口]一电工在广州广深铁路隧道口电工房发现一颗女性头颅,受害者为—名女子,年龄大约在二三十岁之间,由于附近有不少工厂和公交车站线,因此从事发现场的广深铁路隧道通过的大量行人,每天不下上千人次,来往人员较为复杂。—位当地居民李女士告诉记者,以前这里的治安状况不是很好,但自从隧道口有了治安人员巡逻后,情况改观了不少。[一年轻女子被肢解头颅扔进电工房里]

[凶案发生地点--黑诊所]今年47岁的贾洪财在妻子的陪伴下,来到了住处附近王宝玉开的诊所。可仅仅两个小时,只需要打点滴的贾洪财却把性命留在了那里。“抢救时,王医生竟然用电线绑住老头子的双手,还用一个像‘小刀片’的东西割开了他的气管,那血呀,流得满身、满床全是……”贾洪财的妻子泣不成声地说。[男子打点滴反应异常医生捆绑割喉致其死亡]

   
----探索行为冲动背后的心理阴暗面
   
【犯罪行为】

[屠戮] [割喉] [飞车抢夺] [自焚] [重殴]

   按照正常人的思维方式,做出极端举动的犯罪分子都该有一些极端理由.其实不然,综上案件中,对行动失去控制力的罪犯大多是出于一时冲动.可这一时冲动之后的复杂心理我们就不得而知.所以预防犯罪,从关注心理疾病入手应该是一个切实的方法.研究犯罪心理也会给公安机关办案提供了一些线索.只是平常人如何免遭心理疾病的困扰?却是一个至今回答不好的难题.[发表评论]

【犯罪心理】
  
[马加爵的犯罪心理学报告:他不是因为穷而杀人]真正决定马加爵犯罪的心理问题,是他强烈、压抑的情绪特点,是他扭曲的人生观,还有“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同时,他的犯罪心理、犯罪方式与手段,又与他的智力水平密切相关。[发表评论]

  [资料:中国第四代罪犯的犯罪心理特征]他们的社会化是在经济体制转型期开始的,基本上没有受文革时代的影响,主要是受到改革文化,或称中西文化融合的熏陶,从思想到行动,他们从始至终属于这个经济时代。时代造就了他们,他们又叛逆了这个时代。[详细内容]

心理画像有助预防、矫正犯罪:科技的进步、观念的转变,使得犯罪分子的犯罪手段也更新换代。面对越来越狡猾的犯罪人,公安民警越来越需要应用科技手段侦查破案。[详细内容]

 
 
   
----寻找斩断罪恶的法律之剑
       
 
 
  [要建立和维护规则]
  浙江海宁是富裕地区,当地人生活普遍实现了小康,但为何会有那么多民众为了吕海翔这个普通村民的死而冲冠一怒,甚至不惜以非理性的方式?

  当地政府应当反思,为何吕海翔事件的处理方式遭遇如此强烈的反弹,是否以前习惯使用的某些“一抓就灵”的手段已经过时?对于“人权”、“法治”概念的认识,是否已经落到了普通民众后面?

  在吕海翔事件中,吕的家属和“支持者们”的做法也多有可指责之处———比如说,“备忘录”的签署与毁约,明显便是没有规则意识;比如堵塞交通的做法,于事无补还扰乱社会。甚至可以说,他们的作法,带有某种程度与政府博弈的色彩。但是,退一步来说,遵守规则的前提,首先是这个规则的运转和执行能够让人充分信任。而当地政府从一开始就未能与民众建立坦诚沟通的机制,导致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而在规则不存在的情况下,双方都要为此支付更加高昂的成本,于是事件越闹越大,离死亡真相这一最初诉求越来越远。
[反思:公民吕海翔之死]
 
  [评论精选:]
  “命案必破”的逻辑悖论:“命案必破”违反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人类认识事物的能力是在不断提高的,但认识却又是没有止境的。而“命案必破”却要求公安人员在规定的短时间内,必须对任何事物都有认识,对任何线索都能掌握,对任何证据都能获取。这显然是荒谬的,是做不到的。。[发表评论]
 

[相关案件专题:]

深圳撞车打人事件调查
现场警务人员对肇事者未采取任何限制措施,更举枪阻住受害者家属。 [评论]
海宁吕海翔死亡迷雾重重
对于“法制”的认识,权力部门是否已经落到了普通民众后面? [评论]
 
   
 

编辑:响指 [社会新闻周刊0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