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近日,中国多地发生奶农“倒牛奶”事件,许多人由此联想到中学教科书中提到的“资本家宁愿将牛奶倒掉也不分给穷人”。事实上,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时期的一系列倒奶事件,可能和教科书描述的、和你想象的都不太一样。
“资本主义”奶农倒的是别人家的奶,不是自己家的。
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资本主义”美国发生的倒奶事件,需要了解三个事实:倒奶的不是什么“资本家”,而是穷困潦倒的奶农;倒奶的原因、目的、方式不尽相同,例如1933年纽约州倒牛奶是“牛奶罢工”中抗议奶价太低的行为,而中西部的大部分州例如1933年威斯康辛罢工倒牛奶倒的则是其他人家的牛奶,罗斯福上台后发生的一些倒奶事件,则是由于政府补贴导致奶农可以随心所欲倒奶;这些都与“资本主义”无关,倒奶的最终原因是成本最优选择。 [阅读全文]
导语: 近日,中国多地发生奶农“倒牛奶”事件,许多人由此联想到中学教科书中提到的“资本家宁愿将牛奶倒掉也不分给穷人”。事实上,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时期的一系列倒奶事件,可能和教科书描述的、和你想象的都不太一样。
和其他繁荣的行业所不同,在1929年大萧条开始之前,美国农业就已经经历了长达10年的由农产品过剩等原因导致的衰退。而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进一步重创了美国农业,从1929年到1932年,农产品出售价格下降了近50%,农民需要购买的日常消费品价格却只下降了32%左右。
技术进步提高了全美的产奶能力,在1929年,美国共生产了110.52亿美国加仑(US gallons)牛奶,威斯康星州、明尼苏达州、纽约州是美国当时最大的三个产奶州,牛奶产量分别为12亿、8.25亿、8亿美国加仑,它们受大萧条影响最大。
根据美国商务部下属网站census.gov的数据,在1929年,威斯康星州63%的土地是农场,农场中有71%是奶牛养殖场。威斯康星州的脱脂淡奶零售平均价格,从1927-1929年间的每100磅(约合45.35千克)4.79美元降到1930-1933年的每100磅3.48美元,奶农在零售价中的收益占比,则由46%降到了30.5%。在1932年,全美每100磅猪肉平均价格为2.5美元,每100磅糖为3美元。
而在纽约州,3.5%乳脂含量牛奶平均收购价(直接从奶农收购的价格)由1931年1月的每100磅2.25美元,降到了1933年4月的每100磅0.99美元。随后纽约州州议会调查委员会出示的报告显示,“纽约州牛奶收购价已经低到无法维持奶农基本生活的水平,许多奶农就连生活必需品都买不起,而许多奶农以毕生积蓄投资的奶场可能都将付之东流。”
在1920年代早期,纽约州主要的奶农合作社就已经开始对牛奶进行分类定价从而干预奶价。奶牛养殖场生产的牛奶分为不同等级,有品质好稍微经过加工就可饮用的一级品液态奶(Class I, fluid milk),还有品质差的用来加工成奶酪和黄油的二级品奶(Class II, manufactured products)。
到了1930年代早期,纽约州三大牛奶巨头——美国乳制品公司(the United States Dairy Products Company)、博登炼乳公司( Borden's Condensed Milk Company),、谢菲尔德农场牛奶公司(Sheffield Farms Milk Company)占据了纽约州三分之二的一级品液态奶收购市场。
在大萧条之前,三巨头为了弥补秋冬季农场产奶少导致供不应求的情况,建立了“过剩乳”机制,并把零售价格定得很高,以维持运行“过剩乳”机制需要的成本,而且三巨头还与奶农合作社签协议。例如博登公司与奶农联合合作社(Dairymen's League Cooperative Association , DLCA)达成唯一收购协议,后者拥有当地8000个农场奶源中的5000个。尽管大萧条波及奶业,由于博登公司只从合作社收购一级品液态奶,这样就使得在这些组织中的奶农受到高价格保护。
而那些小经销商却恰恰相反,他们没有“过剩乳”机制,可以降低零售价格,反而陷入了与巨头经销商的价格战中。那些没有参加上述组织的奶农,往往是生产质量较差的二级品奶的奶农,他们给小经销商提供牛奶。当大萧条导致收购价格下降以及小经销商不断降低零售价格(包括收购价格)时,将近1万名“独立”奶农损失惨重。中学教科书提到的“万恶的资本家”不是牛奶公司,也不是零售商,而是这些生活窘迫、无法偿还贷款的“独立”奶农。
1933年4月,由阿尔伯特•伍德黑德(Albert Woodhead)与西部纽约牛奶生产者协会(Western New York Milk Producers Association)领导的“独立”奶农,在纽约州中部和西部进行了为期4天的“牛奶罢工”,以求州政府立法实施价格管制。1933年8月,由于不满州议会制定的牛奶价格控制法案,阿尔伯特•伍德黑德组织了一场更大的罢工,在8月9日一天内,他们为了抗议奶价太低而倾倒了6000加仑的牛奶,在与警方发生的冲突中,200人被捕,数百人受伤。
美国中西部“牛奶罢工”发生得更频繁,早在1931年,爱荷华州苏城(Sioux City)就爆发了几年内最大的“牛奶罢工”事件。国家农民假日协会(The National Farm Holiday Association)组织1500名愤怒的奶农设置路障,强行封锁了前往苏城的公路,他们携带手枪和步枪,筛选过往人员——运输牛奶者将被要求原路返回。他们爬上不返回的牛奶运输车辆,将牛奶倾倒在高速公路上。这也是人们容易误解的一点,在这次倒奶事件中,并不是奶农自己倒了自己的奶,而是罢工奶农将其他奶农的奶给倒了,罢工奶农的理由是“防止其他奶农以低价出售牛奶”。这场罢工同样收效甚微,只是将牛奶收购价格由每夸脱2美分提升到了3.6美分,零售价由每夸脱8美分增加到9美分。1934年1月,伊利诺伊州芝加哥上千愤怒的奶农封锁了公路,通过“拦车倒奶”法,倾倒了超过10万磅其他奶农的牛奶。加利福尼亚在同一时期发生了类似倒奶事件。
而在1933年,产奶最多的威斯康星州同样在2月、5月、10月爆发了一系列“牛奶罢工”,除了“拦车倒奶”,罢工奶农很快发现无法阻止牛奶运输,就开始四处搜寻运输车辆,他们这回不倒牛奶了——而是在牛奶里加汽油甚至是放炸弹。暴力逐渐成为了罢工的主题,2月一个牛奶护送队成员向100名罢工奶农投掷硬物,5月拉辛郡(Racine County)一个罢工奶农开枪打死一个运输牛奶的青年。
1933年罗斯福上台,《农业调整法案》(Agricultural Adjustment Act, AAA)等一系列农产品价格支持计划随即出台,试图提高牛奶价格与奶农的收入。《农业调整法案》规定牛奶和奶制品是基本商品,准备收购过剩的奶酪和黄油。到了1933年9月中旬,联邦政府共拨款4300万美元收购了6000万磅黄油,想要提高黄油价格,结果过剩比起之前更加严重。基于同样的理由,联邦政府按照奶牛的头数给补贴,奶农只在乎奶牛补贴,而不是为了卖牛奶,倒掉牛奶也就不足为奇。
经济学家托马斯•索维尔(Thomas Sowell)在《诡辩与真相》(Basic Economics)一书中指出,“联邦政府仅在1933年就购买了600万头猪,然后将其毁灭。数量巨大的农产品葬于耕犁之下,就是为了让其退出市场从而把价格维持在官方所规定的水平上,因为同样的原因,大量的牛奶被倒入了下水道。”
归根结底,价格高于市场出清价格,就会产生过剩。无论如何倒牛奶,都只是成本最优选择。倒牛奶与“资本主义”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