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问题才是中日关系中的真正核心
正如中日关系中有一个台湾问题一样,台海事务中也有一个日本问题。中日关系中的台湾问题比起常常发作、引发两国阵痛的历史问题的痈疽来,更具有实质性,直接关系到两国的国家利益和地缘战略。相比之下,历史问题有时倒像是道具和摆设,双方动辄拿它来说事,但在心底里谁都没有太当真。
台湾问题中“牛皮糖”一样的日本因素
如果说,在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国民党的式微和台独势力的抬头,台湾问题已经演变为中美问题的话,那么,在90年代末,随着日本因素的逐渐凸现,台湾问题实际上正朝着成为中、美、日三方问题的方向上发展。有一天,当两岸最后摊牌的时候,我们将会发现,坐在谈判桌上的不仅有美国,还有日本。中国也许感到不悦,但却无奈。就像朝核危机一样,依朝鲜的本意,跟美国“单挑”,日本是不带玩的。但它却像一块嚼过的橡皮糖,甩也甩不掉,无论是基于地缘政治的平衡还是历史文化的纠葛,最终你还得容忍它坐到谈判桌上来。
日本人眼中的“台湾情结”
毋庸讳言,由于历史原因,日本对台湾向来有某种“情结”。而且,由于战后从蒋介石一直到陈水扁一脉相承的长期对日“温存”政策的缘故(虽然其对日温存的初衷各不相同,但对日本来说结果都一样),这种情结之深、之重,已经超越了历史上的宗主国—殖民地的关系,而进入到了一种从文化“血脉”上心有戚戚、声气相求,从地缘战略上相互需要、互为帮衬的境界。[详情]
---------- 台湾的“日本情结”与“中国文化” -----------
台湾的“日本情结”与“中国文化”
日本的影响在台湾随处可见。日本式的茶座,日本餐馆很多。笔者应邀参加一个狮子会的晚宴聚会,聚会中有三个日本人,宴会后,无论主人和客人,都和着卡拉OK音乐,唱日本歌曲。日本经济的强势,以及明治维新以来形成的那种既西方又日本的文明文化,对台湾的影响很大。这种影响,不是用媚日崇日一句两句就可以解释清楚的。
但是,中国文化仍以传统力量,渗透在台湾每一个角落。在台北的普通人家,很容易看到中国神像,从观音菩萨到关公。台湾的家庭和家族的凝聚力依旧很是强大。例如,我在一个狮子会的领导人、房地产企业家吕金龙家中看到一个匾幅,上书:“辅佐家政,良有以也
。二弟、三弟、四弟”。我在这幅匾幅前,沉思良久,一家之长兄,对自己的二弟、三弟、四弟关照良久,令他们感动,书此匾幅,以志感谢。这种感谢方式是纯中国的,可见中国文化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但这种方式在大陆已不多见。 [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