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主流”并非争论关键
  在郎顾案的争论中,很多人似乎更喜欢宏大的“主流”是非,而对基本层面的东西却予以回避。经济学家的争论是本着解决问题、造福社会的理念,争论的关键不是谁是“主流”或什么是“主流”,更切忌以“主流”压人。有问题必然要有解决的办法,如果争论无意义,而单以“必然”“不得不支付的代价”说事,要经济学家何用,要公共决策何为? 
读研脱产与否不是关键

  导致学历、文凭腐败的原因是什么,对此积极推波助澜者是哪些,人大应当非常清楚——包括它自己在内的所有高校发生的“质量危机”,真正的问题都出在高校送名卖誉、官员权力高压、商人金钱开道上。就在9月13日,《法制晚报》一篇题为《干部老总成高校两大财神》的报道,便给出了一个有力佐证。所以,真要革故除弊,就从关键环节动刀,在脱产不脱产上求变,非但治不了顽疾,反而可能伤及无辜  

 “十一”旅游不会有“井喷”
  刚送走暑期旅游热浪,国庆长假出游报名已经启动。人们还能继续保持出游热情吗?昨天,国内最大的旅游网站携程旅行网公布调查结果:“十一”黄金周旅游可能不会出现大规模“井喷”。在此次调查的15000名携程会员中,表示在今年国庆期间“肯定出游”和“无特殊原因即出游”的人数占55.42%,近10%的被调查者表示肯定不出行,其余会员则表示目前尚不能确定是否在国庆期间出行。      
 你知道自己缴过多少税吗

 作为个人信誉证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完税凭证在经济生活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有很多纳税人并不知道可以获得完税凭证这回事儿。因为完税凭证的缺失,不少公民在办理出国留学、在国外开设公司等业务的时候遇到了很多麻烦。由于成本和劳动力的问题,税务局没有给个人开具完税凭证。而没有个人纳税明细单和个人完税凭证,单位存在偷税漏税、多收税款的嫌疑。完税凭证最重要的作用是让纳税人做到心中有数。纳过多少税,为国家做出过多少贡献,有这样的证明,纳税人有自豪感

 再富不能“富”孩子
 “再穷不能穷孩子”,这是曾经被粉刷在墙上、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意思是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办教育。这句话如今有了新的注解。今年暑期旅行社最红火的“学生游”,已经成了孩子们相互炫耀的“攀比游”,你去九寨沟,我去长白山;你去海南岛,我去“新马泰”。家长们让孩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初衷,已经变为“经济实力”的攀比。当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家长们更应当帮助孩子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须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正是通过这样一些具体细微的事件确立起来的。
 谁制造着“中华母语”的悲哀
 有位香港大学的博士很纳闷:为何论文汇编没有中文?也有人申请用中文做报告竟然没有获得大会主办方的同意。只有诺贝尔奖得主美籍华人丁肇中教授,坚持以中文作报告,成为唯一“反潮流”者。这些有着高深学问专家学者在自己的国土上竟然不讲“母语”,这种现象可谓“天下奇闻”。难怪一位武汉大学的教授在一次讲演中不无感慨地说:汉语现在在中国正在或者已经成为了一种弱势语言、一种第二阶级的语言了。中国人,请讲母语吧!不要让她再忧伤!再“悲哀”下去了!         
 教育乱收费也伤害了孩子
 在我们开始质疑和声讨“教育产业化”思潮的时候,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它如何违反了教育的客观规律、如何背离了国家教育的大政方针,以及由它衍生出的乱收费给受教育者家庭带来的沉重负担等问题,往往忽略了那些作为受教育者的孩子们自身的感受。往往以为,这些对他们无所谓,他们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从这位孩子的一篇作文,不难看出被具体到“学费”的教育负担给孩子们造成的心理压力,不难看出金钱堆积起来的教育大厦在他年幼的心灵投下的阴影。       
本期编辑:Simon

十种影响你我一生的歧视行为:劳动者就业不该因民族性别信仰不同受歧视

夏日的水沟:自小就知道神农架野人的故事,对出产野人的地方有一种恐惧
美国大选的"越战情结":透过“越战经历”看未来的总统对于美国的忠诚度,和对于国家的责任感。
美国民众何以“打败”特富龙:我们的消费者怎么就没想到联合起来,向杜邦提起集团诉讼呢?  

通胀压力增大,居民菜篮子吃紧: 物价上涨,对于高收入者影响可能不 大,但对于低收入者的影响较大

查尔斯·詹金斯:詹金斯表示,虽然将面临严厉军法审判,他也将前往美军自首,来洗刷自己的良心 
“野蛮有奖竞猜”与“人性关怀”:异邦的灾难之上,同类的哀号之中,竟有人如此冷漠    
虚假的新闻与尴尬的时评家:实事求是地说,把板子打在时评家身上是有失公允的。出现这种现象,应负首要责任的是发布虚假新闻的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