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访谈 | 公私合营图集 | 历史视频 | 入选理由 | |||
![]() |
![]() |
![]() |
入选理由:1956年发动的公私合营运动一举奠定了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中的绝对支配作用,使得所有事关国家命脉的行业都掌握在政府手中。一直到1980年代,随着对国有企业效率的反思,民营企业才发展起来。 |
1955年底,陈云向全国宣布,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将于1957年底完成,这比毛泽东两个月前说的“准备几年”,已经大大加快了步伐。而北京市委书记彭真向人们提出一个更短的时间,要在1956年完成改造工作。这是快马加鞭。 一个期限提出来了,马上会被另一个更快的日期取代,而且愈来愈快,时间愈缩愈短。 “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变成了一场短跑竞赛。 1956年1月上旬,当《人民日报》还在告诫人们,不要为了加速改造而盲目合并企业时,北京却以电火行空的速度,在几天之内,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紧接着,手工业也奇迹般地在1月11日、12日完成了合作化。人们开始兴高采烈地谈论“跑步进入社会主义”了。1月15日,北京各界群众2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的庆祝改造胜利大会。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出席了大会。上海、武汉不甘后人,急起直追,也宣布将在几天内完成改造。 [详细] |
国企民企可互补——新中国首任粮食部部长章乃器之子章立凡谈公私合营 |
|||||
|
1956年大事记 | 1956年经济数据 | 公私合营中的中华老字号 | 后“公私合营”大事记 | |||
1月14日至20日,中共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 |
总人口:62828万人 |
冠生园:主营糖果糕点
|
1982年,宪法规定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
查看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