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 大国民  6月3日 大政府  6月4日 大社会  6月5日 大媒体  6月6日 大慈悲
【缘起】 左手拿去的,右手必会还给我们。在大灾难、大恐怖、大毁灭中,势必降生大无畏、大慈悲、大秩序。
    网易新闻,用惶恐的语调和匍匐的姿态,解析巨震中的大国民、大政府、大社会和大媒体,并期待更有智慧和前瞻性的启迪。 我们相信,太阳,会在废墟上升起;心灵,会在阵痛后新生;祖国,会在灾难中成长。是的,我们相信,我们坚信,我们笃信。

汶川地震启示录之一

汶川地震启示录之二

汶川地震启示录之三

汶川地震启示录之四
    因为你,我得以重新打量生命。
    你在失去棱角的山峰间沉睡;你在废墟中紧抱孩子的书包落泪;你写下歪曲的粉笔字“妈妈不要伤心,我们会找回爸爸”。
    物换星移,也许是我在废墟中长眠,而你在为我拭去发间尘土。
    你是我已逝去和仍幸存的兄弟姐妹。是你教会了我如何去爱。
    劫难降临人间。我们在深渊中匍匐潜行,寻找光明的启示。

    很多故事开始在世上流传。
    丈夫把妻子绑在背后,用摩托车送她去太平间,给予她最后尊严;母亲用身体保护孩子,在手机上留下爱的遗言;深埋废墟中的少年获救,第一句话是:请给我一杯冰冻可乐。
    我们颤抖,同感切肤之痛。
    我们喟叹,领悟卑微生命的无限珍贵。
    我们恍然如大彻大悟,紧紧拥抱身边至爱之人,感谢他们还在。

    人们自发地前往灾区救援,国旗首次为普通人而降。
    国人爆发出来的责任与担当,让世界刮目,令个体震动。

    人性,亦可称之为“爱”,在灾难的瞬间得以升华。
    这升华的爱,如潮水一般涌向人间,引发规模空前的集体性感动和激奋。

    但是,潮水退去之后,余下的是什么?
    大地震的数年、乃至数月之后,人们会不会忘记那最初的感受?
    如果在可预见的时日之内,升华的人性就开始黯淡,柔软的心灵就渐回刚硬,日常生活再度被物欲层层遮蔽,在沉潜中继续沉潜,那我们就并没有从劫难中获得真正的救赎。

    不。我们期待,“5·12”之后的世界,能够真的和以往有所不同。

    生是一种偶然,人类只是自然界不经意的一件创造。如果经此劫难,埋首凡尘的我们,竟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同时生出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悲悯,并窥得由“动物本能”升华至“人性”的路途,那我们就没有辜负命运的良苦用心。

    我们不死,我们幸存,当有所作为。
    我们必须学会感知个体的真实存在,学会在广袤的虚空中,为“人”找出一个清晰的坐标。我们要学会爱,并把它紧紧握在手心,作为对抗虚无与沉沦的武器,永不放手。
   
    爱是对地震孤儿保持几十年如一日的关心,不仅援助他们当下的衣食,而且参与一代人的心灵重建;爱是对国民的施予意识和施予能力的培养巩固,并使其成为常态,而不是陷入“大灾大爱,无灾无爱”的庸碌循环;爱是把灾后重建当成政府和民众重塑亲合关系的契机,让彼此的善意促进沟通,使“以人为本”理念在社会凸显;爱是让每一个平凡的人,都能牢牢记得守望相助那一刻的温暖,并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实体感、责任感,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一霎那的泪泗奔流,停留在一霎那的自我道德满足。

    爱是劫后余生的个体觉醒。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爱是永不止息。
网易新闻中心编辑部   
北京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About NetEase - 公司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隐私政策 - 网络营销 - 网站地图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