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曝光这热搜背后的一亿人

2021-02-15 12:26:23
0

软肋与铠甲

本文系网易沸点工作室《谈心社》栏目(公众号:txs163)出品,每天更新。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回家与团圆,是过年亘古不变的主题,也是无数中国人盼念一年的心愿——再丰盈的年货,似乎比不上回家一顿团圆饭;再吉祥的祝福,大致抵不过一句“常回家看看”。

但在今年刚过去的春节,因为疫情不能回家的人数,要超出往年许多。

不少在外打拼的人,都获得了“原年人”这一昵称——原地过年的人。

看似调侃的绰号,却内含不少心酸:

家的召唤,此刻变成了一年到头,最大的遗憾。

01

习惯了火车站熙攘的人群,习惯了高速公路连绵的车队,今年的春运现场,变得格外冷清。

《2021年新春假期去留情况调查报告》显示,今年有近七成的职场人,选择就地过年,其中异地就业的达到了半数以上。

铁路部门等多部门统计,原地过年的人数,总计超过一亿人。

乡愁来临时,最难将息。

年末时分,互联网似乎成为了念家的一股洪流。众多人分享自己家乡的风景、与家人的聊天记录,并且一遍一遍在思念中呼喊,“想回家”。


以往在家嫌弃父母啰嗦、害怕亲戚拷问的年轻人,现在觉得这些唠叨“没什么大不了”。

没有家人的欢聚,筹备再多的年货,好像都感觉“差点年味儿”。


但好在,家带来的不仅是惆怅与失落,也有一股支撑人在异地的力量。

跨越千里,正是因为家的羁绊,“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游子,才有继续打拼的底气。

在杭州,一名母亲给工作的女儿,寄来了100斤年货,塞满了整整一个面包车。

老母鸡、土鸡蛋、鲜牛肉……都是制作家乡菜的食材。

用塑料袋打包好,放上保鲜的冰袋,码得整整齐齐,加急送给远在异乡的孩子。


@中国蓝新闻

这100斤年货的起因,是女儿在视频电话中与父母开玩笑:好可惜,今年吃不上家乡菜了。

没想到顺口一提,就被母亲牢牢记在心间。

即使无法相见,奔波在运输网络上的深沉爱意,也给了许多异地人最好的慰藉。

在石家庄,21岁的快递员王西磊,给老家送去一份语音家书。

为了响应原地过年的号召,他与5名同时一起主动报名留守岗位,不回家过年。

在语音中,他小心叮嘱父母安心过年,还不忘说:

我会努力干活,让你们早日享福。


微博@澎湃新闻

毅然留守,是因为将自己的家放在心头。

无论距离多远,家的羁绊永远牢不可破。

它是强大的动力,支撑着人们“为家而战”。

02

今年的春节,有人因为距离、环境被迫选择原地过年,也有人主动留守所在的城市、所在的岗位,他们是——

部队公安、基层工作者、医务工作者……

“小家难聚”的背后,是一个“大家”,让他们为之付出与奉献。

2月4日,河北石家庄。

火车缓缓停下,南宁铁路公安处的乘警在站台与妻儿隔空“相聚”了150秒。

夫妻二人,本就一个在华北平原,另一个身在西南大地。一年时间,能够团聚的日子,不超过20天。

春运时节,他们依然决定留守工作岗位。

于是,一家人只能隔着站台,隔空喊话,互诉衷肠。


微博@人民网

临别赠言,短短几句话,随后继续踏上列车,驶向远方。

漫长的铁路线上,他们的身影,支撑起又一次旅程的有序与稳定。

年轻的消防员何俊,今年则是留守上海的一员。

老家在江西南昌,但何俊同样“有家不能回”。

作为消除城市隐患的第一线,他们每年都会有执勤任务,守护城市安全。


微博@澎湃新闻

而在今年,由于就地过年影响,人们留在户内的时间较长,这又无形之中增加了消防隐患。

于是,他们与战友一起,尽全力保障千家万户,过一个安全与幸福的春节。


急诊科医生李刚,今年也是主动请愿,留在杭州的医院中。

去年疫情袭来,他大年初一便从河南老家赶回单位,请缨驰援武汉。

一年过去,他再次选择留在急诊室,随时应对过年期间的一切情况。

急诊医生并不轻松,他们需要在第一时间给出治疗方案,几乎每一秒都处在压力之中。


在不分昼夜的病房中,医护人员默默撑起了家家户户的健康。

对留守岗位的工作人员来说,小家虽远,但“家”的联结却不断。

每一份工作,每一种努力,同样被“家”赋予了强大的动力:

“大家”。

放弃欢聚,却保障更多家庭平安欢聚。

牺牲团圆,却守护更多家庭幸福团圆。

03

有人说,家,始终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精神皈依。

为家奋斗,它可能是普通职场人除夕夜里的一份回家的承诺。

即使工作方案仍未通过,即使除夕夜依旧需要加班。

但他还是拼命赶回家中,在家门前努力调整状态,在推门时露出笑脸。


手上有两只手表——一只为了精准定时,一只则是女儿画下的图案:

一定要准时回家,与家人吃顿年夜饭。

奔波一年,与家人相伴,就是年底最后的kpi。


为家奋斗,也可能是自己岗位上一刻不懈的坚守。

万家灯火,暖来春风,但物业管家却不能享受这团圆时刻。

越是年底,越是忙碌。

医护人员家庭的子女,因母亲久不回家而难过,他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除夕之夜,一个精心捏制的护士雪人,被偷偷放在这家人的窗台,为他们增加一份笑容。


“这个世界的改变,不是一个人做了很多,而是每个人做了一点点。”

为家奋斗,也是对国家的挺身而出。

年近花甲,正值退休之年的郎平,正面临人生的选择。

疫情来袭,东京奥运延期,世界体坛的局势变幻莫测。

伤病、年纪,各种客观因素摆在面前,作为女排教练的郎平,多次萌生“退”的想法。


但打开衣橱,看着鲜艳红色的国家队服。

她还是决定,再坚持一年。


怀抱赤诚之心,在国家需要时,打好自己最后一仗。

其实,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家的战士”。

这个家,并非一定是亲属联结的关系网络,更可能是抽象的精神实体:

是遮风避雨的小小寓所,也是一条街道、一片社区的大家,更是千千万万人汇聚而成的国家。

它让我们有了软肋:思念与牵挂,回家成为特殊时期的精神创伤。

它也让我们有了铠甲:每个人也都为了守护最重要的“家”,拼尽全力。

碧桂园,致敬每个为家而战的中国人。

在过去不平坦的一年,不同战线的“为家为战”,用平凡托举起一点一滴的不平凡。

在即将到来的一年,我们依旧拼尽全力。

而家,也正是碧桂园的初心与使命——碧桂园不只是一处又一处安身栖息之地,更是让千千万万人拥有了家。

从此,思念有了目的地,奋斗有了寄托。

让家常在心间,为家一往无前。

家圆,团圆,碧桂园。

为家而绽·2021 家圆团圆碧桂园 (来源:网易谈心社)

谈心社,这里是年轻人谈心的地方。微信搜索“谈心社”关注我们,倾诉你的故事吧。

erweima 扫一扫关注杂家 更多有趣内容

谈心社

深夜谈心 彼此相遇

erweima

扫一扫关注杂家 更多有趣内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