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2017版高中新课标对语文学习制定了新的方向,强调文学综合素养的培养定位。部编版教材主编温儒敏:未来15%的孩子做不完高考卷。
· 2018年:开始执行新高考政策,语文成为拉分王。
· 2019年9月:全国中小学生统一使用部编版教材。
高考改革语文7大变化——"大语文"已成趋势
· 变化一:语文试题的题量会加大,题型将更加注重阅读量和阅读速度。
· 变化二:命题范围将大大扩展,学生需要加大课外阅读量了。
· 变化三:试题内容重在考察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和逻辑思辨能力。
· 变化四:加强了对课外阅读的考察,包括经典阅读、阅读面与阅读品味,这部分的分值还会加大。
· 变化五:文言文题型难度加大,文言文要1+X,考课内的一篇古文,然后配上四、五篇课外古文。
· 变化六:题型更加注重综合性,学生需要灵活运用。
· 变化七:高考作文要重视议论文,同时不能放弃叙事文。
最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英语、数学等科目难度降低,语文的难度增加,其中试题题量变大,命题范围更广,更加注重考生的逻辑思辨能力,重视课外阅读积累及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这就说明,传统的语文学习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教育改革要求,以阅读为导向,提升孩子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综合能力的"大语文"学习应运而生。
新课改中关于 "阅读"的知识点,你了解多少?
阅读数量,2019小学各年级阅读要求中,一年级学期阅读量不低于2万字(优秀4万字),六年级学期阅读量不低于55万字(优秀110万字);
阅读范围:统编教材阅读中的知识点仅占高考试卷中的60%,另外还有40%的阅读需要课外补充;
阅读速度,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现在是9000字,将来可能增加到1万字,这就要求在同样的时间内,需要更快速的阅读和理解题目;
阅读目标,掌握基本阅读方法,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300万字,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阅读中学会独立思考,具备理解、鉴赏文学作品,陶冶情操,发展个性等能力;
大语文与传统语文,到底"大"在何处
传统语文:以课本为主,偏重语言学习,主学拼音、组词、造句、修辞、诗文、写作、现代文等知识点的拆分学习,以应试为主,强调"知其然",讲究"立言"。
缺点:内容局限,缺乏整体意识,语言精髓及语言魅力输出不够,以"背"和"写"为主,较为枯燥,导致很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大语文:偏重文学浸润,着重阅读、鉴赏、思维、品格、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涵盖面广,追求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双重提升,以"知识的迁移性"引导为主,强调"知其所以然",讲究"立人"。
优点: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逻辑思维,知识涵盖面广,提升学习兴趣及文学修养,塑造良好品格,建立远大目标。
总结来说,大语文的"大",体现在"立意大、知识大、影响大"三大方面,通过大语文的学习,跳出传统教材和教学模式,让语文不仅仅只是一门学科,而是众学科之基础和根本,语文也不仅仅是语言和文字的掌握,更应是关乎个人成长和家国情怀的伟大事业。
晨兮大语文如何在行业中脱颖而出
纵观目前市场上的大语文教培机构,虽然都是挂着"大语文"的头衔,但实际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依然走的是传统应试教育的逻辑,以掌握知识点和提升分数为主目标,忽略了大语文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晨兮大语文总结了行业内大语文培训的优势与弊端,推陈出新,集结了行业内权威的专家团队,打磨出一套真正契合"大语文"精髓的"5乘4"课程体系,同时研发出一套独具特色的"四类十二大"核心教学法,实现了"产品原型与产品落地"的完美结合。
"5乘4"教材大纲主题编码
学期采用五大课程专题,四课循环,三读一写的教材大纲编排模型,达到阅读、写作、思维、品质的综合素养螺旋式上升。将文学浸润+阅读解析+思维写作创设性融入晨兮一堂好课当中。
文学浸润:精选120本中外名著,在文学的浸润里,积淀文学素养,锤炼品质,开拓视野。
阅读解析:通过名著名篇精读解析,进行阅读方法引导与答题技法详解,触类旁通,提升阅读解题能力。
思维写作:在阅读中积淀素材,在解析中习得写作技法,形成思维导图与框架,自然而然落笔成文。
"四类十二大"核心教学法
「趣味教学法」趣味内容、互动教学、多重激励
特点:课件内容运用大量卡通图片和视频元素营造画面感;设置游戏、角色,代入故事等互动教学调动课堂氛围;采用阅读打卡、积分、明星学员等激励机制进行高效学习。
「情境体验法」浸润课堂、主题课堂、社会课堂
特点:以故事为主线,代入多重情境,着重"五感"体验;巧设诗词、对联、朗读、穿汉服体验等主题活动,寓学于乐;组织游学、探险、社区服务、文化宫科技等户外延伸课堂,让孩子走出课堂,知行合一。
「思维训练法」阅读思维、表达思维、考点思维
特点:以名家名篇鉴赏为主进行导入学习,培养孩子阅读思维;以图片、文字为载体,进行头脑风暴,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和表达思维;选取各阶段知识重难点,讲练结合,培养孩子考点思维,提升语文成绩。
「多元表达法」语文实践化、语文工具化、语文生活化
特点:通过名著阅读的文学浸润,在提升孩子思维、口头、文字,成绩等综合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对孩子的审美、交际、职业发展、文化传承等产生深远影响,塑造拥有正向人生观、价值观的人格魅力,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此心安处是晨兮
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作家毛姆说:养成阅读的习惯实在受益无穷。很少运动能让你在过了盛年之后仍能从其中获得满足,很少有游戏能不需同伴而独自玩,唯有阅读,可以随时随地开始,又能立刻放下。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想要平心静气的看一会书,对很多人来说尤为奢侈。但对于晨兮的孩子们来说,这种奢侈可以成为日常,除了上课时间老师带领孩子们阅读名著,解析名著,在课外,晨兮阅览室里2000本中外名著,孩子们可以随时过来阅读学习。
这里有舒适的座椅,有老师在旁边解惑答疑,也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他们成了晨兮最美的一道风景线,他们也是爸爸妈妈心目中最美的风景线。
读书是令人愉悦的,这一点从晨兮孩子们的表情里我们看得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