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配角李成儒,不讲武德

2020-11-27 15:58:56
0

做郭敬明的死敌。

本文系网易沸点工作室《谈心社》栏目(公众号:txs163)出品,每天更新。

李诚儒走了。

录完6期《演员请就位2》后,他挥一挥衣袖,只留下一片无奈。

如今坐在李诚儒位子上的,是阵容更庞大的制片人点评团,当然,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夸夸群”。

少了几分犀利的真性情,多了些“继续努力”的假客套,《演员请就位2》将“表演”的主题发挥到极致。

对于演员来说,“戏”比天大。

对于观众来说,公平、优劣、对错,事关正义。

李诚儒是眼里容不得沙子的北京老炮儿,他在节目中直来直去、无所顾忌。“如鲠在喉、如芒刺背、如坐针毡”的“如学三连”,衬出他的一颗赤子心肠,和这个时代的窘迫。

毕竟,谁不想像他一样,任性地活在自我的世界里,做一个口无遮拦的成年人?

一场喧闹终是戏,到头来,他自甩手而去,喝茶听戏斗蛐蛐。

输给了时代,赢下了人心。

1

异类

“雇法国设计师,建就得建最高档次的公寓,电梯直接入户,户型最小也得四百平米。

什么宽带呀,光缆呀,卫星呀,能给他接的全给他接上……我们做房地产的口号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1分26秒,328字,一气呵成,不打磕绊。


李诚儒在《大腕》中的经典台词

2001年,在冯小刚执导的电影《大腕》里,李诚儒极致诠释了到底什么叫“精神病”。

12年后,他再次和冯小刚合作,在《私人订制》里出演大导。

拿最俗导演奖拿到手软的大导,如今一心追求高雅,最后费尽周折,在弹棉花中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一穷二白的时候幻想暴富,腰缠万贯的时候渴求贫穷。

这不就是瞎折腾吗?

这些逆着时代浪潮行事的人,戏里戏外,都像极了李诚儒自己。

在外人看来,他永远都像是一个“异类”。

而这两年,李诚儒真正出圈,还是在《演员请就位》这档节目里。

上一季,他和郭敬明的battle就屡次登上热搜,从去年到今年,从演技到立意,两个人掐得包罗万象,掐得面面俱到。

郭敬明的万能理论是:请允许你不喜欢的东西存在。


给实力差劲的选手发表示优秀d1S卡,理由是“鼓励他继续演戏”,对其他选手、对观众来说,都是一种难以理解的不公平。

但面对质疑和争议,郭敬明还是咬死一句话:“请允许你不喜欢的东西存在”。

比起其他几位导演的暧昧沉默,李诚儒勇于当刺头,永远是第一个站出来反抗不公。

在后来接受采访时,他说的最多一个词是:规矩。

“无规矩不成方圆。”


有年轻演员给他敲门送礼物,被他直接拒之门外。 

还有演员请导演私下吃饭,他更看不过眼,直言:“你差那顿饭吗?” 

什么是规矩?

规矩就是老老实实,恪守本分。

演员打磨演技,导演悉心指导,无商利,无偏袒,无私心,最后优胜劣汰,将荣誉送给最优秀的演员。

好就是好,差就是差。

李诚儒讲规矩,守本分,可他不曾料到,这个时代早已不讲规矩,而是开始讲“规则”。

郭敬明发给何昶希S卡,他说:“但在这个规则里面,请允许我给出我的这张S卡。”

规则又是什么?

是各人有各人的底气,自己手上的牌,有权用自己的方式打出去。

在节目中,陈凯歌暗批李诚儒封闭守旧,是“梨园世家的子弟,封闭世界里出来的,相对比较保守。他是生活在沉浸在过去时代中间的,感受过去时代夕阳的一位老艺人。”

抛去背后的讽刺之意,这个形容,其实还挺贴切。

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李诚儒似乎都与这个处处“讲规则”的时代格格不入。

他的确是个活在过去夕阳下的“老艺人”,放到今天,便成了“异类”。

2

浮沉

“练过十年台词吗?练过一年、两年、三年吗?”

看完年轻演员的表演,李诚儒犀利发问。

很多人以为李诚儒这句话只是随口一说,但事实上,他自己真的练过十年台词。

1954年冬天,李诚儒在北京东城出生,他是家里的第九个孩子。

刚两岁时,他的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一人挑起了抚养孩子的任务,生活之艰可想而知。


李诚儒的童年里没有糖果和童话,只有饥饿和野菜。

北京城柳絮飘飞的季节,大家都在赞美春天来了,但李诚儒却哀怨柳芽不能吃了。

日子虽然过得清贫,但他却从小爱戏,常与哥哥姐姐们一起排戏。

17岁时,李诚儒成了北京服装厂的一名职工,他对缝纫机的运用得心应手,但年纪轻轻的他不甘心就此落入平庸。

一年后,他有幸拜得北京人艺名角董行佶为师,从此苦学台词表演十年。

凭借苦练的技艺,李诚儒在改革开放后的首次高考一举中第,他从七千多人中脱颖而出,考上北京电影学院进修班。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毕业后自己的根本无戏可演,连最基本的生活都难有着落。

无奈之下,听说中央电视台《西游记》招演员,他跑去试戏唐僧,结果被导演杨洁刷了下来。

戏没演成,倒是留下来当了剧务。

后来回忆起这段经历,他说:“当剧务锻炼了组织公关能力,体验了最新的特技机,还免费游览祖国各个地方。”

《西游记》拍完了,李诚儒还是没戏演,受到下海风潮的影响,他也跟着去做生意,结果一下就做成了。

他在北京西单的黄金地段开了家品牌服装店,起名叫特别特,“为什么叫特别特呢?特别的商品,特别的质量,特别的服务,带给你特别的满意。”

筹备的时候,他在《北京晚报》登了一篇广告,宣布“特别特”要在全北京海选女售货员,最后高薪选中了上百位形象气质出众的美女。

这营销手段放在上世纪80年代,生意想不火都难。

李诚儒说:“从《西游记》回来开始经商,卖苹果挣了三十四万,同时又开始做衣服,打进北京各个商场,日进斗金,旗袍、日式风衣卖了很多件。”

一下子有了钱,他说自己“生活过的晕啊,膨胀了。”

衣服非名牌不穿,车开的是奔驰。


一套西服七八万,一条领带一万多,一天换一套,就是为了显摆。

和朋友进出酒店,别人喊他一声“老总”,他一高兴,就随手给人打赏100美金的小费。 

到了1991年,李诚儒的外汇仓里就有了1300万美金,按照当年1:5.3的汇率计算,这相当于6890万元人民币。

要知道在1991年,北京市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才240元。

但好景不长,后来李诚儒的外汇全赔了,“1993年美日贸易战,所有钱全都赔了,后脖子冒凉气,头发从第二天开始掉。”

在人生失意落魄的时候,他遇到了北影的老同学赵宝刚。

赵宝刚拍完电视剧《渴望》,听说李诚儒还想演戏,他就把《编辑部的故事》的剧本交到了他的手上,也是在这个时候,他结识了在剧中当美工的冯小刚。

从此,李诚儒又踏上了演艺之路。

《东边日出西边雨》里的吴永民、《重案六组》里的曾克强、《大腕》里的精神病疯子,不同的角色,他都诠释得深入人心。


《重案六组》中的李诚儒

人生大起大落的经历,也让他看透了许多世事,回忆起来这些往事他说:“这对演员来说是非常好的经历。”

3

死敌

1983年,郭敬明在四川自贡市出生。

这个时候,李诚儒正带着《西游记》剧组,在各地翻山越岭的取景拍戏。

与李诚儒啃野菜长大的童年不同,郭敬明自小家境不错。

他一直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平日里自尊心极强,直到去上海读大学,郭敬明才第一次体会到现实的残酷。

同学都在用最新的手机,穿最潮的衣服,去高档餐厅聚餐,只有不会说上海话的他,在人际的边缘徘徊游走。


郭敬明在采访中表示:上海不属于我

颇受冷落的郭敬明,开始在文字中填补这种缺憾。

从踏入社会的第一天起,他就不断地制造着一种飘然的尊严,从小说到电影,都在不遗余力地刻画着那个他想象中的世界。

年少成名,他是聚光灯下的宠儿,后来身陷争议,他依然我行我素,用极尽华丽的辞藻,缝补着破碎一地的美梦。

李诚儒大郭敬明整整29岁,他们是隔着时代的人,注定平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他也曾燃烧过,也曾膨胀过,但浮沉起落之后,他的人生变得沉静如海。

他选择驻守在自己的世界里,去做认为对的事,去说认为对的话。

2015年时,李诚儒说自己没有微博,也没有微信,只和好朋友发发信息,日子过得很平静,但关于“演员”的综艺,将他推到了台前。

上一次他火成这样,还是在20年前的电视剧《重案六组》里。

一晃几十年,社会变化翻天覆地。

工资涨了,楼宇高了,明星多了,演技差了,本分少了,规则多了......只有李诚儒,一直没变。

至今,他依然没有微博,他不需要粉丝,也不需要人设。

66岁的李诚儒,不再渴求财富功名,没有太多名利牵绊的人,才更像是一个真正的人。

诚如陈凯歌所说,他是一个活在过去夕阳下的老艺人。

但过去的事物,未必就一定不如新。

李诚儒的出现就像一面镜子,穿透了当下,映照着过去。

我们总渴望生活不断向前发展,但在狂奔的路程中,也别忘了守护一些真正闪亮的事物。

那些真诚、勇敢、正义……那些比金子还珍贵的东西。

谈心社,这里是年轻人谈心的地方。微信搜索“谈心社”关注我们,倾诉你的故事吧。

erweima 扫一扫关注杂家 更多有趣内容

谈心社

深夜谈心 彼此相遇

erweima

扫一扫关注杂家 更多有趣内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