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屏禁忌,这国产良心越往后越可怕

2020-10-29 15:22:18
0

落叶再长,生生不息。

本文系网易沸点工作室《谈心社》栏目(公众号:txs163)出品,每天更新。

这是谈心社《酷读电影》专栏第九期。

在这里,社长将为你深扒好剧,拔草烂片,分享你不知道的电影另一面。

原来看电影,可以这么酷。

死亡,一向是中国人的禁忌话题。

但2020年,许多人第一次如此直观地面对这两个字:

几天前还在微博上为了喜欢的idol而打call的追星少女,转眼住进了ICU;

刚中签准备买篮球鞋的男孩,被病痛折磨到形销骨立;

日常是撸猫睡觉的普通社畜,再没机会回到工作岗位.....

这些零碎却精确的个体,共同构成了2020大众关于死亡的注解。我们或许也才意识到:死亡如此贴近,生命如此脆弱。

害怕、焦虑、疼痛……

纪录片《生生》,用十六个故事,展现疾病之下生命的真实状态。

人终其一生都在等待死亡,而当等待的距离逐渐缩短,生命进程最后残存的几毫米里,有崩塌,有决绝,更有盎然生机。

或许,看完这些关于“死”的故事,你会对“生”有了新的认识——    


1

“为什么是我?”

在肿瘤医院的病房里,他们都问出了这个问题。


生病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偏偏是我?癌症的几率那么小,为什么偏偏是我?

失措、茫然、无力、恐惧。

诸多情绪席卷交织,最终只能变成这一句反问:“为什么——是我?”

名字叫秋园的男孩儿无数次问出这个问题。

16岁的他得了骨癌,因为错过了最佳治疗期,面临截肢。

“打针打到想哭,不打……也想哭。”

“我们年轻人,你不能出去就没腿没手吧。”

他后悔曾经用手机去查病症,他想如果不知道,自己面对病魔时,或许就没那么害怕。


在医院里,孤单,是他的常态。

正是爱笑爱闹的年纪,他躺在病床上,什么也做不了。

“无聊。”

“精神直接到崩溃的边缘。”


朋友、同学、家人都在鼓励他、安慰他,但没人对他的不安和恐惧感同身受。


采访中,他不住地捶打着自己的胸口。

他很清楚“我们”与“你们”的不同,所以他既失落又不甘。

秋园仿佛和世界隔了巨大而厚重的玻璃窗,玻璃窗外是阳光明媚,但照不进他的病床。

同样受折磨的,还有父母。

得知秋园很有可能要截肢时,秋园的妈妈在医生面前不住地搓手,一直到面对儿子时,她紧绷的手指都无法全然松懈下来。


这是一个母亲虚弱到惶恐的痛。

而同样患有癌症的女孩梦帆,年纪还没有秋园大。

大便一次需要四五个小时,在床上躺了整整四年。

病痛折磨着她,也同样折磨着父母。


由于瘤子所在的地方,血管和神经蜿蜒细密,梦帆的第三次栓塞,不仅时间长,难度大,疼痛也较之以往更甚。

“她的这种疼痛确实是……难以忍受的。不是说你意志力坚强点就能忍,比那个严刑逼供还疼呢——”

梦帆被疼痛折磨到最难熬时,门外守着的母亲,与她同时哭了出来。

“我无法替代你的病痛,但我可以陪你痛苦。”


为什么是我——

他们后来都不再追问这个问题。

不是想通了,而是接受了。换言之,是“算了”——

寻根究底地去找一个答案,在死神面前毫无意义。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类在面对绝症时,依旧总会感到无能为力。

2

“温柔的死神”

对于许多人而言,恐惧死亡,并不是恐惧死亡本身,而是恐惧“未知”。

时至今日,我们都无法确切地认识癌症。

它由何产生,如何防治,是否复发,处处是未知。

从理性的角度来看,追问“为什么”毫无意义,但从人性的情感出发,癌症的“温柔时刻”,更值得被记录。

大多数癌症的恐怖之处不仅在于死亡的阴霾,也在于它的“慢性”。

它并不像急性病或是意外一样突如其来,而是如同一把小刀,低低地垂在生活的上方,慢慢地磨着你的身体、精神……


同大部分求生欲望强烈的人不同,陈奶奶是主动放弃治疗的。

她提出要住进安宁病房,只针对癌症本身带来的痛苦进行无痛治疗。


她觉得:癌症给了我足够的时间去接纳死亡,和死亡好好告别。

她从容不迫地完成着自己的“遗愿清单”:和老姐妹坐在医院里聊人生、和女儿外孙女一起逛公园、和老战友们回忆过往。

举办生日派对时她几乎被鲜花淹没,女儿哄她是做花神。大合影上的她,恬淡而平静。

她不愿在生命的终点插满管子躺在抢救室,更想把时间留给孩子们,也同样是把“好的样子”留给他们。


安宁病房另一位癌症患者老罗,他生前最大的愿望是——见证儿子的婚礼。

老罗得的是结肠癌晚期,病情恶化迅速,每天浑身疼痛,生活无法自理。

儿子罗硕和父亲、未婚妻仔细商量后,定下了日子。

那天,儿子和儿媳穿着红色的喜服,举行典礼、喝交杯酒、拜父母……

老罗斜靠在病床上,在大家的协助下,套上了那件最大号的白色衬衫,穿完这件衣服,已经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儿子心疼得看着父亲,老罗则是一边流泪一边笑:

“儿子我没关系啊……

要高兴啊,要往下进行……”


事实上,《生生》的导演在拍摄之前,曾经对癌症病人和病房做出一些“自以为是的想象”。

“但当我们真正推开一扇扇病房大门的时候,出现在眼前的确是另一番风景。”

在病房的日子里,他们有的人重新拾起了唱评剧的爱好、有的人开始思考人生,“好好梳理下我的前半辈子和后半辈子”……

纪录片的摄像迟昊辰曾在手记里写下了关于安宁病房的注解:

“在安宁病房,我感受到最多的是一种平静和温柔。就像是陈奶奶离开的那个秋天一样,虽然空气有些清冷,但阳光依然温柔地包围着你,天高云淡,秋夜金黄。”

或许,死亡的奥秘我们至今难以触及,但病人的处境和情绪,周围人给予的人文关怀可以被真实感知。

如何向死而生,如何在灰色调的范围内触碰更加明亮的深沉,是属于人类的,更温柔的力量。

3

凝视与回望

近些年来,关于医疗的纪录片并不少。

《人间世》将载体落于病人和医生;《生门》记录孕妇生产的震撼与交替;《急诊室故事》,几乎处处是血肉淋漓、命悬一线。 

相比较这些,看似题材最沉重的《生生》,却似乎有些“平”了。

纪录片的镜头是克制的。 

导演似乎刻意地隐匿了事件和人物线索,大部分人物都没有完整的故事线,镜头只聚焦在他们处于普通病房的当下。

另一边,无论是思诺的疼痛、还是陈奶奶的离开、抑或是秋园面对截肢时的崩溃,这样疼痛、挣扎的情节,导演也有意地模糊化处理。

纪录片总体呈现出了一种灰色调下的鲜亮与深沉,犹如平静生活下的暗潮涌动,无论表象之下是如何翻天覆地的惊涛骇浪,生活还得过,这顿饭还得吃。


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中,男主角是个生命形态倒错的人。

本杰明出生便拥有八十岁容貌,随着岁月的推移却逐渐变得年轻,最后他变回婴儿形态老去,死在了垂垂老矣的恋人怀里。


听来无比超现实,但仔细想想,似乎也能同我们的人生自洽。

生来年迈,于是等待死去的过程如此漫长,在大多数人还未意识到死亡的时刻,他就已然与死神交手。

但死亡阴霾过后,漫长未知里,总有些爱比等待更加重要。

命运温柔,纪录片凝视死亡,而镜头背后的我们,回望生命。


纪录片《生生》的slogan,是鲜明的血红,在右下角一闪一闪。

开头时一束光线,顺着肉体身躯流离变换,血管是生命树的形状,蜿蜒勾叠,光点变成叶子,落下又新生。

生命的轮回如同河水泛滥,旧的被卷走,为新物备好土壤,不要畏惧这些永恒的毁灭。

落叶再长,生生不息。

谈心社,这里是年轻人谈心的地方。微信搜索“谈心社”关注我们,倾诉你的故事吧。

erweima 扫一扫关注杂家 更多有趣内容

谈心社

深夜谈心 彼此相遇

erweima

扫一扫关注杂家 更多有趣内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