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期间,他们才是该炸掉热搜的人

2020-02-06 18:17:01
0

他们是疼痛过后,柔软依旧,还是不染一抹尘埃。

本文系网易沸点工作室《谈心社》栏目(公众号:txs163)出品,每天更新。

最近,有关新型肺炎的一切动向,都牵动着上亿人的心。

各行各业都在为攻克难题而努力,一部名为《中国医生》的纪录片悄然上线。

没有主角光环,没有“战无不胜”的超级人设。

纪实镜头下的医生,普普通通。

他们不分昼夜地穿梭于手术室和病房。

承受疲惫、矛盾、困惑,然后,去选择责任、坚守。

个中滋味,恐怕只有医生自己最清楚。

1

医者的难,患者、家属不一定理解

2019年流行说“我太南(难)了。”

难,是人生常态。

但从医者的难,恐怕是门外汉们难以想象的。

毕竟,和死神抢时间,是世上最可怕的DDL。

必须争分夺秒。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俗称“中风”。

它有“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

任何时候送进医院来,都如在刀尖上讨命。

河南省人民医院的朱良付,便是与之对弈的一名医者。

作为脑卒中绿色通道的组长,超负荷是他的工作常态。

有时,手术做到半夜12点,还有16台造影,一直要忙到凌晨5点,这一天的任务才暂告段落。

业余时间少之又少。

能在正点儿吃上一口饭都不容易,陪伴家人,就更别想了。


医生总劝患者别熬夜,可熬夜最多的恐怕就是医生。

他们治病救人,自己的健康却难以保证。

都说医生不怕死,其实不是。

朱良付不敢死,也不能死。

“就我家庭的责任,都没有尽到,我自己的医疗责任也没有尽到。”

培养一个朱良付这样的主任医师,差不多得用25年时间。

“我现在44,如果我是死了,就是浪费国家资源。”


但“怕”的同时,也有“爱”。

或许是自己的良知、或许是肩上那主动承担的责任。

“假如这个病人,是你的直系亲属,你做不做?”


为了从鬼门关讨活路,许多病人家属想尽了办法。

舍不得为自己的吃住多花一分钱,空地上铺一张毯子,就是一夜了。


拼尽全力,并不总能换来皆大欢喜。

手术失败的风险,哪怕只有百分之一,落到一个家庭头上,就成了完整的“一”。

一旦失败,病人走了,家属崩了,医生很容易变成“罪人”,承受辱骂和怨恨。

更多时候,家属理性上理解医生的苦衷,感性上却难以抑制痛失亲人的不甘。

因为丈夫治疗失败,不堪重负的老太太对着朱付良怒吼:

“我想把你撕成碎片!”

一边喊,一边又招呼着朱付良帮自己看看血压。


在朱良付看来,这样的矛盾,逃避是没用的。

唯一能做的,是承认医学的局限、自己的局限,然后抓紧一切机会提高自己、打磨自己。


比如在国际医学会议上交流学习,向技术难题发起挑战,也向自己的极限发起挑战。


比如相信学无止境,为小小的孩子种下梦想的种子,寄望于后来居上的探索突破。


尽管他比谁都清楚,当一名医生的苦。

2

病人的苦,医生全疼在心里

明明可以靠颜值,偏偏要靠才华。

这句话,用在28岁的医生徐晔身上,再合适不过。


年轻的他,在烧伤科住院工作的第3年,迎来一段刻骨铭心的历练。

一场煤气事故,一对老两口同时烧伤。

60岁的丈夫送进南京鼓楼医院,烧伤面积高达95%。

老伴儿稍微轻一些,考虑到经济压力,留在老家医院治疗。


此时,他们的独子几近花光了所有钱,也借遍了亲戚朋友。

可抛下父母不治了的事儿,他说他干不出来。

保命,是最迫切的心愿。


命怎么保呢?

疼是保命的主旋律,上药就像是在伤口上撒盐。


这位病人95%皮肤烧伤,单是上药就要花2个小时。

而每天,他都要揭一遍伤,换一遍药。

堪比酷刑。

原以为一切会顺顺利利向好的方向进展。

没想到压力真正上来时,并不在患者身上,而在家属心上。

每天大几千的治疗费用、后续还有数次植皮手术,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打了退堂鼓。

能凑的钱都凑了,能借的钱全借了。

实在不行,就回家吧。


这番取舍,恐怕比“酷刑”还疼。

以致徐晔也不得不陷入思考,究竟什么才是真的对、真的好?

在医生的角度,坚持到治愈就是好。

在患者的角度,有尊严、有质量地活着才是好。

而在家属的角度,“好”的同时还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甚至是无法承担的压力。


徐晔为老人成功申请了大病救助基金,暂时解决了燃眉之急。

毕竟,有希望而没给你机会,跟你拼尽全力而后没有遗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受。


还劝家属在网络公益平台提早提现,以保证关键性的治疗。


手术还是没能做完。

一天夜里,整形烧伤科病房出了状况。

正在值班的徐晔火速赶去。

护士说,那位病人被家属带走,强行出院了。


“救人救国救世,医病医人医心。”

这句话刻在中山大学医学院的牌匾上,此时却扎进医生徐晔的心里。

“医生最怕的是,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他尽力了,但是相比“医病”,“医心”太难了。

在徐晔所在的整形烧伤科,在一些危重的现实病例中,往往医术还没有碰到瓶颈的时候,就已经碰到人心的瓶颈了。


从医者,能怎么办呢?

触动、挣扎、反思,有些事,本就无能为力。

回过神儿来,还是要以饱满的热情和信心,应对新的病人,新的工作。


为了帮助更多的人,年轻医生在一个又一个循环中,完成自己的蜕变与成长。

3

认清真相,依旧热爱生活

“不要和病人做朋友。”

在南京鼓楼医院,副主任医师魏嘉想起肿瘤科前辈的这句“忠告”。

因为你投入的私人感情越多,到“那一天”来到时,你就越自责,越难过。


28岁的癌症病人李燕,是魏医生最放心不下的病人。


2016年入院时已经是胃癌晚期,当时医生预测余生可能不到一年。

因为治愈的可能微乎其微,相处6年的丈夫选择了离婚。

李燕不怪他,也不生气,要走的人留不住,自己有爸妈和儿子就够了。


妈妈是最疼女儿的人。

拼了自己的老命,也要救回孩子的命。


生死,人性,亲情,纠缠在一处,让魏医生心酸又心疼,一心想着为她多做点儿什么。


白天,魏嘉联合其他科室进行专家会诊,为减少痛苦、延长生命,讨论最佳治疗方案。


下班回家后,也顾不上休息,和同为医生的丈夫继续讨论患者病情……


为了体谅患者为新恋情的悸动,不破坏她再生育的愿望,原本需要摘除子宫的手术,也按李燕本人的强烈意愿更改了方案。


新交的男友,按李燕的话说,是好人。

明知她得了这个病,也天真地去爱,去等,相信病好了能再生一个。


但乐观归乐观,希望归希望,想到后续治疗的费用和自己的家境,李燕心里还是免不了揪着一把,眼泪啪嗒啪嗒就掉下来。


魏嘉就继续帮李燕想办法。

院里有大病救助基金,她就帮李燕申请。

单次扶持有限额,就多打几次报告。

只为患者一家能安心治疗。


其实,魏嘉也是个母亲。

她完全能理解这个情境下,李燕母亲的焦虑和不安。


但魏嘉又和李燕的母亲不一样。

一个普通的母亲,面对女儿的病情,只能把说不出的苦咽进肚里。

而一个医生,却不能把遗憾留在心里。

魏嘉告别年幼的孩子,她要赴美交流考察,学习新的技术方法。

试图为患者寻求更多生路和出路。


在魏嘉看来,“没办法”才是对医者最大的考验。

当其他医院都对患者说“没办法”的时候,如果到你这,你说“我还有一点办法”,就是最大的成就感。


人生是一场修行,从医更是修道场。

中国医生的故事,远不止纪录片里的这些。

他们救死扶伤,渐渐磨出抗造的身板儿,和一张沉着又清冷的脸。

有人说,医生总是看起来很冷漠,但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这并非冷漠,而是久经历练后的理性和冷静,是毫不动摇的顽强意志。

毕竟,戳心的故事已见了太多太多……

所以不再轻易评判人性,只拼命增长本事。

看得见也好,看不见也罢,这群人一直在努力。

新型肺炎的出现,让2020年的开局显得沉重。

1月24日起,全国共52支医疗队驰援湖北。

2月4日,又新增了2000名医护人员支援湖北。

他们远离家人,奔赴前线,夜以继日地与新型冠状病毒赛跑。

网友说,“他们的白衣,不是天使的羽毛,而是战士的铠甲。”

但请不要忘记,这群“战士”,也是丈夫、妻子、也有父亲、母亲、孩子,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谈心社,这里是年轻人谈心的地方。微信搜索“谈心社”关注我们,倾诉你的故事吧。

erweima 扫一扫关注杂家 更多有趣内容

谈心社

深夜谈心 彼此相遇

erweima

扫一扫关注杂家 更多有趣内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