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贝宁,你这次怎么没崩住?

2019-11-04 22:50:02
0

“凡是能做到的就尽力去做吧,至少要报答她万分之一的疼爱。”

本文系网易沸点工作室《谈心社》栏目(公众号:txs163)出品,每天更新。

“对一个人心怀愧疚,而无法弥补的人,总会在和这个人相似的人身上,寻求一些安慰。”

在《出彩中国人》做评委的撒贝宁,遇到了一位78岁还能唱花腔、唱高音的奶奶。

投票环节,他脱口而出:“我给妈妈先投吧。”

其他嘉宾调侃他“怎么称呼都改了”,撒贝宁讲了一段故事。

他的父母都是文艺兵出身,妈妈爱唱歌,退休后还在合唱团唱,家里聚会,也总爱来两嗓子。

他总拦着妈妈:“你别让人笑话了。”

作为孩子,他丝毫没能体会到唱歌对妈妈有多重要,也没能在妈妈还在时,问问她有什么心愿,能不能为她做点什么……


看着这位像极了自己妈妈的老人,一向主持风格稳健的撒贝宁没崩住,红了眼睛:

“如果让我能在这里,帮助一位母亲实现她的心愿,我觉得,这是上天给我一次弥补的机会。”

这世上有太多我们早就习以为常的关怀和爱,只有在失去时,才懂得它的珍贵。

豆瓣9.1分的电影——《世上最美丽的离别》,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1

她的爱,一直被忽视

每个光鲜的家庭背后,都少不了“一地鸡毛”,而处理这些的,通常都是妈妈。

她身兼数职,忙里忙外:

丈夫面前,她是照顾生活起居的妻子,事无巨细。

早上丈夫出门,她要光着脚小跑去门口帮他把鞋子摆正,方便他更换。


整整齐齐的衣柜,挂满了男式衬衣领带,一件自己的衣服都没有。


看似很常见的“男主外女主内”模式,她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丈夫对她不闻不问。

两人走在一起的时候,她喋喋不休,甚至祈求丈夫“倒是说句话啊”。

丈夫的回应只有无尽的沉默。


女主身体不适,想去丈夫就职的医院做个检查。

丈夫冷漠回绝:

“不舒服去其他医院检查一下就好了。”

“去小区医院也行啊。”


两人不欢而散,丈夫摔门离开。

她依然目送着丈夫,还不忘关切一句。


在孩子面前,她是一个啰嗦的女人。

她去女儿工作的地方探望,想跟女儿一起吃个午饭。

跟情人有约的女儿随便想了个借口,就把她打发了回去。


儿子高考一直不如意,复读了三年。

因为压力太大,常常日夜酗酒。

喝到烂醉回到家时,永远都是个子还没他大的女主要把他拖到房间里,收拾烂摊子。


更糟糕的是,家里还有一个老年痴呆的婆婆需要女主照顾。

婆婆虽然什么事也不记得了,身体却还很硬朗,惹麻烦的能力一点也不差。

一下子没看住,就把纸尿裤从裤子里扯了出来,还冲着前来查看的女主发脾气、动手打她:

“你怎么现在才来,你这个坏女人!”

好好地吃着软柿子,突然神志不清,把一盘柿子到处乱砸,往她身上扔。


全家人都不愿意管这个“大麻烦”。

只有被折磨地最惨的女主一心想要好好照顾她,舍不得把她送去疗养院。

在自己的亲弟弟那里,女主又成了一个实时到账的“提款机”。

弟弟沉迷赌马,把弟媳开炸鸡店辛辛苦苦挣得钱全部拿去挥霍一空了,仍然不知悔改。

女主时常去看他,为他贴补家用,弟弟不但不领情,还嫌姐姐给的钱不够多,吐着唾沫把她从家里赶了出去。


女主像个陀螺,永远在围绕着这个家打转,围绕着家人打转。

没有一刻能停下来,考虑一下“自己”。


她和几个高中同学计划去旅行,结果每一次,攒钱交了会费,最终都因为家务事无法成行。

总说要去做身体检查,结果预约好的检查,一拖拖了两三年。

到最后,“迫不得已”去医院检查一次,就被查出了绝症。


她默默付出,默默承受,默默扛起生活的压力,又咽下所有的苦楚。

一天夜里,丈夫向她坦白了她的检查结果——卵巢癌。

她无助过,又很快藏起了自己心里的恐惧:

我一点也不怕,不就是摘除子宫吗,摘掉不就好了,这样我反倒放心了。

就像往常的每一次一样,受罪的是她,关心安慰别人的,还是她。


爸爸问她:不痛吗?

她只说:痛的话,难道你能替我痛吗?

癌细胞扩散到身体每一处,怎么会不痛?

她全都咬牙忍下:悄悄嘱咐女儿,不要告诉儿子自己生病的事,因为不想影响他高考。

操持着所有的家务,喂婆婆吃饭,洗衣、擦地……

全家人,没有一个伸手帮帮她。


她的病越来越严重,门口腌酱菜的坛子开始冒泡,里面的酱菜泛起了白色的霉。

往常,腌制酱菜的总是家里的女主人。

似乎连大酱缸也知道,撑起这个家的人,到底是谁。

2

如果妈妈不在了怎么办?

“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这或许就是人性。

某天晚上,女主突觉不适,趴在马桶边吐了起来。

看到血液一口口涌出,她的脆弱、恐惧和崩溃,终于爆发了出来。

她躺在丈夫怀里大哭,儿女们无助地在旁边抽泣。


可哪怕到了这时候,他们想的还是自己。

女儿承认她的自私,在得知妈妈生病时,她脑子里的第一个想法是:

“如果妈妈不在了,我该怎么生活。”

她没想过妈妈会有多痛,没想过如何让妈妈好起来,只是担心,没了这个“保姆”,自己的生活会一团糟。


爸爸一个人买醉倒在路边时,不停地咒骂自己:

“死的人该是你不是她啊,没有老婆看你又该怎么办?”


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一家人,不得不“从头开始”。

学习自己曾经理所当然地享受的事情,学习“爱妈妈”:

丈夫开始关注她,之前妻子想吃却没带她去吃的披萨饼,他会打包一份给她带回家;

女儿开始学做菜,接手了平时都是由妈妈来做的家务;

儿子哭着许诺,自己这次一定会考上大学,让妈妈开心,只是不知道妈妈是否能等来成绩公布那一天;

之前一直由妈妈负责装修的新房,也交到了爸爸手中,他按妻子的喜好挑选家具,想要给她最美好的回忆……

反倒是妈妈,一点没有“病人”的自觉。

知道自己活不久后,她悄悄地为亲人们谋划着没有她之后的生活:

赶走了一直照顾自己的弟媳,让她好好跟弟弟过下去;

背着所有人,为自己买了一份寿险,受保人是弟弟的名字;


女儿请了长假回来陪她,她催女儿回去工作,怕影响她的工作;


她整理出了家里的所有财产,分成几个部分:

一部分给爸爸,够他过完后半生;

一部分给女儿,在她出嫁的时候送给她;

一部分留下,供儿子结婚。


理智只是伪装,她依然会为自己的无能为力崩溃。

因为心疼婆婆一个人没办法好好生活,她生出了想要带她一起走的念头,最终还是痛哭着放弃……


女儿曾说,想用爱来报答妈妈,但那根本不可能。

子女从来没法报答母亲所给予的,她的爱像永不止息的泉水,而水永远不会逆流。

女主问丈夫,在什么时候会想起她。

他的答案是每一刻:


因为她的爱,早就渗透家人的全部生活:

3

别等到失去,才想起要珍惜

都说成年人最奢侈的3个字,是“来得及”。

“对自己愧疚的人,有机会说声对不起,对自己未能表达爱意的人,有机会表达他们的爱。”

比起毫无预兆的离别,这家人还有机会向母亲道歉,对母亲说“我爱你”。

这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


但这是戏,它有剧本,可以编排,有一个温情的结局,来弥补观众的失落。

现实不会给我们太多弥补的机会。

评论区有网友感叹:

“我们对父母最大的误会,是以为他们会永远陪在我们身边,永远在原地等我们。”


我们总是为了工作、为了赚钱,忽略父母;坚信来日方长,坚信衣锦还乡那天能从容尽孝。

忘记了时间残酷、人生短暂、生命脆弱……

那些曾经忽略的,变成一生的遗憾愧疚,每每想起,就如芒刺在背。

撒贝宁记得,妈妈告诉自己的最后一句话是:“不要感冒了。”

后来,每在节目里喊一声妈妈,心里都像有根刺在扎着。


季羡林先生曾这样记述自己“永久的悔”。

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外出求学,回家的日子屈指可数。

有一次回家,对街的大婶告诉他:“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

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

于是他暗自立誓: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母亲到身边。

天不遂人愿,还没等到大学毕业,母亲就去世了。

他在文章中写:“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

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


那么多的愧悔遗憾,想来足够让我们稍稍清醒。

如果还来得及,有什么想说的就告诉他们吧。

“凡是能做到的就尽力去做吧,至少要报答她万分之一的疼爱。”

失去后的追悔,是这世间最无用的东西之一。

给文章点个在看,人生没有来日方长,愿你我都别留太多悔恨。

谈心社,这里是年轻人谈心的地方。微信搜索“谈心社”关注我们,倾诉你的故事吧。

erweima 扫一扫关注杂家 更多有趣内容

谈心社

深夜谈心 彼此相遇

erweima

扫一扫关注杂家 更多有趣内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