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遗憾,这部窥探人性的国产片,被低估了20年

2019-08-20 16:22:50
0

别等到终于活明白,才发现已经来不及。

本文系网易沸点工作室《谈心社》栏目(公众号:txs163)出品,每天更新。

中国家庭的亲子关系,常常很矛盾。

父母子女明明互相惦记,又总“傲娇”地把爱藏在心里。

这样的相处模式,造成了不少遗憾。

有读者曾给社长留言:“他愧疚自己给得不够,其实是我回应的太少。”


这让社长想起了一部刘烨20年前主演的电影:《那山那人那狗》。

这部故事简单,看眼开头就能大致猜到结尾的电影,在国内上映时票房惨淡。

但豆瓣上,6.4万人打出8.5分高分,同时创下了华语文艺片在日本的最高票房纪录。

朴素的镜头下,许多人最羞于启齿的感情,被它用88分钟讲透了。

1

最“陌生”的亲人

父母和孩子,常常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做了一辈子乡村邮递员的父亲,因为腿脚不便被劝退,儿子接过了他的事业,

家里有一条陪父亲走邮路的狗,叫“老二”。

儿子接班的第一天,狗还不“认”他,不肯带儿子走路。

放心不下的父亲,决定和儿子一起走。


他一大早起来,把已经装好的邮件,又掏了出来,重新整理了一遍。

逢着大事,父亲比儿子起得早

妈妈也放心不下,临行前一个劲儿嘱咐。

又是怕他摔着了,又是怕他饿了、渴了……

儿子一面无奈,一面一句句答应着。


叫妈叫得亲,我酸了

没成想,儿子再简单不过的一句回应,也让父亲有些“吃醋”。

父亲嫉妒孩子只跟妈亲,就像儿子嫉妒那只叫“老二”的狗,只跟爸熟。


跟了一辈子的人,突然换岗了?

这份错位和别扭,其实是从小就有的。

父亲常年行走的一条邮路,走通了山里山外人的联系,却把父子间的距离越拉越远。

儿子刚出生那会儿,父亲跑外县,常常3个月才回一次家。

父子间渐渐疏远,儿子见到父亲就害怕,连一声“爸爸”都叫不出口。


可是哪有孩子不需要陪伴,不想爸爸?儿子管老师叫爸,挨了妈妈的打

长大后,儿子因为父亲总不在家,不能和同龄人一样出去当兵、打工。

为这事,他没少埋怨父亲。

第一次走邮路,儿子心里压力很大。

并非担心路难走,而是担心一路上,和父亲无话可说。


和“陌生人”一起旅行,自动社恐

他没有想到,真正解开所有误会、心结,真正认识父亲,始于这次邮路。

以前儿子总觉得,邮递员是个重要角色,像电影里那样,走到哪都有大群人等着盼着围上来。

结果只能在冷清的屋檐下,“边歇边等”。


父亲总是用最低的姿态,做最细致的工作

本以为,父亲送了一辈子信,落下一身病,怎么也该当个劳模,提个干部。

结果只是“不求名利”地退回家。


再不爱听的话,父亲也给自己找好台阶下

儿子为父亲“抱不平”:“也没人给你写封表扬信。”

父亲看得开:“不能自己喊苦”。


很少顾自己的父亲,却总把别人的事放在心尖儿上。

五婆住在山里,眼睛看不见了。

父亲不光送信,还负责念信,传达孙子对奶奶的挂念。


说了多少遍的套话,奶奶还是盼着

可事实上,他念的信都是假的,那孩子自从走出大山,谋取功名,就再也没半点音信。

只有信里夹着的钱是真的——父亲掏自己的腰包帮衬老人家的。


有事就找邮递员

沉默寡言的父亲,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展现着他的细心、善良、慈爱。

他会嘱咐儿子,自己总结多年的“独门秘方”:

谁和谁不和、谁家主人是残疾人……送这些人的信,都要注意方式……


父亲看上去对儿子满是嫌弃,实际上走到哪、遇到谁,张口就是:“这是我儿子。”


一句我儿子,是为人父母的最高荣耀

父亲深知邮路难走,于是嘱咐这个、提醒那个。

不容置疑的语气、近乎“命令式”的口吻,其实都藏着对儿子的关心。


这些都是前车之鉴,可得往心里去

2

背得动父亲,你就长大了

一条邮路,父亲走了一辈子,走到人都老了。

头一回带儿子上路,遇见山里的孩子,居然被叫差了辈分。


他意思我是你爷爷?我有那么老吗?

可父亲的苍老,从来不是没有原因的。

在这样一条路上,他太老实、太敬业,或者说,太拗了。

儿子责怪父亲处事不变通,不会搭个便车,给自己省省力气;

父亲却认死理儿,邮路就是邮路,要用自己的脚走才踏实。

哪能为省力气赔笑脸、占人便宜?


后来,儿子发现邮路真的难,真的险。

有时,好路被雨冲垮了,坏路也得硬着头皮走。

凭体力吃饭,拼运气活命。


一个不小心,就可能连石头带人滚下山

不仅要跋山,还得涉水。

父亲像个带新兵的教练员,无时无刻不在发号施令:

“邮包要顶在头上才安全,还能保持平衡”;

“能游江,不一定能过好溪,你肩上背的可不是自家的米袋子!”

儿子担心父亲的腿,想要背着他过河:“有我在你就不用下水了,享受一回吧。”

父亲转头开始跟狗说话:

这是父子俩多年来第一次肢体接触。

也是儿子第一次意识到,父亲真的老了。

儿子的强硬心气儿,就这样软下来,变成了从顺和妥协。


老大背父亲,老二自己游

小时候,儿子总觉得爸爸特别高大,轻轻松松就把自己扛在肩头,那时他想过,自己什么时候才能背得动父亲。

结果小学没毕业,他的个子就比父亲高了。

而父亲,早已被邮包压弯了腰,被河水浸坏了腿。

村里老人说,背得动爹,儿子就长成了。

趴在儿子背上的父亲,忍了又忍,还是湿了眼眶。


即便在你背后,也要忍着眼泪

过了河,两人不约而同地回避着刚才的感情。

一个说:“你还没这邮包重呢。”

一个接:“你看老二跑得多欢,一跑它就暖和了。”


看似毫无关联的对话里,隐藏着彼此深沉的爱

儿子确实长大了,背得起邮包,担得起父亲的重量,也懂了父亲藏在心里的爱。

一阵风吹跑了一封信,父亲拼命去追,跑得比谁都快。


像追一张头奖彩票一样,追一封大山里的信

回过头儿子却只夸狗:“刚才多亏了你!”


父亲很少明着夸儿子,儿子也不好意思夸父亲

亲自走一遭父亲走过的路,儿子渐渐认识一个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的父亲。

不知酝酿了多久,他终于在不经意间,叫了一声“爸”。


你叫我爸,我差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父亲一时没反应过来,下意识问了句:“你说什么?”

儿子便又重复了一遍:“爸!”

父亲没有回应,却美滋滋地跟狗分享喜悦:“老二,听见了吗?他喊我爸呢……”


第一时间跟狗分享拥有父名的喜悦

“老二”,成了父子交流的“中转站”。

大家心照不宣地藏起柔情,无声沉默,却胜过千言万语。

3

那些从不宣之于口的,也是爱

村里的酒席上,儿子和侗族姑娘一起唱歌跳舞。

父亲看出了两个年轻人的心思。


都是过来人,爱是藏不住的

他问儿子,是不是喜欢她。

儿子想了想,说自己不想娶一个山里姑娘,因为他不舍得她也像母亲一样,一边等待丈夫,一边想念故乡。


我不想她跟妈一样,离开了大山,一辈子想家

中国人的感情,向来克制含蓄。

爱情是,亲情也是。

似乎总要发生些什么特别的事,才有契机把瞒下来的“心声”一件件挑明。

要不是一起跋山涉水,父亲不会知道儿子脖子上有道疤,是15岁那年,干农活时弄伤的。

儿子不想父亲担心,不让妈妈告诉他。


孩子长大的标志之一,就是学会报喜不报忧

儿子也不会知道,父亲曾在邮路上出过意外,从山上滚下去过。

父亲生怕儿子听到了会生气,小声解释:“是为了帮别人做点事,耽搁了行程,赶夜路时没看好路。”

哪怕这样,父亲也没责怪迁怒谁,还觉得自己给全村老少添了麻烦。


“快别广播我的黑历史啦,回头儿子该生气啦”

走了一辈子邮路的父亲是单纯的,回归柴米油盐、人情世故,他反而显得生疏。

儿子渐渐成为主导,学会向父亲发话了:

回家第一件事要去拜访谁、感谢谁,人情往来不能忽略了。

也开始嘱咐老人注意身体,心疼心疼自己的老腿,别再下水,说完,还非得要父亲孩子似的“答应一声”。


像大人从前教育孩子一样,不能只出耳朵不出声

家里的事,也被儿子安排得明白,妈一到冬天就咳嗽,不肯治:“你县里熟,就带她到县里检查检查”。

不经意间,好像他成了父亲,父亲成了孩子。

这样的时刻,让父亲觉得儿子真的长大了。

夜晚,睡熟的儿子依偎着父亲,父子俩缺失的时光一点点被补回来。


含蓄的小动作,就是最直接的示爱了

父亲躺在儿子身边,想起这十几年,儿子如何一点点长高、长大,笑着笑着就哭了。


父亲的泪,只有等儿子假装睡着才能流

意料之外的是,乡村邮递员这份苦差事,竟然是父亲苦求支局长,给儿子“求来的”。

母亲心疼地埋怨责怪,父亲的回答淡然平静:

“不交给他我又能交给谁?交给别人我也不放心啊。”


最深的爱,莫过于信任

爱与信任,是儿子一路最想要赢得的礼物。

其实,父亲早就给了他。

4

别让迟到的理解,成为最痛的领悟

说误解也好,说隔阂也罢,谁的青春没有跟父母发生点冲突?

只是,有的冲突会被时间冲淡,有的伤疤却永远不会愈合。

小S在节目中讲述,自己恨过父亲:“那个酗酒家暴的男人让全家吃尽苦头。”

可是当父亲成功戒酒,恢复正常,她对父亲的恨意瞬间就消失了。


毕竟,自己以前也是欠揍的小孩 / 综艺《我们是真正的朋友》

2012年,小S的父亲病逝,曾经的“恨”在写给父亲的歌《欠揍的你》中,变成了另一番模样:

“我好恨你,突然离去。”

“父母和子女如何和解”,这是无数家庭都面临的难题,幸运的是,时间常常是最好的“解药”。

不幸的是,我们还能把握的的时间并不多。

作家麦家,少年叛逆时,没少挨父亲的打。

他17年不肯跟父亲说话,拒绝喊爸爸。

但当他自己成为父亲,他才明白:

“陪伴儿子,就像陪伴一头老虎一样,你得小心翼翼。”


如果当时能换位思考,一切或许不算太迟 /《朗读者》

几年后父亲去世,麦家在《致父信》里说出懊悔和遗憾:

“我还从没有在您悲伤的时候安慰过您,没有在您卧床不起时像您曾经抱过我一样抱过您,没有为您洗过一次脚,没有为您剪过一回指甲……

没有,没有,我没有为您做的事太多!”

我们总在别人的故事里,体会到“父母子女和解”那一刻的感动。

道理说得再好,一旦回到现实,常常还是找不到时机和勇气,把话说开。

习惯了含蓄克制,习惯了去等一个“水到渠成”,如果等不来,就干脆一辈子藏着感情、遗憾,甚至悔恨。

与父亲多年互不理解的李宗盛,在父亲去世后,唱了一首《新写的旧歌》,想要“和逝去的父亲讲和”:

当徒劳人世纠葛兑现成风霜皱褶

爸 我想你了

到临老 才想到要反省父子关系

说真的 其实在回答自己

敷衍了半生的命题

他说这首歌早该写了,他埋怨自己曾经太傻,也遗憾如今已来不及……

不是每一段父母子女关系,都能幸运地找到修复的契机。

如果没法从一开始就充满温情,不妨自己去创造和解的机会。

毕竟,人生唯一可以确定的事,就是我们终有一天都会离开。

别等到终于活明白,才发现已经来不及。

谈心社,这里是年轻人谈心的地方。微信搜索“谈心社”关注我们,倾诉你的故事吧。

erweima 扫一扫关注杂家 更多有趣内容

谈心社

深夜谈心 彼此相遇

erweima

扫一扫关注杂家 更多有趣内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