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 正文

学英语到底有没有用?王思聪与网友"掐架"引热议

0
分享至

(原标题:王思聪掐架上热搜:没出过国,学英语是“废物技能”?)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3月19日电3月18日,一场关于“学英语”的辩论登上了热搜第一,起因是一位网友发表了这样一条微博:

“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英语都是一件废物技能。浪费了我们无数人力财力,牺牲了孩子们宝贵的童年。

为英语呐喊的人,无非是那些行业从业者,和一部分思想上自我矮化的奴隶。说什么外文资料,维基百科,解决这个问题只要搞一支专业翻译团队就搞定了,哪用得着全民傻乎乎的学英语?我觉得这才叫减负。”

此话一出,立即引发争议。王思聪随后发了一条微博“回怼”:

来源:微博截图

王思聪认为,尽管出国可以用翻译软件,但这些软件并不能翻译出文化。

这名网友回应称,语言是文化的基础,语言西化思维就西化,追赶时期学习可以,取而代之的时候,就必须改变。

但可惜的是,这场原本还有探讨空间的争论最后演变成了一场“出没出过国”的人身攻击。

没出过国,学英语还重要吗?

这场争论背后,更多的网友开始反思:

我们从小学到大的英语,到底有没有用?

中国人学英语的历史由来已久。

2001年,教育部发布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决定把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作为21世纪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来源:教育部网站

《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中这样写道: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使外语,特别是英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与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是对21世纪公民的基本要求。

同年,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规定“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起始年级一般为三年级”,“初中阶段开设外语课程的语种,可在英语、日语、俄语等语种中任选一种。外国语学校或其他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设第二外语。”

来源:《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规定,高中“外语包括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学校自主选择第一外语语种。鼓励学校创造条件开设第二外语,努力满足学生差异化外语学习需要”。

因此,学英语也成为国人从小到大的必修科目,和语文、数学拥有同样的重量级分数。很多小朋友从幼儿园甚至早教就开始接受英语的培训。

来源:网站截图

但另一方面,因为英语课不易学,而且学了十几年,很多人依然不具备和外籍人士沟通的能力,工作之后也少有机会用到英语。所以,“英语无用论”的说法也很常见。

有网友反映,英语曾经是自己高考路上的“绊脚石”,除了高考,已经有30多年历史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让大学生们无比头痛。

来源:微博截图

2017年,全国人大代表李光宇提出“建议高考取消英语科目”的建议,并提议把中小学生的英语必修课改为选修课,引发了全民热议:

他说:“如果按照每天8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来计算,在一个孩子最美好的10年时光里,竟然将近五分之一(18.13%)的时间都花在了英语学习上,使学生感到负担沉重。”

2017年,全国人大代表李光宇提出“建议高考取消英语科目”的建议。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俞敏洪表示,学习英语已经不再纯粹由国家决定了,这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然需求。“我觉得取消英语考试这个建议有点仓促,甚至比较鲁莽。”

不仅仅是国内,这个难题在其他国家也出现过。2018年年初,韩国教育部决定自18年3月起,所有公立小学将停止为一、二年级学生开设课外英语辅导课,幼儿园也将全部禁止开设英语课,但遭到家长们的强烈反对。

来源:网站截图

3月19日上午,与王思聪争辩的这位网友再发微博:

我并没有反对学英语,我反对全民苦学英语。英语专业词汇太多,专业领域还是工具不离手,还得翻译,精通英语很难。

网友观点PK:你怎么看?

在这场争论中,有不少人表示可以理解这位网友的看法。

他们认为,尽管英语从小学到大,但工作以后,用到英语的机会并不多,多数人如果在不出国的状态下,英语水平都有所退化:

“举个例子,从小到大我各门功课成绩都很好,所以直到大学我都是班里的英语课代表,但是现在我的英文水平怕是顶多初中水平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他觉得大部分人学英语没啥用是可以理解的。”

来源:微博截图

还有很多人表示,理解归理解,但这种想法本身并不正确。

“在英语作为语言类的基础学科,从过去来看,对我国改革开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基础作用。从就业角度来说,同一门学科毕业,其中一人如果英语精通,获得的进步和薪酬,都是显而可见的。”随着中国企业和公民不断“走出去”,掌握英语等一门或几门外语可以增加出国就业的机会。

来源:微博截图

而且,语言并非只是一门技术,也是一种思维方式的体现。通过语言可以在不同文化碰撞中产生多样化的思考、开阔视野。不管出不出国,学英语都是很有必要的。

来源:微博截图

还有人说,按他这种说法,我们长大了不做数学家、物理学家,是不是学数学也没用呢?该学的时候,必须得学!

来源:微博截图

所以,你认为,学英语真的有用吗?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价格暴跌90%,工厂大量倒闭,曾经的“贵族符号”如今怎么了?

价格暴跌90%,工厂大量倒闭,曾经的“贵族符号”如今怎么了?

阿握聊事
2025-02-18 11:14:01
出卖肉体,还是出卖灵魂?

出卖肉体,还是出卖灵魂?

梳子姐
2025-03-22 11:26:52
为啥急诊医生不慌不忙?网友:如果你病情急,医生会比你更急

为啥急诊医生不慌不忙?网友:如果你病情急,医生会比你更急

解读热点事件
2025-02-14 00:05:06
马云又一次预言成真?不出意外,2025年房地产将迎来一个转变

马云又一次预言成真?不出意外,2025年房地产将迎来一个转变

巢客HOME
2025-04-10 09:30:03
男人最无声的炫富是什么?网‬友:这是人世间最了不起的炫富!

男人最无声的炫富是什么?网‬友:这是人世间最了不起的炫富!

美好客栈大掌柜
2025-04-03 00:15:06
新Apple Watch太猛了,这次要大变样!

新Apple Watch太猛了,这次要大变样!

搞机小帝
2025-04-13 06:03:27
很“镇宅”的3种植物,为家带来平安和好运,再穷也要养1盆!

很“镇宅”的3种植物,为家带来平安和好运,再穷也要养1盆!

平祥生活日志
2025-04-09 08:03:29
陈晓回乡教艺考:从顶流到素人老师,他在合肥掀起逆袭风暴

陈晓回乡教艺考:从顶流到素人老师,他在合肥掀起逆袭风暴

爱下厨的阿椅
2025-04-12 22:00:34
向鹏事件发酵,国际乒联紧急出手,我们终于能对"黄牌裁判"说不了

向鹏事件发酵,国际乒联紧急出手,我们终于能对"黄牌裁判"说不了

小彭聊社会
2025-04-12 01:01:46
国产替代预期最强的半导体双子星,有望成为下一个北方华创

国产替代预期最强的半导体双子星,有望成为下一个北方华创

小李论事
2025-04-12 16:25:49
全红婵抵达加拿大!刚落地就买1.7万加拿大鹅,零下八度穿洞洞鞋

全红婵抵达加拿大!刚落地就买1.7万加拿大鹅,零下八度穿洞洞鞋

小椰的奶奶
2025-04-11 11:14:46
共和国的长子,一年多被提拔中管干部达七人

共和国的长子,一年多被提拔中管干部达七人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4-12 12:44:19
“出口转内销”并非权宜之计,而是一片新蓝海 | 新京报快评

“出口转内销”并非权宜之计,而是一片新蓝海 | 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评论
2025-04-12 18:29:32
“伟哥”居然有4种,男人吃哪款更“坚挺”?很多人可能都挑错了

“伟哥”居然有4种,男人吃哪款更“坚挺”?很多人可能都挑错了

番茄健康
2024-10-16 18:56:07
夫妻最不合的属相,在一起争吵不断,互相不顺眼

夫妻最不合的属相,在一起争吵不断,互相不顺眼

顾一宸
2025-04-11 21:58:59
华南师范大学连夜通报:成立调查组第一时间启动调查

华南师范大学连夜通报:成立调查组第一时间启动调查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4-11 07:31:53
打蛇打七寸!中国从巴西大规模进口大豆,特朗普的计划失算了

打蛇打七寸!中国从巴西大规模进口大豆,特朗普的计划失算了

坠入二次元的海洋
2025-04-12 13:10:44
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如果想扼杀中国大陆,中国大陆真的无能为力

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如果想扼杀中国大陆,中国大陆真的无能为力

小彭谈历史
2025-03-14 00:00:32
为什么有些人“老年斑”密布,有的却干干净净?中医:这处都快“堵”死了!

为什么有些人“老年斑”密布,有的却干干净净?中医:这处都快“堵”死了!

今日养生之道
2025-03-31 07:26:45
2场7-5!中国斯诺克双星冲决胜轮,2大排名赛冠军告急,名将10-1

2场7-5!中国斯诺克双星冲决胜轮,2大排名赛冠军告急,名将10-1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5-04-13 03:37:04
2025-04-13 06:55:00

头条要闻

央视网发声:特朗普政府已图穷匕见 中国放弃幻想

体育要闻

复仇之战,还是最后一舞?

娱乐要闻

25岁女歌手突然离世,和大S死因相似

财经要闻

造假累计数百亿 揭秘东旭集团造假手法

科技要闻

大变化!美国免除部分“对等关税”

汽车要闻

审美和深层次豪华 阿维塔06都办到了

态度原创

亲子
手机
家居
艺术
房产

亲子要闻

妹妹犯错被爸爸凶,立马跑去找哥哥告状

手机要闻

李杰总结一加13T手机爆料信息,本月发售

家居要闻

浪漫与优雅 不被定义的现代法式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房产要闻

信号!社保、个税都不用了!海南又有安居房政策大放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