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与大叔20年私密信件曝光:朋友能爱你不完美

2018-10-08 12:00:28
0

在这个荒诞的世界,幸亏有朋友在我们身边,一起抵挡生活的艰难、守候彼此的孤独。

本文系网易沸点工作室《谈心社》栏目(公众号:txs163)出品,每天更新。

听过很多人感慨:“人越大,朋友越少。”

如今,每个人的手机通讯录、微信好友列表,都静静躺着越来越多的联系人。

受委屈了、想发牢骚了,把列表从A翻到Z,最后却往往一句话也没发出去。只因害怕没人倾听或被说矫情。

而在年少时,我们或许都有过一两个无话不聊的朋友,给予过彼此最温暖的慰藉。

最好的友情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澳大利亚动画《玛丽和马克思》,给出了它的答案。

影片讲述了两个跨国笔友间长达二十年、直到生命尽头的友情,情谊之笃甚至超越亲情和爱情。

在豆瓣,25万网友为这部电影打出8.9分的高评分,其中,超过一半人打了满分。

有人说,这部电影帮我们定义了朋友最好的模样——TA与你无话不谈,并无条件包容你的缺点和脆弱。


1

“丑女孩”与“死肥宅”

跨越南北半球的通信

8岁的女孩玛丽,和家人住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一个小镇。

小玛丽自觉是个“丑小鸭”,她额头上土黄色的胎记,常常引起别人的嘲笑、戏弄,这令她深感自卑,渐渐变得敏感、孤独。


图片来源:电影《玛丽和马克思》

她唯一的朋友是动画片《阿诺一家》的木偶。此外,她还有一只宠物大公鸡。

拥有可以一起玩耍的朋友,是她最大的愿望。

有一天,妈妈告诉玛丽,她的出生不过是个“意外”。

玛丽不明白妈妈的话,跑去问爷爷,爷爷说不是“意外”,婴儿其实是在啤酒杯里长出来的。


图片来源:电影《玛丽和马克思》(下同)

玛丽心想:美国婴儿也是在啤酒杯里长出来的吗?美国人喜欢可乐,难道婴儿是可乐罐里长出来的?

她突发奇想:为什么不写信给一个美国人,问问他美国婴儿哪里来的?

于是,在电话簿上,她随机选了一个名字作为收信人:马克思。

马克思是个44岁的犹太男人,住在纽约,用现在的标准来看,他是个十足的死肥宅。

他不喜欢人群、亮光、噪音、臭味,出门就塞上鼻子、耳朵,以保持冷静。

他觉得纽约太吵太乱,宁愿想住在安静的地方,比如月球。

马克思患有亚斯伯格综合症(自闭症的一种),具体病症有:过于敏感、容易焦虑,还笨手笨脚;无法解读别人脸上的表情,也很难表达自己的情绪;觉得世界混乱,让人困惑。

比如,对“Please take a seat”(请坐),他的理解是“请拿个座位”。


借着给玛丽写信,马克思第一次跟外人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也是第一次借叙述进行内在的自我分析。

两人第一次书信来往,就让他们在彼此身上找到了共鸣。

太巧了,他俩都没什么朋友,都幻想有一个亲密朋友;都喜欢看动画片《阿诺一家》,因为里面的角色有很多伙伴;同样喜欢巧克力、甜炼乳。

他们还互相分享巧克力、蛋糕等美食,交换最新照片,交流晚餐吃什么,分享不会向他人倾吐的秘密。

当玛丽被同学霸凌,她写信向马克思求助。

马克思为她出谋划策,并鼓励她:“笑不起来也没关系,我的嘴巴也很少笑,但并不意味着我的脑子不笑。”


马克思向玛丽讨教减肥的好方法,玛丽回道:当天周几就吃什么食物,如周一只吃字母“M”开头的食物,比如milkshakes(奶昔)、marshmallows(棉花糖)等。

每次收到马克思的信,玛丽都会躲在被窝,拿着手电筒读信,她像品酒般细读每一个单词。

这一刻的狂喜,无以言表。


一个可交心的笔友,无异于孤独苦闷生活里悄然打开的一扇窗。

2

“若你喜欢怪人,其实我很美”

“友谊最高的境界,是守护彼此的孤独。”

一开始,马克思并未向玛丽坦露自己患有自闭症。

每当玛丽的信中出现“有没有恋爱经历”“有没有被嘲笑的经历”这样的问题,都会让马克思陷入极度焦虑。


因为这些问题,让他想起一些不愉快的经历。

比如,他小时候曾被乌鸦袭击,导致后来他不得不戴着顶上画着眼睛的头盔出门,走在路上,总是会遭人嘲笑。


马克思为避免焦虑症发作,一度想中止与玛丽的书信往来。

但唯有玛丽能够发现,马克思其实有着一颗童稚、善良的心。

他会用科学家的名字给蜗牛取名,比如称它们爱因斯坦、霍金;野猫的一只眼被熊孩子用气枪打瞎了,他救下这只猫,并收养了它,即便它有口臭。

他还热衷于自己发明食谱,比如把巧克力夹在面包里做成“巧克力热狗”,又发明出罐装意面汉堡。


看似是个“怪咖”,其实在看待世界方面他很有自己的坚持和原则。

他觉得世界难以理解,搞不懂为什么别人觉得他奇怪,而其他人是正常的。

他更不懂人类的某些行为逻辑——印度很多孩子饥肠辘辘,身边很多人却浪费粮食;人类需要氧气,却大肆砍伐雨林;公车永远晚点,却还要设计时间表。

马克思曾在一周内捡了128个烟头,这是他的一个特殊习惯。因为他看不惯地面有垃圾出现。

虽然马克思知道别人不理解自己,但他一点不想给别人制造困扰。

“别人总是让我觉得很迷惑,但我尽量不让他们困扰我。”


纵然玛丽和马克思都有点内向孤僻,都不完美,但通过来来往往的信件交流,他们互相滋养着对方,为对方输送着力量,两人间的友谊越来越牢固。

玛丽甚至打算努力干活,好攒钱去美国见一见马克思。

“我发现人类很有趣,但我无法理解他们。但我想我会理解、信任你。”马克思在信中这样告诉玛丽。

3

因为是朋友

所以包容你所有的缺陷

再好的朋友,也会有误解、争执,玛丽和马克思也是。

当马克思明白“真正的友谊是用心感受的,不是双眼看到的”,他不再隐藏自己的“不完美”。

他决定向玛丽披露真实的自己,包括缺点、脆弱面,以及自己对所谓“缺陷”的看法。


他跟她坦承,每次收到信,就会遭受焦虑症的折磨,因为自己患有亚斯伯格综合症。

但他不喜欢医生说他“有缺陷”:“我不觉得自己有病,或需要治疗。我喜欢当个亚斯派。”

后来,马克思学会“小心翼翼读信法”,一旦紧张就停下,吃药缓解。读完,他会把每页信都熨平、装裱,保存在固定地方。


此时,两人的通信,已经持续了十年。

玛丽考上了大学,为进一步懂得自己的朋友,她选择了精神病学专业,立志研究出根治亚斯伯格综合症的方法。


然而,接下来的一场风波,却差点毁掉两人的友情。

玛丽写了一篇研究亚斯伯格综合症的论文,将马克思作为个案分析,成果出来后震惊了学术界,之后,论文被印成了书《解析亚斯伯格症》。

玛丽将书寄给了马克思。

他看到后,一股夹杂着背叛、受伤的情绪涌上心头:唯一的朋友竟也把自己当成“有缺陷”的病人。


读到马克思满是愤怒的来信后,玛丽亲自搅碎了自己的著作及学术前途,从此陷入压抑、自厌的泥潭,一蹶不振。

她整日整日的酗酒、暴饮暴食,每天都在等马克思的信,可等到的只有失望。

长久的不联系,也渐渐令马克思倍感孤独。

他最终选择原谅玛丽。

在信里,马克思这样写道:“你有缺陷,我也有……我小时候想成为任何人,除了我自己。

我们无法选择自身的缺点,他们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只能接纳。可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朋友。我很高兴我选择了你。

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你是我唯一的朋友。


一年后,玛丽带着自己孩子,终于有机会来到美国见马克思。

结果令人意外,她看见马克思仰面躺在椅子上,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

就差一天,两位持续二十年情谊的笔友就能见上一面。

她静静坐到马克思身旁,抬头瞥见镜子上自己的照片,自己曾给马克思的礼物,还有天花板上贴得整整齐齐的她写给他的信。


她的眼泪止不住地滚落着。


很多网友表示,这一幕也让自己看哭了。

玛丽和马克思间超越了年龄、性别、国族,持续二十年的真挚友谊,感人至深,让这部电影受到数十万观众的喜爱。

此外,影片打动人心的还有主角身上特别真实、有魅力的人格特质:

玛丽在接连遭遇霸凌、亲人离世、爱人背叛后,身上仍留存着纯粹、善良、勇敢的品性;

马克思即便被认为“有缺陷”“弱智”,是“失败者”,却有着孩童般纯净的心性,也有自己的热爱、坚持、愿望,他只是看待世界的逻辑与普通人不一样。

所以说,《玛丽和马克思》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友情最好的样子,也在呼唤着成人身上丢失了的纯真。

这样的笔友故事,在现实中也曾真实发生过。

2018年世界杯期间,一位俄罗斯老人柳霞委托中国记者帮她寻找一个人——曾经的中国笔友段春秀,她想知道笔友过得好不好。


柳霞奶奶展示笔友56年前寄来的书信/ 北京青年报

1962年,她和段春秀在中学时期建立了笔友关系。后由于中苏关系微妙,两人被迫中断联系。

年轻时搬家数次,柳霞却将段春秀寄给她的信件和纪念品,十分完好地保留至今。

56年后,柳霞和段春秀终于再次联系上,通过视频“见面”了。

一句“段春秀,您好”刚一出口,柳霞开始擦拭眼泪。

最后,她们彼此交换了电子邮箱,希望续写往日笔友情谊。


段春秀(左)与“柳霞”视频通话 / 北京青年报

青春时,我们靠一纸信笺互诉衷肠,如今已是古稀之年,但我仍然记得你,并想与你再续“笔缘”。

虽然不能见面,却都愿为彼此守着约:你终于来信,我惊喜读信,再用心回信,一对对笔友来来往往间写就了无网络时代的传说。

信封的重量、信纸的温度,还有那种真真切切的跨越时空的交流氛围,真的久违了。

社长记得,导演贾樟柯曾说:只有在老友前,我才可以是一个弱者。他们担心我的生活,我与他们有关。

真正的朋友在乎的不是你兜里有多少钱,手里有多大权,事业成功与否,而是你最近生活得开不开心,如不如意。

在这个荒诞的世界,幸亏有朋友在我们身边,一起抵挡生活的艰难、守候彼此的孤独。

正像《玛丽和马克思》片尾字幕所说的——“感谢上帝,我们得以选择朋友。”

给文章点个赞吧,曾经的朋友,好久不联系,你还好吗?

谈心社,这是20多岁年轻人谈心的地方。微信搜索“谈心社”关注我们,倾诉你的故事吧。

erweima 扫一扫关注杂家 更多有趣内容

谈心社

深夜谈心 彼此相遇

erweima

扫一扫关注杂家 更多有趣内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