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普作家方舟子揭露“打工皇帝”唐骏撒谎造假,指称唐骏的博士学历源自一个不被美国教育部门承认的西太平洋大学,而非唐骏在初版自传《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中自称的“加州理工学院计算机博士”。此外,唐骏自称的几项专利和创业经历也被指证为假。
在唐骏事件越闹越大之际,数十名学者就清华教授汪晖《反抗绝望》一书涉嫌剽窃一事,在《中国青年报》发表公开信,建议汪晖当年读博士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位委员会应该立即启动调查程序,组织独立的调查委员会,通过调查、听证,以鉴定汪晖的论文是否存在抄袭。
两件事都指向诚信或学术诚信,只不过,唐骏的社会知名度比汪晖高,他头顶“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中国打工皇帝”等光环,是青年人崇拜的偶像,关注度大,而汪晖虽然是学术、知识界类似“皇帝”的领袖级人物,《读书》杂志的前主编,其知名度更多地局限于学术界;唐骏的学历造假更容易辨识,汪晖的抄袭问题不那么容易鉴定;唐骏对质疑进行了回应,而汪晖对相关批评迄今没有任何回应。
相对于唐骏的回应,甚至扬言要将方舟子告上法庭,汪晖的态度令人遗憾。真相只有一个,我们欢迎被质疑者站出来辩护,在辩论中让真相水落石出。站出来回应不只是给公众一个说法,也是给自己一个说法。
有趣的是,无论是对唐骏事件还是汪晖事件,从发生的那一刻起,舆论便分野成两个截然相反的阵营,反对者自不必说,支持者认为“英雄不问出处”,唐骏学历造不造假不重要,能力才是主要的;汪晖引文不规范不同于剽窃,不宜对其穷追猛打,甚至怀疑反对者的动机。
我们可以说这正印证了我们处在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事物的观念和看法,但是无论价值如何多元,有一些基本的价值是不容翻覆的,比如做人做事最基本的诚实、良心、道德等等。倘若最基本的底线可以随意击破,被击破之后还得到莫大的宽容,只能说,这是社会价值失序了,扭曲了,癌变了,接踵而至的将是什么伤害?
每个人都在看“皇帝的新装”,却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做那个道破真相的孩子,很多人只做与自己直接或间接的利益相关的事。具体到唐骏事件,大家都在关注唐骏的文凭,只是,在“文凭决定论”盛行的社会,太多渴望迈入成功而又被学历拒之门外的支持者眼里,唐骏没有文凭或是只拿了个“野鸡大学”的文凭而成为“打工皇帝”,成为可以复制的成功,在他们眼里就是一个打倒文凭神话的英雄,至于唐骏的道德问题跟他们缺少利益关系而被忽略掉。
这当然会让造假、抄袭的成本不仅很低,而且还可能额外受益,如果只是盯着学历本身,而不是盯着造假,唐骏反而会赢得更多的忠实拥趸。而对于汪晖“抄袭”,离公众的利益如此之远,公众连关注的兴趣可能都不会有。这并非一两个特例,看看曾经被法院判定为抄袭的郭敬明,不仅得到王蒙等名家的热捧,更得到忠实粉丝的坚顶,抄袭事件不仅对郭毫发无损,还越发吃香叫座。唐骏之后,还会有赵骏……这正像唐骏所说,”我的成功可以复制“,如何复制?不过是将基本的价值踩得越烂越成功,那个时候,别人看到的是你头上的光环,而不是你脚上沾满的肮脏,对你的光环大加赞美,而不会唾弃你脚上的肮脏。
我当然不会轻易相信所有支持者都是道德虚无主义者,也不相信唐骏、汪晖是道德虚无主义者,我们需要的无非是一个人对自己对他人的诚实,而不是用成功的东西来掩盖这些。唐骏确实是个成功者,但再成功也比不上比尔·盖茨,比尔·盖茨从来不掩盖自己退学的事实,相反增加了他的传奇色彩。汪晖确实是一个大腕级的人物,但像巴金那样,晚年揭自己的伤疤,竟丝毫也没有影响他的大师名号。我想,这两人都是极聪明的人,什么坎都跨过了,独独自己这个坎跨不过去,这也算是人性之弱点罢。
诚实一点天不会塌下来,一个有缺点的人才更可信也更可靠,现在也不是一个将一个有道德污点的人打翻在地,再踏上一脚的时代,公众也无非想看到真实的你们,造与不造,抄与不抄,不否认事实就完了,公众并非不能原谅,新闻的热点很快就会从你们身上跳过,除非是自己刻意的炒作。
(来源:长江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