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旅游局综合协调司副司长高舜礼说,我国将启动国民休闲计划,包括江苏、广东、浙江和山东等地将先行试点。国民休闲计划方案何时出台,是不是要赶在今年五一前,国家也正在考虑。参与《国民旅游休闲计划纲要》制定研究的中国旅游研究院政策与发展战略研究所宋子千博士说,广东提出的弹性带薪休假,鼓励居民把带薪休假的时间,跟“五一”法定假日连在一起,形成一个事实上的黄金周。(详见本报今日A20版)
休闲是一种积极的休息,它对忙碌的生活而言是艰苦跋涉中的小憩,对繁重的工作来说则是有效的“充电”。公民依法享有的休息权,总是与其依法保障的劳动权利相辅相成,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这些先行试点此项国民休闲计划地区的民众,真令人羡慕不已。比如说广东,启动国民旅游休闲计划的一大亮点,就是鼓励员工在五一前后带薪休假,连同小黄金周形成事实上的五一长假。瞧瞧,从全国两会上的代表委员到普通民众还在为是否恢复五一长假而激烈交锋的时候,人家经济发达地区的人们,将要先行一步恢复五一黄金周了。
然而,此项国民休闲计划所涵盖的地区毕竟是少数,其他未包括在内的地区,比如说笔者所在的甘肃省,有此心愿的民众大概就只有艳羡的份儿了。这就引发出一个疑问,自去年开始取消五一长假之后,假日改革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小长假”,再算上从去年开始实行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表面看来民众所享有的休假时日不可谓不多,休息权利的保障得到了极大的推进,但为什么人们总是“贪心”不足呢?事实的根源恐怕还在于关乎民众权益保障的休假制度并没有落实到位。
因此,而今人们一呼百应强烈要求恢复五一长假。人民网曾就是否恢复五一长假发起单项调查,数据结果显示88.9%的网民对此表示赞成,实乃民众基于现实的考量而对维护自身休假权利慎重权衡的再度无奈选择。既然靠老板依法来保障劳动者休假权利是靠不住的,那就寄希望于恢复五一长假这种制度再调整,以国家强制力来规制用人单位落实劳动者的合法权利好了。民众所要求的这种休假制度的变革,是不能简单用“朝令夕改”来形容的,毕竟权利的实现本身,就是一个在实践中反复博弈并完善的过程。对五一长假的存废来说,怪也只能怪当初一帮所谓的专家、学者言之凿凿地论证说什么五一黄金周所形成的假日经济意义有限啦,长假给公共服务、公共设施特别是交通造成极大压力啦,等等,愣是搅黄了咱百姓的好事,可谓是成事不足而败事有余。
旨在拉动国内旅游市场而试点的国民休闲计划在全球性金融危机肆虐的情势下,对扭转国内经济颓势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对普通民众而言,此举则更具保障其正当休假权利的特殊意义。因此,如果带薪休假制度不能使所有民众从中受益,那么扩大国民休闲计划的试点范围,不失为维护公众正当权利的另一可取渠道。进一步说,让这些试点地区错落有致地调度好集中休假的时段如五一、端午等,可说是利国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