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政治风波中心的北京大学,生于改良的尝试,处在南国风气前沿的中山大学,被赋予革命的初衷。1924年的10个月内,黄埔军校与广东大学(1926年改名为中山大学)相继成立,一武一文,成为孙中山以及革命党人改造中国的两手武器。于是从此以后,中国多了一批“读书不忘革命,革命不忘读书”的年轻人。虽说起步于上一个世纪之交的中国大学,整体上都生于家国剧变的忧患,求解现实的严峻,具有浓重的入世情怀,但被示以“要以革命求自由”之出生证的,中大不是唯一,也当是第一。所以,面对黄埔军校和广东大学学生,孙中山作的是这样的宣扬:“革命成功个人不能有自由,团体要有自由。”
以独立思考寻求自由真意,成为大学这一社会守望者的第一立足之本与精神之源。中国的大学,在百余年的颠沛时世间,求此独立,并以此独立守望国家前路,也是一以贯之的线索。中山大学以国民党之党化大学的背景,挣脱党私的束缚,在独立自由的路径上留下荡气回肠的诗篇,是它80年来最值得留存的精神传统。所以,中山大学的现任校长黄达人先生在华诞之际要作这样的宣示:如果要给中大引以为豪的“革命与读书”口号加上一个前提,那便是孙中山先生的另一句话——天下为公。>>>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