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体绝非有意煽动“厌美”情绪,而是美国的全球霸权行径引起了人们的“厌恶”。中美关系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才能取得共同发展。
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
 
  7月2日晚,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第11届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议的闭幕晚会上过了把歌星瘾。4日的国内众多媒体都对此进行了报道,“极尽扭臀摆胯之能事”、“上窜下跳”的描写比比皆是,在这些媒体看来,鲍威尔尽情的表演似乎活脱脱地成了一个“跳梁小丑”。 <<<详情
·鲍威尔扮工人引吭高歌
  7月2日,鲍威尔在第11届东盟地区论坛的闭幕晚会上就过了把歌星瘾,一反平日形象,脱掉了西装,穿起建筑工人的行头,这位国务卿头戴安全帽,腰系宽腰带,腰带上还别了把锤子,看上去还真有点“蓝领阶层”的样子。 [详情]
布什不慎摔个“狗啃泥”
  美国白宫发言人特伦特·达菲说,布什在骑自行车时,不慎从山地车上摔下来,造成包括下巴、上嘴唇、鼻子、右手和膝盖等多处檫伤。布什以前也遇到过类似的小伤小病。2002年布什在白宫边看电视边吃饼时,不慎被饼干噎住,晕倒在地。[详情]
  有媒体评论指出,是中国媒体,主导甚至是煽动了民间的厌美情绪。可是回过头来看看,“厌美”情绪的根本原因恐怕源于美国的霸权行为。
·对中国的遏制是厌美的根本原因
  政治:撞机事件 南海撞机事件是一个非常严重的事件,它对中美两国关系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损害,中方一直强烈要求美国能够尊重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要派飞机在中国边境进行侦察活动,这一立场没有改变。[评论]
  炸馆事件 炸馆事件造成了中方人员的重大伤亡和馆舍的严重破坏,美方的这一行径是极其严重的国际非法行为,粗暴侵犯了中国主权,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使中美关系受到了严重的损害。[评论]
  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坚决反对“台独”,对维护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与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媒体分析,台湾问题可能成为中美关系的重大转折。 [详情]
  经济:鼓吹人民币升值 美国提出欲通过“301条款”促使人民币升值,去年7月16日格林斯潘的讲话,更是让世人在全球通货紧缩压力面前再次聚焦人民币。可谓是官民联合、齐心协力向人民币汇率问题发难。由日本挑起、美国担纲主演的人民币汇率之争全面上演。[详情]

  不断制造贸易摩擦  前不久,美国就半导体增值税案起诉中国,此案结束了中美两国不将争端诉诸WTO的长达两年的“蜜月期”。成为中国加入WTO后的第一起被诉案件。 [详情]
  中国正在踏上民族复兴的伟大征途,没有一个国家比中国更需要和平,我们期待理性的民间情绪。
·中国需要理性的民间情绪
  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民和其他世界上的友好民族一样,都是热爱和期望和平,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作为主权独立的国家,对于美国的种种严重侵犯我国主权和国家利益,严重损害中美两国人民感情的作为,是不可能不作出情绪上的反映的。
  中国的民间,特别是有一些极端民族情绪的人,不应“妖魔化”美国,更不要传播这种极端情绪,因为这种思绪本身,也缺乏科学性,扩大以后,还会对官方关系形成不好的影响,产生恶性循环。中国需要理性的民间情绪。 [详情]
·媒体应尊重事实把握好导向
  有一句老话,说我们的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现在并不过时。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当然应该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但我们也绝不应该忘记,我们是中国的媒体,不是“垃圾新闻”的传播者,应该尊重与美国有关的客观事实,本着科学的精神加以报道和评论。 [详情] 
·美需重新审视自己的战略和政策
  美国首先应该检讨自己,重新审视自己的战略和政策,重新评估自己的战略是否是真正有利于中美关系的,是否真正是维护中美两国人民感情的。在此基础上,放弃遏制中国的主张,对政策作出“令人满意”的调整,在合作的基础上,寻求共同发展。 [评论] 
  世界人民共同呼唤和希望保持和平,共谋发展的大环境下,中国和美国,这两个世界上重要的大国,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才能取得共同发展。
·中美关系要把握三条原则 
  总结多年来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要牢牢把握三条基本原则。
  一,着眼大局,立足长远。中美都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国,要把中美关系放在亚洲和世界范围来考虑。二,承认和尊重差异,不断寻求和扩大利益交汇点,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三,要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谨慎地处理台湾问题。中美交往广泛,合作众多,出现矛盾和分歧不足为奇,关键是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 [详情]
·新世纪中美共同利益增多
  进入新世纪,虽然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中美关系的重要性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增强了;中美两国拥有的共同利益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多了。当前,中美关系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政府愿与美方一道,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异的原则基础上,共同推动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详情]
·中美关系摩擦碰撞中前进
  在今后的岁月里,中美将继续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交往中,这个“游戏规则”在很长时间内是很难被打破的。目前,中美双方在很多问题上都有分歧,但意见一致的领域远远大于有分歧的领域。只要双方有诚意,有足够的时间和努力,这些问题都能得到解决。[评论]
相关资料


扮工人唱歌的鲍威尔

被“妖魔化”的布什

图说中美关系三十年


1971年乒乓外交打开友好往来大门

1972尼克松访华

1972《中美联合公报》签署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

责编:老李
如果您对本专题有何看法或建议,欢迎到论坛和编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