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中国元首缘何间隔11年访蒙古

今年时值中国与蒙古建交65周年,中国元首习近平访问蒙古国,这是中国元首时隔11年后再次访问蒙古国,也是习主席上任以来第二次专程访问某一个国家。

蒙古位于中俄之间 长期以来不为多数中国人所熟知

蒙古156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上仅居住着300万人口,人口密度极低

蒙古,位于中国的正北面,两国边界线长4710公里,互为陆地边界线最长的邻国。在中国14个陆上邻国中,蒙古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为大部分中国人所熟知,无法和朝鲜、越南、泰国、哈萨克斯坦甚至缅甸这样的邻国相提并论,它也不是中国睦邻外交最主要、最首选的对象。

这个国家内部无大的骚乱,与他国也没有爆发或大或小的冲突,它仿佛就在中国和俄罗斯之间平静而孤独的存在着。虽然从中国外交部网站的公开资料可以看到,蒙古不是中国国家领导人间隔时间最长再次访问的邻国,也不是中国元首访问次数最少的邻国,但关于中蒙关系的资料却很难说的上丰富。

蒙古国地广人稀,156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上仅居住着300万人口,劳动力和技术人员严重不足。虽然自1998年以来,中国一直为蒙古国最大的投资国。但2013年中蒙双边进出口总额只是59.56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24.50亿美元,进口35.06亿美元。这个体量还不如朝鲜。据外交部资料显示,2013年中朝贸易额65.57亿美元,其中,中国出口36.32亿美元;进口29.24亿美元。仅从双边贸易这一点也可多少了解为何蒙古长期徘徊在中国政商界主流视线以外了。但从现在看来,一切似乎都要发生改变。

提倡“丝绸之路经济带” 打造以中国为中心贸易圈

中国提出一系列周边合作倡议,例如“丝绸之路经济带”

分析认为,新领导班子上台后更加重视周边外交。外交学院学者林民旺认为,新领导人上台后,在周边提出了一系列的合作倡议: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经济走廊等等。这第一个是因为经济转型的需要。跟当年美国采用“马歇尔计划”是一样的道理,中国目前过剩的产能需要转移,商品需要更大的市场。美国通过TPP、TTIP已经给我们未来经济发展形成了巨大压力,而目前RCEP推动乏力、中日韩自贸区由于双边关系恶化而踌躇不前。为此,中国需要拓展新的经济发展空间,除了提出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还要开始搞各种形式的经济走廊,这是避免我们在区域经济合作中落伍的需要。另外,中国采取的形式和“马歇尔计划”一样,先提出一个合作倡议,让周边国家自己提出要跟中国合作的项目,修哪些管道、铁路和公路,搞哪些方面的经济合作。

另外一个考虑,是可以利用中国的高铁技术把整个欧亚大陆贯通起来,形成以中国为中心的贸易圈。因为中国保障海上通道安全的能力较弱,而且从技术和经济利益上看,以后贸易运输走陆路比海路也更划算。中国铁道部改成公司制,事实上也便利了中国走出去。林民旺在内部会议上的发言在学界引起不小的重视。

实际上,习近平的此次访问已酝酿数月。今年5月,蒙古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访问中国,参加在上海举行的亚信会议。额勒贝格道尔吉在与习近平会晤时邀请习主席访问蒙古。6月,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访问蒙古,被认为是为习近平的访问铺路。中国高层领导人上一次访问蒙古,还是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0年6月的访问。而中国国家主席对蒙古的上一次访问,是在2003年,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访问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法国的行程中,对蒙古进行了访问。舆论认为,像下周这样的领导人会晤并不多见。习近平的访问被看做中国接触蒙古和拓展周边外交努力的一部分。

美日等国与蒙互动增多或是助推高层访问外部诱因

美国、日本与蒙古的交往日渐增多

在提出重返亚太战略提出之后,美国渐渐盯上了蒙古这块战略要地。借助“可汗探索”这种半军事、半民间的国际军演,美国开始“染指”蒙古。今年4月,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造访蒙古更是让中俄捏了一把汗。按照协议,美国将为蒙古提供更多军事训练及援助。

一些专家认为,华盛顿在最近一些年试图强化这种演习中的军事成分,并赋予其国际化特色。从美国的利益角度看,英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和韩国参加演习是符合逻辑的。看来,其目的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华盛顿能够使蒙古国领导层相信,有必要在其领土上以某种形式建立美国或北约军事基地。

除了美国之外,日本与蒙古的交往也日渐增多。与此同时,为了满足国内基建需求,蒙古同时也致力于加强与印度、日本等国的联系。上个月,蒙古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访问日本,双方就日蒙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达成基本协议。报道称,安倍在会谈中提议向蒙古提供新的援助,以促进其出口及产业多元化,额勒贝格道尔吉则希望日本扩大投资。

习近平访蒙携带煤炭大单

中国是蒙古国煤炭的最大进口国和消费国

自确立“矿业兴国”战略以来,矿产业已成为蒙古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矿业是中国、加拿大、韩国、俄罗斯、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在蒙古国投资的主要领域,聚集了85%以上的外国对蒙投资。此次习近平单独出访蒙古,带去了大额煤炭交易订单等实打实的经济利益。据悉,中国是蒙古国煤炭的最大进口国和消费国。蒙古官员表示,未来20年还将向中国出口10亿吨煤炭。蒙古矿业部副部长额尔登布尔干称,蒙古将在习近平访问期间与中国签署天然气项目和供应协议。该协议包括建设两座煤制气工厂,其中95%的产量将通过管道运往中国。工厂将在2019年开始生产。

中蒙经济问题专家盖志毅表示,“中蒙经济最主要的特点之一就是互补性,他们向我们提供能源,我们向他们提供生活用品,如纺织品、食品等产品。”对于内陆国家蒙古来说,蒙古只有通过中俄才能寻找到出海通道,让其煤炭资源变换成经济利益。中国对煤炭等商品的需求迅猛增长,蒙古超过90%的出口均依赖中国,这大大促进了其经济的快速增长。

 

四年前蒙古新建铁路刻意不通中国 现今助推铁路合作

2010年,蒙古担心经济过度依赖中国,曾绕远选择俄港口出海

蒙古国媒体报道称,蒙方期待习近平访问期间,两国不仅能够签署大型合作项目,也能在运输、物流、港口、通关等方面达成更多协议。蒙古国计划促进穿越中国的跨境交通运输,习近平此次访问也将向该计划提供支持。长达4710公里的中蒙边境线上,只有一条通过二连浩特和蒙古国扎门乌德的跨境铁路,但却分布着14个边境口岸,其中内蒙古就有9个陆路口岸。

2010年蒙古担心经济过度依赖中国 绕远选择俄港口出海 在2010年的10月,一趟拉着30车皮煤炭的列车离开乌兰巴托驶向俄罗斯的东方港口。这是连接蒙古国首都与太平洋沿岸的首趟铁路货运列车,全程需要时间是4天,行程4769公里。俄蒙两国高官送别的这趟列车之重要性体现在,它没有驶向中国。列车上拉的煤来自于塔班陶勒盖,是南戈壁沙漠的一座基本上没有开发的巨型煤矿藏,恰巧距蒙中边境只有不到200公里。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细节是,新铁路将使用俄制1520毫米轨距,而不是中国和其它国家所使用的比较窄的标准轨距。蒙古驶向中国的列车必须先在边境停下,等车厢更换完底盘之后再驶入中国,这一操作可耗要时几个小时。文章分析称,蒙古这是对中国崛起最感到不安的国家之一的原因。20年前摆脱了苏联统治的蒙古,担心自己会受到中国的钳制。它的这种焦虑可能会阻碍中国引领一个亚洲的一体化进程。

路透社8月18日的报道就主要关注了蒙古身为内陆国家,在跨境运输上的困难与需求,称中蒙将签订贸易路线协议,允许蒙古出口借道中国进行跨境运输。报道提及蒙古对华出口现状,称两国在特定问题上存有“不同意见”。蒙古曾因为担心过于依赖中国这个庞大邻国,一度计划经由更加迂回、昂贵的铁路向北借道俄罗斯,向太平洋海岸出口矿物资源。对此,世界银行对此并不赞同,称其不切实际。如今,中蒙两国开始就此问题展开讨论,表明蒙古显然已经接受经中国出口还是最佳选择的事实。

资料来源:外交部网站、共识网、中评社、中新社、南华早报、凤凰卫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