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中国医院结构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商务部发布《关于开展设立外资独资医院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福建、广东、海南7省市开展设立外资独资医院试点工作,外资独资医院的设置审批权限下放到省级。

中国医院背景

中国已有医院分类

中国已有医院分为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

公立医院是指政府举办的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医院。

医院分3个等级,一级是社区医院,二级是县级的医院,三级是市级的医院。

民营医院是指由社会出资办卫生机构,以营利性机构为主导;也有少数为非营利机构,享受政府补助。民营中医院大多为专科医院。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所有的医疗机构,都是国家所有,统一支出和盈利。上个世纪80年代,民营医院已经在中国医疗行业中出现。2001年以后,中国民营医院开始大规模的发展。

数据与现状

据2013年《民营医院蓝皮书》数据,截至2013年3月底,中国民营医院10166所,占全国医院总数43.24%,门急诊人次约占全国医院的10.01%。

2013年民营医院数量比2012年同期增加1302所,同比增长14.69%;整体呈现公立医院数量逐渐减少、民营医院迅速增加的发展趋势。

2013年一季度,全国民营医院诊疗人次数量达到6003.0万人次,占全国医院门急诊诊疗人次比例提升到10.01%,比2012年同期提高了17.20%,接近2005年民营医院全年门急诊诊疗人次数。数据说明民营医院中单体医院规模偏小,诊疗服务能力处于弱势。

按照2008年以来全国医院及民营医院的平均发展速度粗略预测:到2015年,全国医院数量将发展到25292所,其中民营医院达到13115所,占比达到51.85%。

公立民营医院运营情况

经营与管理: 公立医院由当地卫生部门直接管理,而民营医院的建立必须经当地卫生部门批准。民营医院实行企业化管理,上至院长、下至员工均为聘用合同制,从管理体制上确保人员配置合理化、潜能发挥最大化、社会效益最佳化。公立医院实行事业编制。民营医院可根据病人需求和医疗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服务项目和服务价格,让病人得到更好的服务和更多的实惠。公立医院服务项目和服务价格收由国家统一规定和更改。

税收政策: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取得的医疗服务收入,免征各项税收。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将取得的非医疗服务收入,直接用于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的部分,经税务部门审核批准可抵扣其应纳税所得额,就其余额征收企业所得税。 营利性医院在其取得执业登记之日起,3年内享受税收优惠。3年免税期满后恢复征税,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现有结构里的弊端

中国医院背景

医疗卫生体制的根本问题是结构失衡、公平性不够。

医疗卫生体制混乱重叠;医疗机构分布不合理,多数医疗机构集中在北上广;民营医院经营面临问题多,进入医保定点难,已经进入定点的民营医院反映医保病人起付标准低于公立医院。

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同处一个医疗市场,却不在同一个竞争起跑线上,公立医院为非营利性质,有政府拨款,不少民营医院也与公立医院一样,承担了一定的社会公益任务,没有拨款,收费也是按国家卫生部门的统一标准。现在的情况是,非营利医院赢利多,却不交税,营利性医院赢利少,却要交税,甚至其大部分赢利都投入医院的扩大再生产,却依然被定为营利性医院,被要求承担与一般企业相同的税率、税种、税费。医疗投入高、风险大、回报周期长的投资特点没有考虑在内。

外资医院来华可能的影响

中国医院背景

早在1989年起,中国政府就放开了外国医生来华执业,并在部分地区开始试点中外合资、合作医院,外资开始尝试在中国参与医院投资。中国政府在加入WTO的协议中郑重承诺“开放医疗、牙医服务,允许外资在我国开办中外合营、合作医院,允许外方控股....。”然而中国的外资医院数目在过去十余年间几乎实现了“零增长”。在地方政策执行层面,主管部门也设立了重重“玻璃门”,外资医院进内地需要经历漫长繁冗的审批过程。究其根源,是公立医院占据垄断地位时代中国就开始实行的医院“分级管理”制度。

随着此次外资独资医院的设置审批权限下放到省级,给外资医院来华减少了不少障碍,有理由相信,外资医院将给国内医疗市场带来成熟的医疗行业运作经验、与国际接轨的经营管理水平,与中国现有的医疗机构形成了有益的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