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期预告 |
|
丢丢的家在哪里? |
|
今天已经10岁的丢丢变得沉默忧郁,孩子对于母亲的渴望似乎已成为遥不可及的梦。
1997年,被解救出来的丢丢在医院治疗时,其母郭立芹面对着被吸毒者摧残得血肉模糊的孩子,竟显出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
|
|
《丢丢的故事》始于1997年夏天,北京警方从吸毒者手中解救出年仅3岁的丢丢。他被身染毒瘾的亲生母亲郭立芹当作所欠毒资的抵押品,给了3名吸毒者,遭受到非人的摧残。事发后,郭立芹,这名从河南信阳山区农村到京打工、将丢丢推入深渊的母亲,被劳动教养两年。 |
|
|
编辑:Jack Lee |
|
讲述小路的故事,说他是悲剧,或是教训,都不尽然。我们的本意,是呼吁人们给艾滋病患者以关爱,不论他们得病的原因为何,平等看待他们,积极救治其身体及灵魂,同时警醒其他人积极防止艾滋病毒的感染。我们认为,这才是遏止艾滋病蔓延的正道。 |

吸毒者技术娴熟地将毒品装进注射器,灵活的手,小小的针管,却意味着死亡旅程的开始。 |

在一家药店,小路买先锋6号来减轻痛苦。但没人愿意帮他吊针,他只能自己动手。 |

小路常常一个人坐着,对周围的人、事充耳不闻,40岁的他看上去有60岁。 |

交锋:防艾 需不需要戴“面罩”? |

小路在商店里转了一圈又一圈,祥子给他买了两袋面包,这就是他两天的口粮。丧失劳动能力的他,也不可能做什么正经工作了。 |

小路病到没力气走路了,常常疼得“骨头发烧”,每天最多的时候就这样,目光呆滞地坐在站前广场上。来往的人群对他熟视无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