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cimg.163.com/news/0408/04/hai_08.gif)
■ 日本沉默面对甲午战争
企图美化邪恶战争
在日本的互联网上,各种有关甲午战争的书籍正在销售,内容无外乎歌颂明治天皇的文治武功,强调日清战争提高了日本国民对国家和天皇的认同,扩大了日本在东亚和世界的影响。但是,从书名《侵略亚洲100年——从日清战争到联合国维和行动法派兵》就可以看出,其中也不乏谴责甲午战争者。不过,最醒目的一本还得数比日本人还爱日本的台湾人黄文雄推出的《日本造就了现代中国——日清战争后日本留给中国的莫大遗产》。黄先生赞美甲午战争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断言是甲午战争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详情>>
■ 日本造就现代中国?
被日本媒体遗忘了的甲午战争
进入依据《荀子·劝学篇》中“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一句而命名的游就馆,里面正在放映录像《我们不会忘记》。记者第一次知道,日本“之所以发动甲午战争,是为了帮助朝鲜摆脱与清朝的宗藩关系,与日本一样走上富强的道路,以对抗西方殖民者的扩张”。来到馆内有关甲午战争的展览内容前,可以领略到皇军们在中国大陆和台湾攻无不克的“伟绩”,却不见旅顺全城只剩36人的记载。
详情>>
■ 历史再现:甲午中日海战
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蓄谋已久。早在1868年(清同治七年),日本明治天皇登基伊始,便极力鼓吹军国主义,以实行对外扩张为基本国策,并将侵略矛头首先指向其近邻朝鲜和中国。详情>>
|
![](http://cimg.163.com/news/0408/04/hai_09.gif)
■ 假如甲午战争再次打响
如果今天中日海军再度交战结果如何?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东北亚研究室主任杨伯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甲午战争那样一边倒的局面不会再发生,中国海军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坦言,从军事技术上来说,中日海军差距仍然巨大。
详情>>
■中日海军实力对比(美国《简氏防务周刊》数据)
■从日系对华投资看中日搏弈
■ 日本“打手”羽翼已丰
为了国土安全和国家利益,日本追求政治大国的目标原本无可非议。但如果不能对过去的战争罪行有深刻的认识和彻底的反省的话,对于日本日益频繁的出兵海外行为,亚太人民感到的惟有深深的不安。详情>>
[今语丝:富士军刀再出鞘]
|
![](http://cimg.163.com/news/0408/04/hai_10.gif)
■ 日本新民族主义抬头
民众互相敌视危及中日关系
在中日邦交正常化31年的今天,应该承认,双边关系的现状远不令人满意,除继续受到固有的政治、安全、历史问题的困扰外,还受到一个潜在的但更加危险的因素的制约,这就是两国民众之间日益加深的互相敌视。如果说两国在政治、安全、经济甚至领土方面的矛盾都可以通过双方努力以协商方式解决的话,解开两国民众的心结却更多取决于日本是否愿意认真反省历史、是否愿意摆正民族心态。然而综观日本目前的所作所为,很难让人做出乐观的估计。详情>>
■ 我为什么不买日货------张贤亮(著名作家)
这篇文章是张贤亮先生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的背景下写的,出于有些人对历史的遗忘。张贤亮先生总是想强调文章的后记里的犹太人的一句寓言:“斧头被发明以后,森林害怕得发抖。神对森林说:只要你不给他提供柄,他便不能伤害你”。详情>>
■ 关于日本的N个谣言
时隔几日,有时甚至是每天都有一些网友,在论坛发表一些以响亮的口号、重复的感叹号或者号召“中国人应当如何如何”为标题的帖子。点击进去看过之后,基本都是一些广告或者谣言贴。而令人惊讶的是,很多网友在看过之后,对谣言深信不疑,纷纷用激烈的言词来表达自己的愤怒。每到此时,我都似乎看见一双双天真的眼睛在盯着骗子的表演,在被欺骗之后愤怒地举起双手,喊着激动的口号,热血沸腾。而骗子满意的站在一旁,观赏着欺骗的效果。详情>>
■ 民族情绪阻碍中国和平崛起么?
因为那无法忘却的纪念,因为日本政府至今没有认清历史,模糊事实。中国民间的仇日情绪愈演愈烈,于是不少学者担忧这些情绪会影响到政策的制订和我国在国际世界扮演的角色问题。一时间论坛里口沫横飞,多的是板砖,真知灼见也并不少见,民族情绪高涨,仇日情绪激烈,对我国的未来发展,对世界和平是利大还是弊大?详情>>
|
“110年过去了,中日不是越走越近,而是渐行渐远,以史为鉴,并不仅仅是记住过去那么简单.虽然过去那段历史还被任人涂抹,但未来的危机正在孕育在当今这一刻.家有恶邻,前事难忘.”--编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