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命年政要

盘点

马尔克斯影响过的中国作家

4月18日,《百年孤独》作者马尔克斯去世。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起,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成为一种让中国作家不断提起并重复模仿的奇特景观。事实上,在很多中国作家的小说中都能寻到马尔克斯的影子——马原的《虚构》、韩少功的《雷祸》、刘恒的《虚证》、苏童的《1934年的逃亡》、陈忠实的《白鹿原》、余华的《兄弟》等。

莫言:诺奖评委会称其是福克纳和马尔克斯的融合

莫言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1984年我第一次读到《百年孤独》时非常惊讶,原来小说也可以这样写!”莫言说,“那之后十几年,我一直在和马尔克斯‘搏斗’。”据说莫言当年翻开《百年孤独》,刚刚读完开头,当即大叫“我知道怎么写小说了”,此后他的创作便如井喷。想想莫言笔下的“高密东北乡”,想想他的“我爷爷”、“我奶奶”的叙述方式,谁也不能否认里面有《百年孤独》的滋养。

在浙江大学举行的一场讲座上,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坦承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对他早期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我的中篇小说《球状闪电》《金发婴儿》都有模仿魔幻现实主义的痕迹。”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评委会介绍他时曾说,莫言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他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

余华:对马尔克斯只有崇敬 在世作家中最伟大

余华
作家余华。

余华最崇拜作家的就是马尔克斯,从余华的作品里寻找马尔克斯的影子应该俯拾皆是。《在细雨中呼喊》的前面部分,有关“我”的奶奶与爷爷的描写,就很像《百年孤独》里描写人物的感觉,结尾也很像《百年孤独》的结尾,都是一个轮回,没完没了的轮回。

余华曾盛赞马尔克斯:“他是在世作家里最伟大的作家,《霍乱时期的爱情》教给作家一个写作方法。”“马尔克斯是个了不起的作家,我对他除了崇敬,没有别的。”

余华从一开始就刻意凸现了自己从马尔克斯、福克纳和卡夫卡那学来的怪诞,但因为缺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而不被评论家和读者认同。但是余华在为《兄弟》辩白的时候还找到了马尔克斯,他曾不止一次地类比,社会新闻给予他源源不断的灵感,他相信这种荒诞性给予了中国作家令人嫉妒的创作题材,就像南美洲大陆的混乱曾经给予魔幻现实主义作家的刺激一样,一个把自己家的祖坟修建得像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河北农民,与《百年孤独》里长尾巴情节难道没有相似之处吗?

陈忠实:外国作家中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影响最大

陈忠实
作家陈忠实。

陈忠实在回答一个评论家提出的“哪个作家、哪部作品对你的长篇写作影响最大”的问题时谈到,外国作家作品是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其实不用看陈忠实的自白,只需摊开《白鹿原》和《百年孤独》,就非常容易找到答案。

两者不仅有非常相似的开头,小说本身的特色也非常的接近,从细节上来看也有太多的共通点:《百年孤独》里是找“路”,《白鹿原》里是找“鹿”;《百年孤独》里有黄蝴蝶,《白鹿原》里有蛾子;《百年孤独》里有个先知叫墨尔斯阿德斯,《白鹿原》里有个先知是私塾先生,甚至《百年孤独》里写男主人公和他的妻子婚后的第一次夫妻生活在《白鹿原》里也有几乎完全相同的描写。更不要说《白鹿原》与《百年孤独》的整体构思的惊人相似,同样是讲述一个家族几代人的兴衰。

有的读者甚至据此得出陈忠实抄袭《百年孤独》的结论。但是评论家认为《白鹿原》意义在于它探讨的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对于个人与民族的意义和作用,通过中国西北的一个偏僻小山村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演变,通过两个家族的内部发展历史和斗争,揭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不断延伸的秘密。它与《百年孤独》的相似性,不仅表明了中国作家的创作在思想和表现技法本身对外来文化的借鉴,更主要的是认同了魔幻现实主义这种小说中所表现的拉美文化,以及由此所激发出的对本民族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探讨。

苏童:特别推崇马尔克斯 读他像喝茅台酒

苏童
作家苏童。

在谈及先锋文学时,苏童坦陈自己也曾有过一段模仿经历,“有人统计过,先锋文学里有很多作家都模仿过《百年孤独》的一些句子,我也用过一两次”,在他看来,对西方文学的模仿,一度是先锋文学的罪证,不过这并不是太光彩的事情。

对于加西亚·马尔克斯,苏童说这是他特别推崇的作家,“他的作品百分之八九十都是经典,读经典的感觉就像喝茅台酒,只要是真正的茅台酒,什么时候喝都会觉得好喝。我对《百年孤独》有非常真实的、崇敬的感觉。这样的作品会不停地卖,一代一代的人都会读,是长销书。我没有办法预测如果重新出版的话是否会轰动,当年文学青年几乎人手一本。”

 

韩少功:老马的那种造句 学也学不来

韩少功
作家韩少功。

曾有记者向韩少功提问:《日夜书》中有多个句子类似于《百年孤独》的开头。作为从上世纪80年代走来的作家,您在多大程度上受到马尔克斯的影响?

韩少功回答:老马的那种造句,是把三个时态压缩在同一个句子,我想学也学不来。我只是用了一般的倒述句,很普通的。我当然喜欢这位拉美作家,受了他多大的影响,自己也不知道。

《百年孤独》的开头独创了从未来的角度回忆过去的新颖倒叙手法,作家这样写道:“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有网友在整理了中国当代一批重要作家的小说开头之后,甚至戏仿了马尔克斯这一经典句式:“许多年之后,当中国作家写下自己小说开头的时候,将会回想起第一次看到《百年孤独》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当年的中国作家和文学青年们开口必谈《百年孤独》和魔幻现实主义。甚至有人说,30多年来,没有哪部外国名著可以像《百年孤独》一样影响中国一整代的作家。作家王蒙曾说,对新时期中国文学的影响,没有比加西亚·马尔克斯更甚者了。

(资料来源:深圳商报,南方日报、中新网、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