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国土狭小,建国后把军事威慑和先发制人作为安全战略的后盾。随着阿以开始和平进程,其安全战略重点转向防范现代游击战和暴力袭击。其中,边界电子警戒系统无疑有重要作用,有效保护着与埃及、约旦、叙利亚、黎巴嫩的边界,防范越境、走私。黎巴嫩劳工出入的边界区因长期平安被称为“好篱笆”(Good Fence)。 这套安全警戒系统一般宽约30-40米,由铁丝网、铁丝栅栏、电子监视、软土隔离带、巡逻道、哨所、检查站等组成,居民区危险地段建钢筋水泥墙防范冷枪,每公里造价约100万美元。 以色列和邻国边界多年来较平安,除了政治原因,这套电子警戒系统功不可没,令越境者望而生畏。在约旦边界,越境者大都改为从死海、红海偷渡、走私。在埃及边界,主要方式是挖地道穿越边界。在黎巴嫩边界,以军撤出前,真主党游击队主要用卡秋莎、迫击炮等空中袭击。真正穿越电子警戒边界的,极为罕见。
巴以暴力冲突近3年来,以色列遭自杀爆炸近百次,所有的案犯都来自约旦河西岸巴控区,没有一人从加沙潜入。其原因,就是因为加沙边界被电子栅栏团团围住,以及加沙南、北、中3个边检站的严格检查。尽管加沙每天数万巴民工进入以色列境内打工,但这套安全系统有效减少着暴力袭击。
记者曾多次赴加沙采访阿拉法特和巴官员,采访定居点。安全栅栏围住的360平方公里的加沙,被16个定居点分割的七零八落,定居点又被安全栅栏围住。仅这些安全栅栏和公路警戒区,就占去加沙面积的10%。巴以冲突爆发后,原来双方共用的公路中间,不得不树起2米高的钢筋水泥隔离墙,大路朝天,各走半边。以色列岗哨当然优先放行犹太人的车辆,墙缝中,可以相互看到对方,犹太人一边是惊弓之鸟般的紧张、戒备,巴方一边是敌意和仇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