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反"服贸"在台掀浪潮

台湾岛内部分学生近日掀起反《两岸服务贸易协议》浪潮,占据“立法院”。台湾数百名学生和民众23日晚7时30分许突袭台湾“行政院”,闯入“行政院”,警方于凌晨开始展开至少五波强力的驱离行动,并出动了镇暴水车,至24早上6时30分,已将“院内”的学生和民众基本上清空。这也是台湾历史上“行政院”第一次被群众占据。[详细]

台警方强力驱离学生
台警方强力驱离学生

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内容解读


两岸两会领导人第九次会谈2013年6月21日在上海举行,双方由海协会会长陈德铭与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签署《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

《服贸》全文共4章24条及2项附件,台湾承诺对大陆开放64项,大陆承诺对台开放80项,主要包括:商业、通讯、建筑、分销、环境、健康和社会、旅游、娱乐文化及体育、运输、金融等行业,这次大陆对台开放高于此前对WTO承诺的水准,一次性出价,涵盖行业类别之多、开放力度之大,用大陆海协会会长陈德铭的话:“在大陆已签署的类似协议中,前所未有”。

台湾承诺对大陆开放哪些服务产业?共有四大面向:生产者服务:(含商务与专业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等)、消费者/生活型服务:(含个人服务,包括旅馆与餐饮业等)、流通服务:(含分销获分配服务,包括零售业批发、交通运输业、通信业等)、社会服务:(含政府部门、医疗健康、教育、国防)

大陆对台湾开放的产业:商业服务、建筑工业服务、电脑及其相关服务业、房地产服务、市场调研服务、印刷业、电信服务业、视听服务、配销服务、金融服务、健康社会服务、旅游服务、文化娱乐服务、海洋运输服务

部分台湾学生和民众缘何激烈反对服贸协议

反对服贸协议的诉求主要有认为协议内容不对等:认为大陆对台湾的限制过多,包括规定台资必须拥有大陆从业资格、建筑工程要求、与大陆机构合作、必须在福建省注册等。其他的合资、合作企业,几乎也限制了必须由大陆投资者主导,台湾股权不可超过50%等等。综观下来,包括了限制地域(福建广东)、限制执业资格(会计师必须符合中国会计资格)、限定金融商品种类(上述提到的符合条件)、限定控股权等等。

经济规模不对等:两岸经济规模并不对等。大陆的经济规模远大于台湾。以银行业为例,大陆银行业的资产是台湾的20倍左右,利润更是台湾银行业的40倍。台湾人还觉得令人担忧的是大陆国有企业的利润以及国有企业可从政府获得各种补贴。这种经济规模的不对等,造成双方在该项目的交换也是不对等的。

自由环境不对等:很多台湾人担心因为两岸自由环境不一样,造成不利台湾的不公平竞争,认为如果台湾的法律不周延、执法不完整,大陆企业将会藉由自由环境不对等机会进行不公平的竞争。

协议签署过程不透明:一些人认为服贸协议在签署前,台陆委会声称基于保密原则,内容不可透露给立法院知道,导致立法院无法监督内容。而协议相关的产业评估报告,则交由仅有18位员工的商业司负责,将业者沟通的业务外包给不明究理的业者办理,因此许多业者完全没有受过谘询,或是根本不知道是服贸协议的调查。

综述,部分台湾人认为这个协议不具备对等性。如公司必须在福建省注册,不允许跨境服务;大陆在台湾可以独资,台湾人去大陆却需要合资等等。这些不对等的条文导致大陆和台湾处于不公平的位置竞争。还有一个考量是所谓“安全问题”,担心协议可能会导致更多大陆人移民到台湾,一些台湾人担心会对台湾的社会及政治产生影响。

服贸协议内容有哪些

《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是ECFA(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后续协商所签协议之一,一式四份,双方各执两份。文本长达48页,正文分为四章、24条,有2个附件,分别为《服务贸易具体承诺表》、《关于服务提供者的具体规定》。

为加强海峡两岸经贸关系,促进服务贸易自由化,依据《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及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经平等协商,达成协议如下:

第一条为了发展大陆与台湾地区间的贸易,维护海峡两岸正常的贸易秩序,促进海峡两岸经济的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大陆与台湾地区间的货物贸易、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以下简称对台贸易)。

第三条从事对台贸易,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不得损害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是对台贸易的主管机关。有关盛自治区和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对台贸易工作。

第五条依法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法人和其他组织,包括依法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可以在其经营范围内与台湾地区的法人和其他组织或者个人进行对台贸易。[协议全文]

资料来源:新京报、京华时报、中国台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