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黄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南屿、北屿、飞屿岛的领海基线为相关地点的12个相邻领海基点之间的直线连线。赤尾屿的领海基线为赤尾屿周围划定的5个相邻领海基点之间的直线连线。 [资料:中国国政府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线声明]
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一般有3种确定沿海国领海基线的方法:领海基线一种是正常基线法,一种是直线基线法,还有一种是混合基线法。中国1958年的领海声明中和199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中明确表述中国实用直线划线法确定领海基线:“中国大陆及其沿海岛屿的领海以连接大陆岸上和沿海岸外缘岛屿上各基点之间的各直线为基线。” [解读:直线领海基线法可划定更多控制海域]
领海基线的主要意义在于:它是沿海国建立海洋管辖权主张的起始线。基线不仅对沿海国的领海主张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其它的海洋区域,即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主张也至关重要。所以,确定沿海国基线的位置是确定不同海洋管辖区域的必要前提,而且对测量不同区域的具体宽度也非常关键。同样重要的是,它还表示国家陆地领土边界的外限,或基线向陆一侧的内水的边界。基线上的基点,对于确定与邻国的海洋边界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那些以中间线为基础划定的边界。[名词解释:领海基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