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中的铅可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人体,中国23.9%儿童血铅超标
在工业革命后,铅中毒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职业性疾病,很少危及儿童。直到1890年,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儿童医院的内科医生发现铅导致儿童瘫痪的病例。1924年研究发现,美国儿童事实上生活在一个"铅的世界"中,住房、玩具和家具中的含铅,油漆,食物容器和食物色素中含铅。生活中,铅污染的来源非常广泛,除去矿石冶炼厂、电池厂等工业污染源,环境中的铅毒也无处不在。燃料油、燃料煤的燃烧废气,油漆、涂料、颜料、彩釉、医药、化妆品、化学试剂及其他含铅制品的生产和使用都成为铅污染源。
环境中的铅,可通过食物链、呼吸作用和接触等途径,都可以进入人体。不合格的装潢材料、涂料,甚至铅笔、不合格的玩具等,都有导致孩子出现铅中毒的潜在危险。今年4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张金良研究员等人在《整体环境科学》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指出,从2001年到2007年间,多个省份的抽样调查显示,中国儿童血铅超标的比重仍然高达23.9%;即接近每四个儿童中,就有一个儿童血铅超标。即使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中,儿童血铅超标率也超过了一成。而在美国,2006年的儿童血铅超标率仅为1.21%。(据《财经》杂志)
70年代美国大规模筛查儿童血铅,发起消灭铅中毒运动
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1-5岁儿童铅中毒的发生率为85-97%,美国即有人提出应将儿童铅中毒作为公共卫生问题进行宣传教育。当时的美国健康、教育和福利部是预防儿童铅中毒的积极倡导者。在公众不断呼吁下,美国几个大城市开始进行儿童血铅水平筛查。同期美国国会举行多次听证会,迫使美国总统签署“含铅油漆中毒预防法案”。该法案规定,用于住宅建筑、玩具和家具的油漆含铅量必须在安全的范围内。该法案的通过标志着正式认可“儿童铅中毒是一公共卫生问题”。在2007年时,美国环保署推动了“全美预防铅中毒周”,为期一周的时间环绕着“保护我们最珍贵的资源——我们的儿童”主题进行各项宣导活动,其中包括教育父母与儿童认识到暴露于铅环境下的危险,许多州和社区还将给予免费的铅检验。环保署指出,美国在1978年时有1350万名儿童的血液含铅超标,如今1-5岁的儿童血液含铅超量则已减至31万人。而他们的目标是在2010年左右,将消灭全国儿童铅中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