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农业科学家:靠“吃”很难解决入侵物种危害

有部分像“小龙虾”这样的外来入侵物种如今却是风靡全国的美食,有人出来调侃:“对于外来入侵物种,派吃货去解决就行了。”但如果你读完下面的科学常识,就知道,这是一种多么天真的想法。

向木|网易新闻中心编辑|2014.10.23
第014期

易:在什么情况下,外来物种会被认为对本地来说有害,定为入侵物种?

刘万学:首先要区分外来入侵物种和外来物种的概念或定义。外来入侵物种定义本身包含的要素为:外来的、有害的;另外还指一般为近期发生,因为一些外来入侵物种入侵时间长,已经成为了本地归化种,因此其防控也就一般按照本地种予以对待。不同种类的入侵物种从入侵-扩散-潜伏到爆发的时间不同,因此,一般的近期指近100年,尤其是近20-30年。一般来说,我们认为如果外来物种对本地的农业、林业生产和人类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或者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如物种多样性丧失、本土物种的遗传变异等,都是有害的外来物种,也称之为外来入侵物种。即:外来的、有害的,才称之为外来入侵物种。如:番茄就是外来种,但是是有益的。

网易:有人提出“靠吃来减少入侵物种”。吃,是否是目前对付部分外来入侵物种的一个有效方式?

刘万学:1)对于普通公众来说,大家可能关注的是与人们生活(尤其是“吃”)紧密相关或吸引“眼球”的外来入侵物种,而入侵物种的种类和危害方式远不仅仅如此。个人认为,靠“吃”是很难解决部分可以吃的入侵物种的扩散和危害。1)既然是“吃”的东西,如福寿螺、小龙虾等,它是一种“商品”,商品的生产是要注重经济效益的,因此应该是大规模生产和注重成本的;2)而该类入侵物种一旦扩散到其适生的广袤的不同生境,这是将野外生境中的入侵物种通过“采集”等方式来“吃”,因为成本高,也不可能将入侵物种控制住。

网易:从世界范围来讲,能吃的外来入侵物种大概占多大比例?

刘万学:由于外来入侵物种涉及到不同的类别,因此,很难说能吃的物种占多大的比例,所以没有具体的数据能回答这个问题。

网易:麻辣小龙虾如今风靡全国,中国人用吃的方式对于消灭作为入侵物种的这种克氏原螯虾是否起了很大的作用?

刘万学:一般来说,食用小龙虾绝大部分是通过人工规模化养殖的方式,很少是直接到其野外危害的生境采集。相反由于人工养殖和管理不善,造成逃逸和扩散,而一旦扩散到野外生境是很难再根除掉。如:2012年云南省元阳县的哈尼梯田遭受小龙虾入侵,部分梯田田埂被蛀空而垮塌,直接影响哈尼梯田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进程(该梯田已于2013年6月22日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农业局调查小龙虾来源时,发现是在外地打工的当地村民觉得小龙虾好吃,从外地购买了小龙虾后在自家的一丘田里放养。后来,很多村民觉得好吃,相互带回来养殖,让小龙虾在元阳县迅速繁殖开来。

网易:2012年,德国媒体报道称,德国由于大闸蟹入侵已损失超过8000万欧元,而这外来物种在中国和东南亚则是标价昂贵的美食—大闸蟹。这种情况下可否充分利用该物种的食用价值,把入侵物种作为食物销售给其他地区?目前有没有这种案例?

刘万学:据我们所知,还没有把境外的外来入侵物种作为食物进行国际贸易的案例。另外,基于前面问题的解释,这种方式可能很难降低“大闸蟹”对入侵生境的生态影响。

网易:对于入侵物种,有没有既可以吃,当地人也愿意直接吃的案例?

刘万学:有,但很少。比如福寿螺,由于口感发生变化(从营养价值和口感,可能不如我们本地的田螺好吃,但它易规模生产,产量高),在部分地区人们不再将其作为美食。因此,个人认为,靠“吃”很难解决入侵物种的危害。

网易:一般用哪些方式来对付这些外来入侵物种?

刘万学:由于外来物种入侵是从传入-定殖-扩散-适应-爆发成灾的有序生态过程,因此,针对其防控和管理,不同的入侵阶段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或措施。如在入侵之前即潜在入侵物种,预防(如:口岸检疫)是管理外来入侵物种最有效的方式;对新入侵的入侵物种,则采用“根除”的策略;而对新近入侵和局部分布的入侵物种,则采用“根除”策略和“疫区”控制策略和在其“扩散前沿”实施狙击策略;而对于一些已经大面积扩散的入侵物种,主要的管理措施是“缓解”,将外来物种的种群水平降低到可以接受的阈值。由于不同入侵物种的生物学属性的差异,如大到大型的哺乳动物,小到看不见的病原微生物,因此不同种类的入侵物种,其具体的控制和管理措施不同。

网易:引入天敌是否为对付入侵物种较为有效的方式?

刘万学:引入天敌只是外来入侵物种控制的一种方式,但确实不是引进所有引进的天敌均能持续控制住入侵物种。针对不同的外来入侵物种,在不同的入侵阶段有不同的控制方式,通常采用多种方式联合控制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网易:确实有一些研究指出,引入天敌的方法长期中比较有效,但是结果往往不可预料、不可控制,有可能让生态系统变得更加混乱。比如为了解决兔子灾难,澳大利亚曾经引入了狐狸,但是当这些狐狸来到澳大利亚之后,它们发现原来澳大利亚有很多“天然呆”的小动物,小动物见到狐狸不知道躲避,只会在那儿发呆,于是狐狸开始大肆捕捉澳大利亚原生态的小动物,这样一来兔子的数量并没有减少,小动物的数量反倒锐减。而更糟糕的是,狐狸也变成了一种新的外来物种灾害。

刘万学:确实存在通过引进天敌而后成为新的入侵物种的案例。尤其是在早期(如100年前),引进天敌存在“盲目性”,缺乏安全性的科学评判。不过,现今,几乎所有国家的相关管理措施均要求,在引进入侵生物的天敌前,均需要进行其“安全性”的科学研究,确定其“安全性”后,然后才能被批准进行引进。

网易:也就是说,很难讲哪种单一的方式是最有效的对付入侵物种的方式?

刘万学:是的。由于入侵物种的类别不同,入侵的阶段不同,很难说有一种共性的方法。应该针对不同的入侵物种的种类和其发生的阶段,然后根据其生物学属性采取对应的措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