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港英政府中的二把手,他因倾向中国,而被视为英国人的“叛徒”。当有些香港人在寻求居英权之际,这位被英女王册封的爵士,选择香港为自己的家乡。[详细] |
|
|
|
|
他是几十年在港华人的最高代表,既获得过英女王册封的骑士最高荣衔GBE爵位,人称“大Sir”,又曾被邓小平斥为“孤臣孽子”。在他的身上,体现出一个殖民地老牌精英的复杂身份。[详细] |
|
|
|
|
曾经耗资10亿美元之巨兴建的汇丰银行大楼,是香港的地标建筑,与它的前身、上海外滩的那座西方古典主义风格的大楼一样,都被视为英殖民主义的象征。[详细] |
|
|
|
|
中文大学人类学系教授Gordon Mathews认为,重庆大厦是这世界上最独一无二的大楼,他曾经在这里找到过100个人,完全来自100个不同的国家、地区和民族。也因此,重庆大厦被近期的《时代》杂志评为亚洲最国际化的地方。[详细] |
|
|
|
|
“对于大多数香港人来说,‘九七’回归的那几天,只是一个比较长的周末或者假期而已,既没有一种被‘解放’的感觉,也没有什么失落的情绪,只知道第二天是新的一天。”[详细] |
|
|
|
|
“九七”回归之后,香港人的国家认同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香港的媒体、政治人物、社会学家都喜欢讨论这个问题:香港人认为自己是香港人还是中国人?但我认为这纯粹是一个伪问题。[详细] |
|
|
|
|
我选择拍摄香港水警总部和圣约翰天主教堂。它们建于1800年后期英国政府管治期间,两幢建筑物已用了一个世纪,超出了它们原先的预期,而水警总部更会改建为一所时尚酒店。跑马地坟场是我的另一主题。这是英国政府于1845[详细] |
|
|
|
|
回想四年前刚刚考进香港浸会大学的青涩模样,不禁暗笑。记得刚来上一堂社会学的课,老师用英文讲课,偶尔用广东话解释。我一头雾水,前排一个本地男生善意提醒老师,我们有大陆来的同学,您能不能用英文解释?当时大陆[详细] |
|
|
|
|
香港电影是中国电影史的传奇。从上世纪70年代,中国大陆的观众开始接触香港电影,继而热爱,继而痴迷,继而失落。大陆人的观影生活,曾经和香港电影密不可分。回顾过去的30年,港片的兴衰,也记录着一代大陆人成长记忆[详细] |
|
|
|
|
胡兰成来香港是上一年年初的事。他后来在《今生今世》里说,“香港是个无情思的地方”,平日里寡交游,只跟同乡樊仲云要好,“但是便对樊仲云,我亦不常接近。此外《南华日报》的同事,我亦少有与他们一同玩。”胡兰成[详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