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经历了过山车行情的区块链行业,从2018年初的公链潮爆发,到下半年开始大环境不断地恶化,区块链整体的热度和增量也越来越低。而在18年粉墨登场的一些明星公链项目也在寻找行业的下一个风口,例如IOST的节点竞选和主网上线活动,希望可以达到去年EOS的关注度;本体和波场的Dapp生态激励活动,试图重造18年5月时星云链开发者激励计划的热度;而激励计划之后,沉寂良久的星云链在昨天发布了19年的自治元网络路线图,路线图透露星云链今年将实现完全的社区化和节点的去中心化,初步实现自治元网络。
星云链发布的路线图上,首要的一步,就是将现行核心团队的工作生产方式改变成项目制。据了解,星云团队现有的核心团队在40人左右,转变项目制之后,核心团队的成员将分散在各个项目中,成为负责人,和直接执行人。每个项目都可以通过申请星云生态基金来招募社区成员共同参与,这将极大地提高星云链的生产能力。同时,也让星云链的生态参与者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并监督各个项目的开发规划和执行进度。
根据路线图介绍,伴随着星云链生产组织方式的改变,其社区的治理结构也将进行调整。除了原有创始团队成员组成的星云基金会和星云技术委员会外,还将设立星云理事会,并开放超过半数的社区席位,真正地让社区成员参与星云链的建设。
除了治理规则上,星云链也在治理工具上做了充分的准备。在2019年4月,Nebulas NOVA 1.0正式上线主网之后,星云社区将会使用“星云区块链运行时环境(NBRE)”进行全网投票,实现一次星云系统核心功能的升级。
治理规则和工具都趋于成熟和稳定之后,星云链将利用4个月的时间,逐步完成主网节点的去中心化和系统记账社区化。据悉,早在去年年底,星云研究院就开始了节点去中心化的选型工作,后续将发布调研报告,跟社区进行同步和探讨。虽然星云链节点去中心化之后的动作,本次发布的路线图上并没有详细说明,但是19年底,其将初步实现星云链所说的协作的未来,即自治元网络。
19年刚刚开始,这一年区块链的行情难以预测,但需要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是如何为自己的社区,甚至整个行业,引入新的流量。社区化的意义在于让公链项目的组织和运营更加地公开,透明;同时,也是给社区成员一个明确的参与规则。公有链作为一种开源社区项目,有着吸引流量的天赋,但前提是,这个项目可以限制组织核心权利作恶的可能性,提供一个对内对外统一的规则,这个天赋才得以施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