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于晏的臀和许晴的骚,也压不住姜文的倔强

2018-07-16 20:02:10
0

姜文还是那个硬气的汉子,天真而不世故,高亢而又真诚。

男到中年,久经世事。

有些人稍有成就便故作深沉,人生哲理常挂嘴边。

有些人却能让人眼前一亮:“嘿,原来还可以这样!”

消失许久的姜文带着新电影《邪不压正》,终于露了面。

许是为了迎合市场,这部戏里,姜文安排了两个角色“出卖色相”。

妩媚又多情的许晴,一言不合就开车。

浑身肌肉的彭于晏,不光大秀身材,还在屋顶上裸奔。

这个行为,看起来俗。但透过卖肉的表面,你能看到,姜文还是有料。

为了让观众看到原汁原味的古城墙,他用技术重造了北京古城。

日本兵个子矮,刺刀比人要高,姜文选中学生演。

连扣子的大小,他都马虎不得。

用彭于晏和许晴做卖点,但姜文真正想卖的,是“姜文”。

劈头盖脸的荷尔蒙攻击砸过来,男人的女人的,身体的思想的,总结起来统统都是姜文的。

他就是这么倔强着、拧巴着。

告诉你:“老子站着也能把钱给挣了”。

1

大院里的“熊孩子”

长成了“真爷们儿”

姜文起初并不叫姜文。

出生时父亲不在身边,接生大夫觉得他出身军人家庭,就自作主张给他取名“姜小军”。

后来姥爷觉得这事儿忒不靠谱,就在小军10岁那年,给兄弟俩改了名字,哥哥叫姜文,弟弟叫姜武。

只是,小时候的姜文翻墙、用土豆砸人、帮弟弟姜武打架……和名字里的“文”一点不搭调,是个典型的熊孩子。

弟弟姜武老实憨厚得多,所以偶尔做了什么坏事,也没人怪到他头上,都是姜文背锅。

姜文觉得弟弟这样太“鸡贼”,于是决定,做坏事儿时自己挺直腰板,光明磊落。

结果没少挨揍。

姜文10岁时还发生了件大事——全家从贵州迁往北京,住进了部队大院,认识了发小英达。

英达说,刚接触姜文,就觉得他长得像个“大马猴”。

英达和姜文同在北京72中念书,两个“臭味相投”的小顽童很快成为铁哥们。

他们和院里其它孩子经常坐在房檐上抽烟、弹吉他、唱苏联歌曲,谈论喜欢的女生……这也是后来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故事原型。

72中传达室有部电话,没人看的时候他们就胡乱打一气,姜文一高兴就给北京电影制片厂打电话。

姜文的模仿能力极强,经常在电话里模仿演员的声音,然后找北影厂的其它演员聊天。

要是那些老演员知道电话那头是个小屁孩,大概会哭笑不得吧。

17岁时,姜文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还是那么爱闹,经常和几个同学一起“扰民”,隔壁胡同的居民受不了将他们告到了居委会。

姜文长得显老,就装成居委会工作人员前去调解,让居民们在陈述材料上签字,一派老气横秋:“相不相信组织?相信就别闹了,等我们落实这个事儿。”

姜文的好友洪晃爆料:姜文刚成名时,父母去换煤气,片管想见他们的明星儿子,扣着煤气不让换,非要让姜文去。

后来姜文去了,片管让姜文唱一段。

姜文二话没说,扛起煤气罐一边唱着“妹妹你大胆地向前走”,一边大摇大摆地回家了。

姜文的名声从此在胡同里传开了,大家都说:这才是真爷们儿。

2

从小顽童

到老顽童

“姜文不文”,圈子里都知道。

有时候,他就像《让子弹飞》里的麻匪张牧之,一口一个“他妈的”。

第一次赴港宣传《红高粱》,不懂港普的姜文凑在张艺谋耳边忿忿不平:“他妈的,他们竟然叫我肛门???”

有一次,姜文被影迷围住,好不容易坐进车里,第一句话是:“操!居然有人叫我文文?”

顽皮属性暴露无疑。

你以为姜文这么大的腕在片场一定是“凶巴巴”,至少不怒自威,那可就错了。

他从没丢掉喜欢恶搞的爱好,皮一下让他很开心。

姜文的妻子,同为演员的周韵说:“姜文能给演员一种安全感,让大家在演戏时非常放松,反而能得到一些惊喜的效果。”

新电影《邪不压正》的男主角是彭于晏。

姜文对彭于晏的腹肌和胸肌“一见钟情”。现场花絮视频里,他一边抽着雪茄,一边摸着彭的腹肌啧啧感叹。

就连彭于晏拍躺在地上拍被炸伤的场景,姜文都要伸手碰碰他的胸肌。

一场葬礼戏,现场播着哀乐,彭于晏酝酿好情绪满眼泪水,正准备掀起白布崩溃大哭。

没想到揭开后,眼前却是一个蛋糕。

姜文哈哈大笑,拎出蛋糕和全剧组一同祝彭于晏生日快乐,弄得彭于晏哭笑不得。

网上有句话流传很广:有多不正经,就有多深情。

放在姜文身上,可以改成:有多精益求精,就有多不正经。

在电影上,他苛刻较真,每个镜头都要打磨许久。

《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米兰家有一张泳装照片,让马小军一看,魂就飞了,从此迷恋上米兰。

姜文觉得,这照片太关键了。可他怎么拍也拍不出那种感觉。

不信邪的他,足足用了4本胶片,拍了23040张照片,从中间挑出唯一的一张。

拍《末代皇后》,他不光是看大量资料,甚至想尽了办法,把溥仪的弟弟溥杰给找来。

弟弟姜武说:“他吃饭睡觉碎碎念都是溥仪,让人心里发毛。”

但在某些方面,他放飞自我,不拘小节。

导演圈子里,每个导演画剧本分镜都有自己的风格。

张艺谋的手绘分镜头剧本实用:

徐克的手绘分镜头剧本华丽:

而姜文的手绘分镜头剧本,是这样的:

陈凯歌《霸王别姬》选角时,原本想让姜文演段小楼,姜文硬是要挑战程蝶衣。

他硬辩:“书里也没说虞姬不能是我这样的!”

于是,就有了这张定妆照:

想想从姜文口中说出:“我TM本是女娇娥!又TM不是男儿郎!”

恐怕能给观众留下一辈子的心理阴影。

无论是在《红高粱》中还是在《让子弹飞》中,姜文的身上总带着一丝痞气和匪气。

现实里的他,也不遑多让。

在一次颁奖典礼上,姜文和黄渤在台上互损。

姜文问:“这么严肃的电影节,你怎么来了?”

黄渤回:“这么年轻的电影节,你怎么也来了?”

姜文继续:“你人挺严肃的,名字不严肃,姓黄,还bo”!

一位记者看完《一步之遥》,抱怨电影很费脑,“老在高潮处”。

姜文觉得很无辜:“你不喜欢高潮吗?难道你只喜欢前戏?”

一位与姜文有过接触的人士回忆说,姜文是演艺圈里最不好伺候的明星。

有次拍杂志封面,工作人员借来好多品牌的衣服,姜文一件都不肯穿!

他说:“我是给电影做宣传,为什么要穿品牌的衣服?”

片场的小姑娘们都快急哭了。

这时姜文瞥了眼摄影大哥,说:“我看你的衣服不错,脱下来给我穿。”

他穿着一件让时尚界“不忍直视”的黑色汗衫完成了拍摄。

3

“戏疯子”

20年却只导了5部戏

姜文不只有“不正经”的一面,从上大学开始,电影就成了他生命中无法割舍的一部分。

1988年,25岁的姜文凭借《红高粱》中的西北汉子余占鳌一角一举成名。

1991年,在电影《大太监李莲英》宣传期间,台湾电影“教母”焦雄屏问姜文:“中国这么多导演,哪一位最优秀?”

姜文回答:“现在没有,以后就有了。”

焦雄屏追问是谁。

他“大言不惭”:我啊!

那时候姜文28岁,还只是一个演员。

之后他果然转型做导演。1995年,他导演的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上映。

这部电影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1995年度全世界十大最佳电影”之首;入围了8项金马奖,最终斩获6项。

姜文拍电影有个特点,不怕慢,不怕花功夫。

他说:“我为公众提供的绝对不是白开水,我要造酒,然后与大家在影院同醉。”

既然是要酿好酒,自然得耐住性子,肯花功夫。

要拍《让子弹飞》,姜文找来六个编剧,加上自己,光剧本就写了三年,删了二十多遍。

计划拍《阳光灿烂的日子》,他把所有演员拉到北京大兴区一个院子,在院里贴满了70年代初的标语,放的也是70年代初的歌曲……

在姜文看来,只有忠实自己和生活才能演好角色,角色的感受是难以伪造的,只有从外形到内在与人物贴近,才能演得活灵活现。

这样一来,可“苦了”和姜文一起合作的女演员了。

拍《鬼子来了》,女演员姜宏波就跟当地的老乡们一起生活。

为了晒黑自己,她每天下地,一直跟着太阳走。刚去的时候,当地的村里人都说,那个体验生活的女演员长得还蛮俊的。

过了一段时间有人再看到她时,却道,“长得也不咋地啊,挺磕碜的。”

姜宏波笑着说,“没记错的话,我那时候呆了两个月没洗澡。”

不仅对演员要求严格,电影的每个细节他都力求完美,有时到了不讲理的地步。

拍《太阳照常升起》,姜文请日本著名作曲家久石让谱曲。

在给久石让的样片中,姜文配上了莫扎特《安魂曲》第二乐章等经典片段,并且备注:

“我想要跟这些音乐差不多意思的新作品,请您配合情节和镜头认真体会。”

这让久石让相当生气:“莫扎特的音乐,你直接用就好了嘛,还找我干嘛?”

姜文说:“你就比莫扎特好一点点就行。”

久石让听了这话,干脆扭头跑出去抽烟了。“我怎么能作出比莫扎特更好的音乐啊!”

抽完回来,姜文妥协:“那,比莫扎特稍微差一点就行。”

这之后,久石让和姜文继续做了沟通,最后的成品让两人都非常满意。

满意到什么程度呢?

姜文在三年后的《让子弹飞》里,又用了这支曲子。

因为较真,姜文导的作品不多,但很少让人失望。

4

演员的自我修养

千人就得千面

姜文是演员出身,他的电影之所以拍得好,在于他有多年表演经验。他知道好电影应该是什么样子。

在一集节目中高晓松问姜文:“你的演技怎么这么好啊?”

姜文说:“没有什么人是专业演员,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做得到,只要给他一段时间。”

见高晓松不信,姜文就拿小孩子举例。

姜文眼中每个小孩都是天生的演员,会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面前表现不同的状态,或哭,或闹,或撒娇,或乖巧。

他说,表演真正重要的是演员对于角色的个性化解读,千人一面的表演根本没法看。

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提出要扮演“倾国倾城”的程蝶衣,也许不是闹着玩,没准是真觉得自己能演好。

只是外形差得不是一星半点,画面太美观众不敢看啊!

和姜文“亦师亦友”的谢晋导演曾给大白天爱睡觉的姜文写过一个小纸条,上书“姜大少爷少睡觉多读书”。就像孔夫子当年看见自己的学生大白天睡懒觉一样痛心疾首。

谢晋导演不知道的是,姜文是夜猫子,白天睡大觉,晚上精力充沛,可以整宿整宿地琢磨戏。

姜文说,别人拍戏可能为了发家致富,自己拍戏主要是因为迷恋于创造一个世界。

他花了几年时间,自己动手改剧本的《太阳照常升起》,票房惨淡。

不少人说他的电影让人看不懂,他特别不满:没有羞耻,一个老板挣了几个臭钱在那说我看不懂。

也许是为了证明自己也能市场化的电影,2010年,他拍了《让子弹飞》,叫好又叫座。

人们这才知道,他不是没能力拍,只是不想罢了。

有记者问,和好莱坞团队合作后,学到了什么。

他却反问:为什么要和他们学?

过了五十知天命的年纪,许多人被生活磨砺得失去了本色,年轻时再桀骜不驯,也学会了求得生活的善待。

50岁的姜文却有着20岁的执拗。腰板子始终挺得直直的,不爱干的事情,就是不去干。

《邪不压正》上映之后口碑两极分化严重。

不喜欢的观众说:看不懂,太尴尬。辜负了自己对姜文的期待。

喜欢的观众说:有深度,值得多看几遍。

姜文曾经自豪的一点是:“我的电影容量是一般电影的三五倍。”

可这“三五倍”显然给很多人造成了苦恼。

有人评论说《邪不压正》给人的感觉是:“我笑了,但正琢磨着笑点,密集的台词已经带来了下一个笑点。”

姜文一勺烩了自己所有的幽默、思考,吃得下吃不下,就不在他考虑范围内了。

反正他是姜文,参透世事并且玩世不恭,才是他的基调。

“电影被人看不懂有什么不对吗?你们永远在心疼资本家,为什么不心疼一下艺术家呢?”

他不向任何人致敬,因为他就是类型本身。

《十三邀》开场,许知远问姜文是否会去自我分析。

他用了一个拔头发的巧妙比喻:

自我分析就像自己揪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拔起来一样,你看我把头发都剃了。

这样幽默倔强的姜文,我还盼他再拍出100部戏给我们看。


想要在第一时间收到槽值文章的推送,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搜索“槽值”或者“caozhi163”就可以啦。

微博@槽值,有态度的情感吐槽,等你来撩。槽值已入驻简书专栏,下载简书app阅读更多。

erweima 扫一扫关注槽值 更多有趣内容

槽值

情感八卦 槽值爆表 不吐不快

erweima

扫一扫关注槽值 更多有趣内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