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中国科技治沙探索“人沙和谐”

0
分享至

(原标题:中国科技治沙探索“人沙和谐”)

新华社兰州2月28日新媒体专电 题:中国科技治沙探索“人沙和谐”

新华社记者 张文静

在中国面积最大的沙地科尔沁沙地,每年开春后,风沙防治工作者便忙碌起来。

这些穿着朴素、皮肤黝黑、身材健硕的风沙工作者是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在当地群众眼里,他们和地道的农民没两样,下得了地,挨得了饿,受得了晒,吃得了苦,为恢复退化沙地,长期坚守在人迹罕至的沙地腹地。

今年54岁的赵学勇是该研究院的研究员,也是中国万千风沙防治工作者中的普通一员。

  经过治理,赵学勇身处的这块土地已满眼绿色,不再是流沙。张文静摄

科尔沁沙地是中国北方典型的生态脆弱区,也是中国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关键区和生态治理的重点区域。早些年,受过度放牧等日益频繁的人类活动影响,科尔沁沙地植被严重退化、干旱频繁发生,水土流失严重。

2011年起至2014年,在科尔沁沙地已工作了30年的赵学勇带领团队,利用国家重大基础研发计划课题,再一次将12.9万平方公里的科尔沁沙地作为主战场,在大量监测研究和数据积累基础上,先后研发、示范并推广了包括水分高效利用技术、植被稳定性恢复技术及土壤生物结皮快速生成技术等在内的多项沙区退化土地持续恢复技术。

在水资源短缺情况下,实现退化植被恢复重建的水资源高效利用是科尔沁沙地恢复的关键途径。“而造林密度和物种选择直接关系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更决定着沙地能否快速恢复。”赵学勇说,由于干旱、造林密度过大等问题,1999年至2003年,科尔沁沙地死亡的杨柳树等就达165万株。

一直以来,人工林的建造密度都有统一标准,如每亩地种植的株数是95到105株,但赵学勇及团队根据野外调查和实验测定等科学依据,提出科尔沁沙地的造林密度应为每亩不超过35株,且最适宜物种为榆树和小叶杨。这一结论得到了国家和地方林业部门的认可,被半干旱区沙地广泛采纳。

团队成员、中科院西北研究院研究员左小安介绍,通过沙地高效用水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应用,科尔沁沙地目前雨水可利用率提高至40%-50%,土壤保水率提高了20%-40%,林木成活率提高了40%-50%。

目前,赵学勇团队在科尔沁沙地修复退化土地达6万余亩,试验示范各类技术总面积达8.5万亩,推广应用48万亩,累计新增产值4500余万元。

如今,走进科尔沁沙地东部的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尧勒甸子村等曾遭受风沙肆虐侵袭的村落,很难再找到流动沙丘。

  赵学勇带领团队人员在内蒙古奈曼旗建立了农田试验场,这里曾经是一片荒凉的沙地。张文静摄

赵学勇团队研发的技术不仅适用于科尔沁沙地,而且可以在甘肃、陕西等地广泛应用。“接下来,要加大推广,因地制宜改良技术,使这项技术更好地服务全国,走向世界。”团队成员、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研究员马全林透露。

作为荒漠化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27%、人口却占世界总人口20%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一直在寻求与沙漠的共生之道。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开始引进和创新研发各种沙漠与沙漠化治理技术、沙地资源利用技术等,扭转了肆无忌惮的“沙进人退”局面,逐步将荒漠变成绿洲,实现“人进沙退”。但随着人类活动影响和气候变化加剧,曾经治理好的土地面临再度退化的风险。

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中国科学家从未停下探索风沙防治“法宝”的脚步。

赵学勇的同事们、中科院西北研究院研究员李新荣、屈建军等长期奋战在风沙防治一线。他们在遭受中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侵袭的宁夏中卫市、在中国沙尘重要源区之一的甘肃敦煌市,研发了大量先进的风沙防治技术。

  屈建军及其团队在敦煌党河水库上游河岸利用研发的风沙防治新材料进行固沙。张文静摄

李新荣和团队研发的关键技术和模式,如沙区雨养型植被建设技术与模式、节水灌溉技术,已在宁夏、内蒙古、陕西和甘肃干旱沙区的生态恢复中广泛应用。屈建军及其团队探索出了由环保材料制成的新型固沙网,如植物纤维阻沙网、植物纤维编织毯,应用在敦煌党河上游生态恢复、青藏铁路风沙防治等项目中,保障了敦煌用水安全以及多条风沙区铁路的行车安全。

  屈建军及其团队在兰州铁路第二双线工程沿线采取相关风沙防治措施后取得的实施效果。张文静摄

中国曾经单一的荒漠化防治模式已“华丽转身”,形成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等相结合的风沙综合防护体系。这些技术成果从“象牙塔”走进中国政府部门的决策库里,也走向了世界,在蒙古国、埃及、突尼斯等国推广应用。

马全林所在的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已代表中国政府为发展中国家举办了40多期沙漠治理国际培训班,为100多个国家的上千名学员进行了培训。该研究所还在尼日利亚、尼日尔、埃及、毛里塔尼亚建立了荒漠化防治与沙产业示范推广基地,开展治沙技术示范和推广。

“中国的风沙防治技术改变了 沙进人退 ,正朝着 人沙和谐共处 的方向迈进。中国经验正成为国际典范。”赵学勇说。

(原标题:中国科技治沙探索“人沙和谐”)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汪小菲清明节带儿子逛公园,父子俩手牵着手,箖箖踮脚走路引热议

汪小菲清明节带儿子逛公园,父子俩手牵着手,箖箖踮脚走路引热议

180°视角
2025-04-04 16:06:40
“消失的”迪克牛仔:从万人大合唱到商演无人问津,他为何不红了

“消失的”迪克牛仔:从万人大合唱到商演无人问津,他为何不红了

晋哥说电影
2025-04-03 23:29:21
人民币,狂飙超1000点!美联储,突传重磅!

人民币,狂飙超1000点!美联储,突传重磅!

证券时报
2025-04-04 17:15:02
男子和邻居妻子偷情后,想交换妻子遭拒他将邻居灭门,2021年落网

男子和邻居妻子偷情后,想交换妻子遭拒他将邻居灭门,2021年落网

汉史趣闻
2025-03-29 14:13:36
华谊千金订婚被嘲“农民审美”,互联网是有记忆的!

华谊千金订婚被嘲“农民审美”,互联网是有记忆的!

小椰的奶奶
2025-04-04 02:49:47
突发!洋媳妇“阿根廷奇娜”去世,仅38岁,疑低血糖晕抢救不及时

突发!洋媳妇“阿根廷奇娜”去世,仅38岁,疑低血糖晕抢救不及时

裕丰娱间说
2025-04-04 17:57:42
边牧在墓区偷吃供品胖成百斤“肥猪”,墓园:会叮嘱大爷看好狗狗

边牧在墓区偷吃供品胖成百斤“肥猪”,墓园:会叮嘱大爷看好狗狗

潇湘晨报
2025-04-04 16:05:04
反制了,比2018年要果断

反制了,比2018年要果断

贩财局
2025-04-04 19:11:43
大陆围台演训刚结束,不到12小时,美改变对台称呼,要对华摊牌?

大陆围台演训刚结束,不到12小时,美改变对台称呼,要对华摊牌?

林子说事
2025-04-04 10:21:47
终于见到新画面,沈飞六代机颜值更给力

终于见到新画面,沈飞六代机颜值更给力

三叔的装备空间
2025-04-04 21:48:54
美国关税重压下,有些聪明的中国人已经开始行动了。

美国关税重压下,有些聪明的中国人已经开始行动了。

陈博世财经
2025-04-04 16:04:04
欧尔班宣布匈牙利退出ICC

欧尔班宣布匈牙利退出ICC

风华讲史
2025-04-04 10:09:13
炸裂!健身房竟组织卖淫,还任由客人挑选,过程更毁三观!

炸裂!健身房竟组织卖淫,还任由客人挑选,过程更毁三观!

鋭娱之乐
2025-04-04 17:24:57
一家三口被撞案六旬母亲:没有后代了

一家三口被撞案六旬母亲:没有后代了

大象新闻
2025-04-04 17:01:04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幅扩大,现在跌10.0%,最新报6792.51点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幅扩大,现在跌10.0%,最新报6792.51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04 22:39:03
好炸裂!网传重庆一初三学生因在厕所玩泄物,被学校以书面警告…

好炸裂!网传重庆一初三学生因在厕所玩泄物,被学校以书面警告…

火山诗话
2025-04-04 07:48:31
惠誉再次下调中国信用评级,美国36万亿债务获高评级!双标严重?

惠誉再次下调中国信用评级,美国36万亿债务获高评级!双标严重?

王五说说看
2025-04-04 16:34:05
刚刚,国务院5条措施反制美国,纳斯达克大跌20%,原油直接崩盘

刚刚,国务院5条措施反制美国,纳斯达克大跌20%,原油直接崩盘

鹏哥投研
2025-04-04 20:23:53
两部门:对部分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两部门:对部分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财联社
2025-04-04 18:11:04
美股科技“七姐妹”两个交易日市值蒸发1.5万亿美元

美股科技“七姐妹”两个交易日市值蒸发1.5万亿美元

财联社
2025-04-04 22:13:00
2025-04-05 00:39:00

头条要闻

英媒绷不住了 最新封面:特朗普“让中国再次伟大”

体育要闻

挑对手!恩怨局!CBA季后赛故事可太多了

娱乐要闻

汪小菲懒理S妈暗讽,带孩子户外散步

财经要闻

中方多箭齐发!对美加征34%关税

科技要闻

DeepSeek提出新方法 或将应用于R2

汽车要闻

别克GL8陆尚内饰官图发布 有望上海车展亮相

态度原创

艺术
亲子
旅游
本地
公开课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亲子要闻

给7岁小女孩的温馨生日寄语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本地新闻

我在新昌当女主|大佛寺氛围感拉满 古偶顶流机位GET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