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上,学生未完成作业,遭到老师拽耳朵。学生忍着了疼痛,直到放学后被家长发现,到医院缝了五针。
网帖:老师体罚学生撕裂耳朵
2月24日,网上一则名为“老师体罚学生撕裂耳朵'的帖子引人关注,帖子称,陕西省镇安县城关小学二年级6班语文老师卢付珍,2月23日因学生在一节课内没有完成任务而体罚学生,揪学生耳朵,导致耳朵撕裂。帖子附有一张照片,显示学生左耳朵处缝了几针,看着让人心疼不已。
根据网帖,华商报记者联系到孩子家长。据家长陈先生介绍,孩子小祎(化名)今年8岁,在镇安县城关小学二年级6班上学,2月23日下午,小祎被孩子母亲送到学校,中午吃了饭后到校,下午5时左右放学后,小祎直接去了辅导班,直到晚上9时许,回到家中,家长才发现了异常。
“孩子说耳朵疼,我当时并没有注意,看后发现耳朵有伤。”小祎的母亲说,她赶紧带着孩子去附近诊所,医生看后说要到大医院,我又将孩子送到了镇安县医院。“我问孩子咋回事,孩子说是下午2点多上语文课时,做错了作业,老师便拧她耳朵,一同遭到体罚的还有另外几名学生,别的孩子都不要紧。”小祎的母亲说,让她气愤的是老师打了孩子,孩子不能说只能忍着,从下午2点到晚上9点,孩子只能硬生生的忍着疼。
回应:市教育局督促县相关部门介入调查
2月25日,在镇安县医院小祎躺在病床上,因为耳朵被撕裂,医生给缝了五针住院治疗,由于耳朵疼痛,小祎一夜未能入眠,困了只能侧着休息。小祎的主管医生说,小祎入院后已经在急诊做了缝合,伤情属于皮肤裂伤。
“老师教育学生是好事,但我怎么也想不明白,老师为何这么狠心。”小祎的父亲陈先生说,事后他将孩子的遭遇发到网上,班主任卢付珍老师才联系了他,表示了道歉,并让删掉网帖,给孩子看病,而学校一直未出面解决此事。
2月25日恰逢礼拜六,华商报记者拨打班主任卢付珍电话,对方接电话后表示打错了,当记者再次拨打过去时显示已关机。随后记者又多次拨打了镇安县城关小学负责人电话,对方未接。而镇安县科教体局值班电话,始终处于无人接听状态。“我们已经通知到了县科教体局,让他们介入调查,必须在3个工作日内回馈信息。”商洛市教育局一位工作人员说,至于具体的情况,以调查结果为准。
青岛规定中小学可惩戒学生 专家:容易与体罚模糊
“惩戒由于一直没有法律、法规等层面的明确规定,导致实践中出现了两个极端,教师不敢做或做过了头。”李昕说。
她认为,《教师法》中明确规定教师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没有一个制度化的规定,惩戒与体罚将处于一种模糊状态,既不利于教师履行教育管理职责,也不利于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不同阶段的学生身心特点不同,惩戒的范围、方式等也应当有所区别;在本《办法》并未明确细化的情况下,有关惩戒的具体规定是否可以由学校自主规定,可以规定何种惩戒方式,这是否属于学校自主权的范围?”李昕说,“这些问题不能得以解决,惩戒的合法化是无法落实的。”
幼儿被教师打流鼻血 家长:视频别再传 对老师不好
事件发生于21日早晨八点半左右,监控视频中一名女老师扬起右手,反手打了一名幼儿脸部三下,被打幼儿随即哭了出来并用手捂住鼻子。根据事后多方反映,孩子鼻子被打出了血,送往滨医附院后检查“暂无大碍”。
年轻家长因为懂得玩手机,所以大多数对打孩子一事了解,并在等待接孩子时讨论此事。一名年轻家长正在和另一名年长家长观看视频,年轻家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看了视频后还故意套儿子的话,看看儿子是否被打过,“老师打过你吗?”“没有。”“我看监控了,老师打你来着。”“没有啊。”
23日下午,被打幼儿家长和园方达成谅解。“事件发生后,园方只要积极去面对去处理就行。希望视频也不要再传了,毕竟对那个老师也不好。”被打幼儿的父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