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三胞集团支持修缮 南京大报恩寺塔伦敦“兄弟”)
伦敦时间9月23日,由三胞集团及旗下英国老牌百货House of Fraser和英国历史皇家宫殿组织(Historic Royal Palaces)牵头的中英“双塔会”活动在伦敦皇家植物园——邱园(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举行。“双塔会”正式启动对邱园内中式宝塔的维护和修复项目,让这段尘封于中英两国之间254年的传奇情缘续写新的篇章。
当日,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夫人胡平华女士,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宁,三胞集团高级副总裁岳雷,House of Fraser英国董事长弗兰克·斯莱文,英国外交部中国处副处长约翰·佩尔森,英国历史皇家宫殿主席鲁伯特·嘉文,大伦敦地区列治文市议员大卫·利奈特,以及英国历史皇家宫殿首席执行官迈克尔·戴尔,和来自中英两国的政府要员以及特邀嘉宾一同齐聚邱园,同时,南京建初寺住持大初法师在现场进行了一场中国传统的祈福仪式,随后正式签订对邱园宝塔维护和修复的赞助协议。
双塔奇缘
虽然时空远隔,但伦敦邱园宝塔与中国、与南京有着很深的情缘。多位来自全球的研究学者一致认为,邱园宝塔是对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的复制。更加有缘的是,两座塔都是皇家宝塔,且也是那一时期中英两国的最高建筑。
1654年,当时荷兰东印度公司派出使团到中国访问,并要求随团的素描画家约翰·尼霍夫把沿途风景和建筑描绘下来。在后来出版的《中国出使记》一书中,约翰·尼霍夫对南京大报恩寺塔极尽溢美之词,盛赞其是与“世界七大奇迹”相提并论的伟大建筑,让这座古老东方的“瓷塔”从此在欧洲家喻户晓。邱园宝塔就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威廉·钱伯斯以大报恩寺琉璃塔为蓝本而设计建造的中国式宝塔。
南京大报恩寺则建于明永乐十年(1412年),是明成祖朱棣为报父母之恩下令建造,完全按照皇宫的标准来营建。寺中的琉璃塔通体由五色琉璃烧制,共九层,78.2米高,有“天下第一塔”之称。
历史长河如烟,这座世人眼中璀璨绝伦的大报恩寺琉璃塔在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战火中被毁。2015年,南京市委市政府在经过多轮专家论证后,基于文物保护最小干扰原则,在原地宫遗址上新建了轻质塔形保护建筑,新塔定名为“大报恩塔”。
而英国邱园宝塔,经历了254年岁月的洗礼也已不复往日的神采,塔身80条彩色木龙在1784年修缮的过程中被全部移除。此次三胞集团和House of Fraser支持对邱园宝塔的维护和修复工程,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恢复塔顶的80只木龙,以还原十八世纪邱园宝塔的辉煌。修缮后的邱园宝塔将于2018年重新对公众开放。
中英文化交流新篇章
“双塔会”活动在英举行,让邱园宝塔和大报恩寺塔跨越254年历史再次相遇,为新时期中英两国文化交往补充了重要内涵和价值。
出席活动的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夫人胡平华女士评价说,今年是中英关系“黄金时代”的开启之年,邱园大宝塔修缮项目恰逢其时,中英双方在这一项目的合作将为促进中英人文交流添砖加瓦,为中英“黄金时代”增光添彩。
9月19日—25日,由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以“创意好 东·西 ——东方文化名城邂逅西方创意之都”为主题的“南京周”活动亮相伦敦设计节,“双塔会”也是“南京周”重要活动之一,三胞集团高级副总裁岳雷介绍,这是三胞集团在英国发起的第一个皇家遗产保护项目,旨在保护海外中国历史文化建筑,在英国弘扬中国文化,促进中英两国在文化和商业间的紧密合作,加深南京和伦敦之间的密切交流。
近年来,三胞集团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围绕“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模式推动国内外产业协同发展,转型发展。值得一提的是,三胞集团在“走出去”发展过程中,不仅关注业务和商务,还特别注重与当地国文化交流、民间合作。2015年,三胞集团董事长袁亚非与英国威廉王子共同发起设立了野生动物保护基金项目,携手推动非洲野生动物保护事业。此次“双塔会”活动是三胞集团推进中英文化交流的又一重要行动,获得了中英双边的积极评价。本报记者 王婷婷
House of Fraser英国董事长弗兰克·斯莱文(前排左)与历史皇家宫殿主席鲁伯特·嘉文(前排右)正式签订对邱园宝塔维护和修复的赞助协议。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夫人胡平华女士(后排中),三胞集团高级副总裁岳雷(后排左),历史皇家宫殿首席执行官迈克尔·戴尔(后排右)见证签约。
(原标题:三胞集团支持修缮 南京大报恩寺塔伦敦“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