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八百年(组图)

1393887840000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 0人参与

  湖北日报讯 纪录片拍摄现场—屈原舞剑。通过创意拍摄,让文物活起来。

  豪壮不失浪漫,武勇化为优雅中国第一把铁剑、第一支毛笔,都出现在楚国

  八集纪录片,“唤醒”了这些久远的历史

  我们脚下这片土地,古时候叫楚国。

  很多人知道屈原、楚怀王,不少人知道“筚路蓝缕”、“一鸣惊人”这些与楚国有关的成语,还有一些年轻人从玄幻小说《寻秦记》里得到对楚国粗浅的印象。

  但要说起楚国800年的文明和变迁,说起楚文化强烈不羁又不失浪漫的风格,大多数人都感到既遥远又模糊。

  连日热播的《楚国八百年》,让这段久远的历史“活”起来。

  首播圆满收官

  反响力压《舌尖上的中国》

  “战胜了时间,战胜了历史,楚文化已经涅槃为一只浴火重生的凤凰,永远翱翔在天地之间。”

  昨晚,8集高清纪录片《楚国八百年》以这样诗性的语句,在央视综合频道、纪录频道和湖北卫视,画上了首播的句号。《初生》、《觉醒》、《受挫》、《称霸》、《歧途》、《劫难》、《变革》和《涅槃》,该片用8集纪录片呈现楚国800年历史的兴衰。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说:“这是中国第一部完整、全面、生动地解读楚文化的历史人文纪录片作品 。”

  一系列数据,能够说明《楚国八百年》引发的观众热潮—

  全国34个中心城市收视率调查:该片收视表现优异,带动央视纪录频道收视率在同一时段明显提升。

  百度搜索关于该片的数据,达到61万多条。新浪微博有关《楚国八百年》的网评达到1000多条。

  央视反馈:该片目前网络跟帖评论数量,超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首播同时段。

  让制片方欣慰的是,《楚国八百年》达到了预期效果,那就是:让历史鲜活起来,让楚国八百年鲜活起来。

  时间凝固+情景再现

  让玻璃柜里的文物活起来

  中国历史上第一段长城、第一个县、第一支毛笔、甚至是第一把铁剑,都出现在楚国大地。

  一个个惊人的考古发现证明,以楚文化为代表的长江文明,与北方的黄河文明双峰并峙,甚至在许多方面,楚文化一度领先于北方中原文化。

  仅湖北荆州一地,楚城遗址就有5座,楚文化遗址73处,大型古墓葬800多座,迄今出土文物逾12万件。

  如此丰厚的历史遗存,交织着高贵气度和喷薄活力的众多文物,却给《楚国八百年》摄制组出了一个大大的难题。

  总导演张晓敏说:“楚国给我们留下尚武的精神、浪漫的文化,但对具体视觉化设计没有帮助,概念是不能用摄像机拍到的。单单依靠拍摄博物馆的文物?拍摄遗址里的土堆和白骨?这些难以承载纪录片要表现的内容。”“要让两千多年前的文物活起来,让距今两千年的遥远故事活起来。”艺术指导张毓雄介绍,这是该片创作之初就已确定的概念。

  摄制组是一个80后年轻团队,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在画面表现形式上除了空镜、文物、历史遗迹、专家采访、情景再现、三维动画之外,还尝试了全新的手绘CG动画,在影像风格上呈现出更多的变化和新意。

  他们将拍摄使用的青铜剑,放置于黑背景中的黑色转盘上,影师手持摄影机模拟挥剑轨迹,逆着主光拍摄在转盘上做旋转运动的青铜剑。同时,在镜头前放置棱镜,营造一个迷幻的画面基调。在逆光光晕中,青铜剑“逆光飞行”,如行云流水。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惊呼:“你们把剑拍活了!”

  以“大写意”还原历史。飘舞在夕阳中的衣襟、一把冲破雨幕的利剑,楚人夕阳下舞蹈,楚成王大雨中舞剑,屈原悲愤放逐……这些恍如电影大片的画面,将观众带入了数千年前的历史时空和氛围。不重细节的追求,而重情景的渲染,片中大量运用情景再现,以象征写意的手法还原历史情境。以兵器象征武力,以风雨象征困境,以烛火的突然熄灭象征潜伏的危机,以断剑象征耻辱和决心。

  大量使用高速摄影,让微观的尘埃在动作中飘动,记录水滴溅起、雨点落下、雪花飘落,而将演员的表情、动作定格在一个瞬间,摄影师手持摄影机升格拍摄,游走运动在这些人物表情和动作之间,留下每一个动态的情绪高点,让观众能够最大程度贴近楚文化的浪漫气息。在历史典故的表现上,大量使用二维动画,采取了人物不动、镜头移动的风格,而且采用极具楚文化特色的红黑色调。

  张晓敏说,对于历史题材的纪录片来说,很难拥有像纪实题材纪录片那么多真实鲜活的现实素材。为了让观众能真正走进楚国这段历史,“我们将历史定格,放大瞬间,让观众仿佛能够穿越时空,回到过去,回到楚国!”

  “中原化”双刃剑

  让汗牛充栋的史料活起来

  楚国自立国到公元前223年灭国,历经四十几代君王。全盛时期的楚国北到黄河,东达东海,西至巴蜀,南抵岭南。在吸收、融合以及创新之中形成的楚文化,有长达八百多年的盛衰史,上百个关键历史人物行走其间。《楚国八百年》在八集的不长篇幅里,要呈现如此纷繁复杂的历史。

  最初,湖北卫视请专家梳理楚国历史、人物、文物及拍摄地点,写成台本初稿达10多万字。如何将浩如烟海的历史融合其中,而不是简单的罗列和堆积?

  以往历史纪录片中,往往只给观众留下宏大历史叙事印象。《楚国八百年》要打破常规,化繁为简。

  摄制组带着寻找规律的态度开始了两三个月阅读《楚史》的工作。同时,大胆聘请知名作家、学者张宏杰担任总撰稿。因为从他的著作《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等,可看得出张宏杰善于从历史中总结规律。

  那么,该确定怎样的主题、选取哪些历史事件、如何完成片子的架构?

  3600多年前,楚人在商朝军队的驱逐下,被迫离开中原,向南迁徙。几百年间,楚人在黑暗中苦苦等待着重回中原怀抱的机会。推翻了商王朝后,他们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国家。然而,周昭王率军南下攻楚国。楚人回归中原的满腔热情 ,被周王朝的傲慢和冷漠浇灭。楚国国君熊渠以封子为王的惊人之举,发出一个石破天惊的信号:楚国要使天下刮目相看了。

  三次伐随,占领铜绿山青铜的力量,最终推动楚国成长为一个席卷江汉的强国。一鸣惊人,问鼎中原;止戈为武,霸业和仁义兼收并蓄。然而,伴随着称霸中原的进程,繁荣的物质文明助长了国君奢靡的欲望。盛世崩塌,只在一瞬。

  张宏杰认为,战国七雄中,秦国文化是最野蛮、最缺乏人道主义精神的。而楚文化的特点是开放性、兼容性和创造性、人道性,楚文化发展到后来,充分显示了文明之美。然而,正如蛮族灭了罗马,在这里也是野蛮战胜了文明。这就是历史的诡异之处。

  那些本来的边缘国家一旦充分中原化,从武勇转变为优雅之后,就必然成为身边另一个边缘国家眼中的猎物。楚国最后被秦国所灭,也证明了这个残酷的规律。“中原化”这把双刃剑,作用于文明的兴衰,成为《楚国八百年》这一主题的创作方向。

  在剧本创作中,贯穿“中原化”这把双刃剑对楚国兴衰的影响,以主要人物和事件作为推动故事叙事的主要线索。在主题表达上并不局限于楚国历史中,往往跳出来,引导人们在更高一个层次上看问题。

  张晓敏说:“我们将楚国历史分为几个阶段:蛰伏萌芽期、图强发展期、春秋争霸期、中衰复兴期、变法争雄期、衰落灭亡期等。每集选取这一历史时期中一个最为关键的人物,讲述这个人物最为关键的一个故事,充分发掘出那些值得深思的历史规律。”

  假设引发激辩

  中国电视对地域文明的创新诠释

  “如果楚国统一中国,中国社会也许就不会出现焚书坑儒这样的文化大毁灭,也不会有徒刑遍地、民不聊生的秦朝暴政。中国人的文化性格避免受到重大摧残,楚文化的宽容、人道和创造力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基因,其后中国的历史,也许会有所不同。”《楚国八百年》第七集《变革》的末尾,提出了这样一个假设性观点,顿时在网络上引发了激烈辩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也证明该片在不同层次观众中得到了反响。

  该片学术顾问、我省著名学者刘玉堂在全片出镜60余次,他说:“片中关于秦楚文化心理特征的比较、中原化的讨论、吴起变法与商鞅变法比较、春秋与战国战争特征比较等,都比较新颖独到。在思想性上深入浅出,学者看起来不俗,老百姓觉得好懂。”

  摄制组前往湖北、河南、安徽、陕西、上海等地的博物馆与考古遗迹进行了拍摄,采访楚史专家上百人。刘玉堂表示,这保证了该片史实基本可靠,重大历史人物、事件没有出现纰漏,《楚国八百年》可以说是中国电视对地域历史文明的一次创新性诠释。

  湖北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湖北卫视总监向培凤介绍,《楚国八百年》应该说圆了几代湖北广电人的梦,数十年来大家一直想拍这样一部全面反映楚国历史的纪录片,有的编导至今还珍藏着已经泛黄的构想方案。他说:“湖北有丰富的纪录片创作题材,除了博大精深的楚文化外,道家圣地武当山,‘世界地质公园’神农架都是绝佳的创作题材。此外,三峡工程、移民文化等也是极具现实意义的创作题材。这些题材不仅适合在全国传播,更具备极高的国际传播价值。”

  中央电视台总编辑罗明认为,《楚国八百年》为央视与全国省级电视台的纪录片联合摄制,探索并实践了成功的合作模式。早在2011年,央视纪录频道在开播不到一年时,便确立了与湖北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纪录片的合作意向。他说:“《楚国八百年》已经成为央视与湖北紧密合作的又一硕果,同时也是中国纪录片联盟成立以来,央视与省级兄弟电视台推出的又一部联合摄制作品。”

  楚国起止

  公元前11世纪末,周成王封熊绎居丹阳“号为子男五十里”,尽管疆域不大,爵位也不高,但楚人从此有了正式的国名—楚国。

  前223年,秦国大将王翦率部攻入楚都寿春,俘虏楚王负刍。楚王被装在囚车之中,运往秦国。至此,楚国历时800多年。

  “楚”的来历

  2008年7月,清华大学的校友捐赠了一批战国竹简,价值极高。《楚居》是其中的一篇,记载楚先君鬻熊的妻子妣厉生子时难产,剖腹产后妣厉死去,孩子存活。巫师用荆条将妣厉裂开的腹部包裹,将她安葬。为了纪念这位为生育后代献出生命的伟大母亲,这个部族后来自名为“楚”,也就是“荆条”的意思。

  本版文字:记者别鸣图片:均由制片方提供

  作者:别鸣图片:均由制片方提供

缃戝弸璺熻创

浜鸿窡璐达紝浜哄弬涓�
璺熻创
鐑棬 鏈�鏂�
鏆傛棤鏁版嵁
姝e湪杞藉叆...
宸叉棤鏇村鏁版嵁
鍐欒窡璐�
{{threadInfo.joinCount}}
鍙栨秷 鍙戝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