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节选自《温家宝谈教育》,由人民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10月联合出版。
2011年10月25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天津调研时,回到母校南开中学,与师生交流。新华社记者 马占成 摄
新华网北京10月31日电 《温家宝谈教育》今日由人民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本书内容涵盖了温家宝同志自1995年9月至2013年3月的代表性教育论述,涉及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教师教育、职业教育等各个方面,包括讲话、报告、信函、谈话等66篇,收录新闻媒体报道文章17组、教育活动图片50余幅。新华网受权独家网络首发2011年10月25日温家宝同志在天津市南开中学看望师生时的讲话全文,讲话中温家宝回顾了自己的身世,讲述了童年穷困、动荡、饥荒的往事,并结合自己在南开中学的学习和成长经历,告诉同学们:年轻人要善于独立思考、探索真知,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努力成为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同学们,老师们:
屈指算来,我阔别南开中学已51年了,正式回母校看望师生,这还是第一次。我愿借此机会同大家谈谈心。我于1942年农历八月出生在天津北郊宜兴埠一个书香门第。我爷爷在村子里办学校,曾祖父是农民。再往前,我家都是农民。我们家是从什么地方来到天津的,至今也没有人能说清楚。据说是从山西来投奔这里的温氏家族的。因为家里穷、没有地位,温氏家谱始终没有把我们家列入其中。
爷爷办的乡村小学,是冲破地主豪绅的阻力,第一个招收女生的学校。我记得,他常年为两件事奔波:一件是招聘教师,一件是为学校筹款。就是这样一所小学,很多教师都是大学毕业生,有的解放后当了教授。外婆家也在本村,外公去世很早,外婆靠开一个小药店谋生,家里还种着几亩地。每年秋天收玉米时,我坐在板车上的玉米堆里从地里回家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我出生的年月正是日本侵略者在华北大“扫荡”和实行“三光政策”〔1〕的时期。妈妈对我讲的一件事,我至今记忆犹新:日本侵略者将全村人集合在村西南的空地上,四周架起机关枪,用刺刀杀死无辜的平民。当时,妈妈把我紧紧搂在怀里。这件事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