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湖街道原党工委书记陈冬梅(图)

1382488020000 来源: 每日甘肃网-甘肃经济日报 0人参与
  植根基层做贡献 心系群众融真情记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湖街道原党工委书记陈冬梅
陈冬梅在指导工作(左三)


  她是一个平凡的人。

  她是一名普通的基层女性党务工作者。

  有谁能想到,闻名全国的党建工作品牌“民情流水线”工程就是在她的不懈追求下创建的,被誉为“掀起了一场城市管理的基层政务革命”的“三维数字社会服务管理体系”是在她的带领下经过8年潜心研究首创研发的。她,就是兰州市委副县级组织员、西湖街道原党工委书记,现兰州市三维数字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主任陈冬梅。

  22年的基层工作中,陈冬梅作为街道党工委主要领导,悉心倾听群众呼声,提升服务群众水平,尽力解决群众困难。多年来,她始终如一,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忠诚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在关注民生中情系百姓

  “领导干部要常怀一颗为民之心,只有真心、真诚为民,老百姓才能真心待你。”对于普通群众,陈冬梅有一颗热忱的心。

  西湖街道是少数民族聚集区,长期以来,由于居民和政府之间沟通机制不完善,辖区居民有困难不知道该向谁反映,谁可以帮助他们解决。针对这一实际情况,陈冬梅带领街道社区干部开展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帮百家困活动,建立了“两代表一委员”民情联络站、街道网站以及“民情通”呼叫服务中心,在楼群院落安装了民情信箱,组建了民情信息员队伍,建立了民情接待日、民情恳谈会制度,使辖区居民有了表达心愿和诉求的地方。

  虽然这些举措得到了辖区群众的好评,但陈冬梅并没有满足,而是进一步深化拓展“民情流水线”工程的内涵,建立了一系列服务群众的载体工程。

  得知辖区很多空巢老人日常生活无人照顾的现状后,陈冬梅和街道工作人员从2008年开始,组织实施居家养老“夕阳红”工程,建起了全省第一家夕阳乐餐桌,为辖区空巢老人提供集中就餐、送配餐、家政、精神慰藉等多样化的居家养老服务,对“三无”老人全免费,切实解决了这些老人的日常生活困难。目前,享受“夕阳红”工程服务的老人达267名。

  10月16日11时许,记者在西湖街道西街社区“夕阳乐”餐桌看到,餐厅面积虽然不是很大,但干净整齐,顾有吉、徐英芳两位老人正在就餐。

  “设立‘夕阳乐’餐桌为社会办了一件大事,为社区办了一件好事,为我们这些空巢老人解决了一件难事。”78岁的顾有吉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饭菜,一边对记者说。“陈书记人实在得很。”徐英芳告诉记者,陈书记经常带着东西来看望她,今年重阳节还给她买了一件大红棉袄,“都舍不得穿。”

  西湖街道小西湖西街社区书记刘淑说:“爱心饭桌”不仅解决了老人吃饭难的问题,而且给寂寞的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开启了一条情感交流的通道。

  有一段时间,陈冬梅了解到街道辖区一些孩子因为放学早,家里大人下班晚没人管,个别孩子泡在网吧里,家长很焦虑的情况,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利用社区阵地,实施“四点半”工程,将无人照看的这部分孩子接回社区,聘请社区志愿者进行作业辅导和开展文体活动,既保证了孩子安全,也解决了双职工家庭无法按时接孩子的困难。

  四点半工程’对我们帮助很大,孩子放学有专人接,还有专人辅导孩子作业,在那里我们就放心了。”梅女士告诉记者,有好多次她来得很迟,但工作人员还是一直在等,真的让人很感动。

  一次,陈冬梅看到辖区部分群众的生活非常困难时,她通过推行区域化党建工作模式,利用党建联席会,将辖区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组织起来,开展缴纳“一元钱”爱心党费活动,这一活动一坚持就是十年,共收集爱心党费220余万元,对辖区困难群众1700余户、近4000人次进行了帮扶救助,对贫困大学生182人次进行了每人2000元的助学救助,还对17名孤残儿童进行了长期扶助。

  辖区残疾人陈伟平,因不小心摔倒右手严重受伤,因为无钱治疗,致使严重感染,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就要截肢。这事传到了陈冬梅跟前,她万分焦急,立即联系辖区医院为其治疗,并在党员缴纳的爱心党费中解决了所有费用,同时,积极向区残联申请进行帮扶,终于保住了陈伟平的手。

  在扶贫济困中彰显真情

  10月16日上午11点30分,记者一行穿过狭长的走廊,来到孤寡老人汴秀英家。老人端坐在椅子上,旁边桌子上放着香喷喷的饭菜,看到有人进来,老人在李淑君的搀扶下颤颤巍巍站起来迎接。

  李淑君是专门负责为汴秀英老人送饭并照顾她的助老员。“老人听到你们要来,激动得连饭都吃不下。”李淑君告诉记者,老人很喜欢人也很爱干净。记者注意到,30多平方米的房子虽然简陋,但却收拾得很干净。一台液晶电视很是显眼,“这是陈书记去年用自己的钱给老人买的。”

  今年83岁的汴秀英老人没有子女,老伴去世已经10年,“陈书记经常带东西来看望我,操心我吃的怎么样,身体好不好,有没有困难……每次见到她我都哭。”汴秀英沉默了一会哽咽着说:“见到陈书记我就心里很难过,她太好了,比亲姑娘还亲。”老人指着放在桌角的呼叫服务器,“你们看,这是街道给我装的,生病的时候摁红的,绿的一摁饭就来啦。”

  李淑君告诉记者,当初送餐时汴秀英老人推说不用,称自己牙不好,咬不动。后来李淑君才知道,老人没有收入,生活仅靠低保为继,“这么好的饭菜还送上门,她怕自己交不起饭钱。我告诉大妈,社区不向孤寡老人收钱,每顿饭都是免费的。”对其他生活条件较好的老人,街道也只收取成本价。“老人还是不信,后来陈书记亲自来,老人才答应用餐。”

  李淑君本身也是“民情流水线”的受益者。几年前,李淑君的丈夫突发心脏病去世,当时已经下岗多年没有任何生活来源的她,身患类风湿瘫痪在床,家中还要供养一个上初中的儿子。

  “当时说真的,我感觉天都塌了,一个瘫痪的人,不知道怎样支撑这个家,我都不想活了。”李淑君止不住泪水流了出来。民情信息员在获知她的情况后,及时上报至街道,街道把李淑君和孩子纳入低保,还利用“一元钱爱心党费”给孩子发放了助学补助。街道的干部经常去探望她、鼓励她,并为她安排了助老员的岗位。

  “我经常告诉儿子,叔叔阿姨爷爷奶奶,都是一点一滴的在支助我们。如果你不好好学习,你就对不住大家。”李淑君告诉记者,她的儿子和陈书记的儿子在一所学校上学,平时陈书记给自己的儿子买什么,都会给她的儿子也买一份。

  如今,李淑君的儿子已大学毕业,在成都一所学校任教。提起往事,李淑君仍然很激动,“没有街道,我根本撑不下来,不可能有今天。”

  因为得到了社会和大家的关爱,李淑君从困境中走了出来,迎来了新生,她不忘回报社会,又把这份真诚关爱星火传递,风雨无阻地帮助孤寡老人,多年如一日。

  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湖街道党政办周肇刚主任告诉记者,今年6月,陈冬梅得知组织上决定她离开西湖街道到新岗位任职时,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对自己长期帮扶过的困难老人、残疾人一一进行了走访告别,进行了最后一次帮扶慰问。被帮扶的群众拉着陈书记的手,依依惜别,热泪盈眶,都舍不得她离开西湖街道,场面非常感人。


  在不悔追求中锐意创新

  从“民情流水线”到“三维数字社区”,再到“支部进楼院”活动,从生活照料、困难补助到治安巡防,2004年以来,陈冬梅与街道的同事们,不断探索新的服务模式,改进服务方式,最大限度地为居民提供帮助。“我们要做的还很多。”陈冬梅说,每次走进居民家庭,和他们融为一体时,才深深地感到,帮他们解决困难,是一位党员的责任和义务。

  在基层工作20多年,陈冬梅感觉最大的问题是重复建设、重复劳动、效率不高、数字不实。“交上去的统计数字不实,我自己都脸红。”陈冬梅对记者说,社区几十个工作人员要管理三千多人口,如果各部门都安排入户采集信息,肯定忙不过来。为了完成任务,就会出现数字胡编乱造的情况,这是全国的普遍现象。

  对此情况,2006年底,陈冬梅大胆创新,利用GIS地理信息技术、传统的拍照技术、三维数字仿真模拟技术以及实景视频技术,自主研发了一套BS架构的、自有知识产权的地图平台—“三维数字社会管理系统”。

  “这个项目提出时,许多同事都想不通,觉得街道怎么能做到这些。陈书记就千方百计给大家做工作,直到大家认可。”周肇刚说,这种事情经常发生,在长达5年的研发过程中,陈书记和她的团队终于建成了集公共服务与管理为一体的街道社区数字信息化服务平台,填补了我国基层电子政务信息化的空白,极大地提高了街道社区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加速了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

  “研发系统的过程中,我们失败过上百次。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旦开始,我们就要把这件事情做好。”陈冬梅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说。目前,“三维数字社会管理系统”已经在兰州市52个街道、391个社区得到了应用,目前正在我省全面推广实施。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在调研“三维数字社会管理系统”时作出了“作息时间全天候,信息管理全方位,解决问题全过程,服务群众全身心”的高度评价。

  2012年3月,甘肃省政府与工信部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加快三维数字社会管理系统建设。目前,西湖街道的三维数字系统已经在全市、全省全面推广应用,并且国内很多省市也在积极推广。辖区群众都说,现在连街道社区都实现了数字信息化服务,我们到政府部门办事真是快捷多了呀。

  今年6月,陈冬梅被任命为兰州市三维数字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主任,在新的平台上,她迅速进入角色,在全市公共服务热线12345的基础上,增设了微信服务专席,开通了12345三维便民服务网,建立了网上办事中心、查询服务中心、社区频道等功能模块,实现了居民相关事务网上办理,并充分发挥12345民情通服务热线和三维便民服务网利民惠民的功能,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在廉洁自律中率先垂范

  西湖街道每个人谈到陈冬梅,都对她的务实敬业表示钦佩。“忘我、爱民、创新、实干” —周肇刚用8个字对陈冬梅进行了高度评价。

  回顾多年来的基层工作,陈冬梅没有休过一次年假,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少之又少,放弃和失去的太多,自己的母亲卧病在床直至去世无法经常到床前尽孝,儿子上学老是自己解决午饭问题。她总说,服务群众的工作虽然苦、虽然累,也牺牲了自己很多休息时间,疏忽了对家人的照顾,但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多为群众做一点事很值得。

  陈冬梅一直将“淡泊名利、清白做人”作为人生准则。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不断增强自身素质,自觉维护自身形象。工作中重视单位的廉政建设,生活中始终保持艰苦朴素、平易近人的作风。尽管职务不断提高,可她一直居住在七里河区的一栋居民楼上,家中摆设简朴简单。

  七里河区西湖街道的陈莉告诉记者,由于工作繁忙,陈冬梅身体不太好,生病了就在办公室边输液边工作。陈冬梅却说:“这些都是小事,老百姓的事情比天大。”

  当记者提出希望她多讲讲在街道工作这么多年来的成绩和体会时,陈冬梅腼腆地笑着说:“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凡人,也喜欢玩喜欢乐。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当真心地投入时感到所做的一切只是皮毛,离老百姓的需求还很远,没有半点沾沾自喜的感觉,我们要做的还很多。”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陈冬梅以她心系群众的真挚情怀,为民务实的工作作风,勇于实践创新的精神,赢得了中央、省市区各级部门的高度评价,和全国各地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外国友人的赞许。

  2010年8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的李源潮专门就“民情流水线”工程作出批示,指出兰州市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实施的“民情流水线”工程很好,畅通民意收集渠道、完善民事办理制度、打造便民利民平台、整合助民惠民资源的经验可在各个城市社区推广。

  去年5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的贺国强在西湖街道视察时,称赞西湖街道做到了“服务群众全心全意、整合资源全程调度、解决困难全面覆盖、上下联动全线贯通”。今年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到街道视察时,对“民情流水线”工程和群众工作12法给予了高度评价。

  陈冬梅近几年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甘肃省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甘肃科技进步二等奖、兰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兰州市十大优秀女性等荣誉称号,当选为中共十八大代表。

  在她的带领下,西湖街道先后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全国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全国敬老模范单位、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作者:徐爱龙

缃戝弸璺熻创

浜鸿窡璐达紝浜哄弬涓�
璺熻创
鐑棬 鏈�鏂�
鏆傛棤鏁版嵁
姝e湪杞藉叆...
宸叉棤鏇村鏁版嵁
鍐欒窡璐�
{{threadInfo.joinCount}}
鍙栨秷 鍙戝竷